與不同時代和國家的哲學家們在同一個咖啡館里進行哲學對話,這可能嗎?在我頭腦里的哲學咖啡館,這樣的對話隨時隨地都可以發(fā)生。
《不朽哲學家咖啡館——女孩與哲學家的通信》于1996年以德語初版發(fā)行,后再版5次,被譯成20多種文字。本書收錄了哲學家維托利奧·赫斯勒與小女孩諾拉于1994年1月至1996年1月間的56封書信。
諾拉在10歲時認識了維托利奧,她的母親那時正是維托利奧的學生。因為諾拉知道維托利奧是哲學教授,所以開始向他提問,兩個人由此圍繞諾拉的哲學提問開始了書信往來。她現(xiàn)在也在英國的一所大學教授哲學。
小諾拉熱愛閱讀和思考,敢于用自己的判斷質(zhì)疑書中的內(nèi)容。通過觀察家里的小狗,諾拉認為“笛卡爾關(guān)于動物的觀點太極端了……我家的狗可不是電腦”,她認為動物也像人一樣具有情感和靈魂。維托利奧鼓勵家長“嚴肅地對待孩子提出的問題……不應直接將答案灌輸給孩子,讓他們死記硬背,因為這樣他們無法真正理解……引導孩子自發(fā)思考,讓他們盡可能獨自摸索,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小諾拉相信,每個人身上總會隱藏著客觀真理的火花。她不是少年老成,也不是為了哲學而哲學。在她聽說“哲學”這個詞之前,她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問的是哲學問題。“我們有一個很好的回答:‘幼稚是哲學的必要前提。’也就是說,對于哲學思考非常重要的素質(zhì)是,不在意他人的觀點,不懼怕提出的問題讓人恥笑。”維托利奧在信中虛構(gòu)出一個“哲學家咖啡館”,讓各個文化系統(tǒng)中、不同時代的哲學家們圍繞諾拉的問題競相辯論,引導她在不同的聲音中尋找真理。在他們的哲學游戲中,諾拉越來越相信自己的觀察,敢于質(zhì)疑權(quán)威,在各種聲音中保持獨立思考。
雖然只有十一二歲,但諾拉積極思考社會問題,表現(xiàn)出可貴的社會責任感。她認為“人們應該更加關(guān)注人類和地球的問題”。為此,她還興致勃勃地為保護熱帶雨林搜集簽名。圣誕節(jié)前夕,諾拉在信中讀到維托利奧對消費主義和無節(jié)制物欲的譴責,“馬上決定不要CD播放機了”。面對戰(zhàn)爭和世間的“惡”,她對人性充滿信心:“盡管總會出現(xiàn)一些危險和人類的墮落,但我們總會認識新事物,并以非常緩慢的速度找到真理。”她相信思考的力量,“因為有了理性,人們就可以互相理解,制定規(guī)則”。她胸懷開闊,建議“歐洲大陸上的公民,不要只圍著自己的利益打轉(zhuǎn),也要認識和關(guān)心其他國家”。
在對這類社會問題的討論中,維托利奧向諾拉傳遞了一種價值觀和道德觀。我覺得這種長輩與孩子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做的精神交流,才是真正影響人一生的教育。
不論年齡大小,當你覺得自己“不再能夠覺察到山水之美,不再像個孩子一樣感到歡喜”,那就是你已經(jīng)走得太遠。好好欣賞風景之美吧,多想想諾拉,和她一樣思考。這樣,不論是誰,都會變得充盈而輕盈,在時間的長河里像鳥兒一樣自由飛翔。
(易來摘自微信公眾號“三聯(lián)書店三聯(lián)書情”,本刊節(ji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