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dǎo)老師" " "程曉靜
暑假期間,我待在涼爽的書屋里讀了好多書,其中,最令我記憶猶新的就是《羊群里的孩子》。
小說的主人公吉木惹科生活在四川省涼山州的一個小村子里,那里十分偏僻,不僅交通不便,還不通水、不通電。后來,隨著扶貧干部的到來,村子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帶領(lǐng)村民們修通了道路,引來了自來水,接通了電網(wǎng)……吉木惹科一家也逐漸擺脫貧困,生活過得越來越好。
這本書里雖然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但那些自然、樸實的描寫卻常常讓我為之動容?!八畞淼枚嗖蝗菀祝纫豢诘阶炖镆秩窝氏氯ァ藗兞飨碌暮顾徽滟F,可背回來的每一滴水都要省著用?!弊x到這里時,我不禁為山村的艱苦環(huán)境而揪心。而當(dāng)我讀到 “以前,煤油燈照到哪里,眼睛才能看到哪里,現(xiàn)在只要開了電燈,黑夜就仿佛變成了白天”時,又會為山村的巨大變化而倍感欣慰。
讀完《羊群里的孩子》,我想起了前幾年,爸爸媽媽帶我回文昌老家時的見聞。那會兒,姨婆一家四口都擠在一間矮小的土坯房中,廚房、廁所和豬圈連在一起,吃飯的時候總能聞到一股難聞的豬屎味;她家門前是一條泥濘小道,一到下雨天,出行就會十分不便,一出門滿腳都是泥。今年暑假,爸爸媽媽又帶著我回文昌老家了。如今,姨婆家已經(jīng)蓋起了一棟三層小樓房,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馬路兩邊也架起了高高的路燈。從大人們的閑聊中我才知道,在國家的精準(zhǔn)扶貧政策的幫助下,大家修路、種茶、種果樹,一步步地改善著老家的面貌,所以,姨婆的家才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小說中,吉木惹科的眼睛里閃起了對未來充滿期待的光芒,而那縷光也點亮了我心里的夢想。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要學(xué)好本領(lǐng),長大后為建設(shè)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加油吧,愿我們每一個人心中有夢,向陽而生!
“紅紅”點評
好巧,這本《羊群里的孩子》就是由咱們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而且,我們《故事匯》欄目也從本期開始連載這部小說。
在這篇讀后感中,霄禹小朋友不僅分享了自己的閱讀體會,還結(jié)合自身的見聞,講述了家鄉(xiāng)的變遷,生動地展現(xiàn)了脫貧攻堅給鄉(xiāng)村帶來的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