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文從字順”的含義,了解用詞妥帖、語句通順的重要性及方法技巧。
2.學會觀察,抓住中心刻畫細節(jié),在細節(jié)描寫中表達真情實感。
3.思路要清晰,構思要精巧;學會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寫作手法。
所謂文從字順,是指文章用詞妥帖,語句通順,讀起來順暢自如,朗朗上口。具體來說,它包含文字通順、語意連貫、用詞準確、韻律協(xié)調四個方面。
一、文字通順。人們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可以判知怎樣說話才算通順,怎樣說話會別扭。通順感主要表現(xiàn)在對詞語的搭配和詞語的排序上。比如:漢語語法中各類詞組結構間實詞虛詞的搭配;單句成分間的搭配及各成分在句中的位置;復句各分句的前后順序及關聯(lián)詞語的搭配;等等。我們鼓勵作文語言的創(chuàng)新,但不允許破壞漢語語法及約定俗成的規(guī)律。
二、語意連貫。語意連貫指的是陳述問題時,話與話之間銜接自然、明白曉暢。上下句(段)的安排要合乎事物發(fā)展變化的過程或人們觀察認識問題的順序;一段話要圍繞一個話題的意思去說,說完后再說另一個意思;句與句要前后關聯(lián),符合邏輯,不能東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語,甚至前后矛盾,相互沖突;一段話或幾段話的意思轉換時,要有過渡語或過渡段銜接,使各段之間形成有機的整體;等等。除此之外,各段對詩詞名句、成語典故等的引用,要融會于上下文的語言環(huán)境之中,切忌與上下文的意思格格不入。
三、用詞準確。不同的詞語在描繪事物的范圍、數(shù)量、程度、褒貶上都會存在一些細微的差別,敏銳地感覺到這些差別,選用合適的詞語造句。特別要注意辨別同義詞、近義詞及多義詞的細微差別,還要注意同一個詞(包括實詞和虛詞)在不同語境中詞義、詞性發(fā)生的變化,遣詞造句時精確拿捏分寸,語言才會更加準確、生動,具有表現(xiàn)力。
四、韻律協(xié)調。漢語有音調上的變化,單音詞、雙音詞、多音詞及句式上的變化,還有疊詞、合轍押韻等,這些都要符合漢語的語言習慣,從而產生韻律美。另外,根據(jù)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設問與反問、肯定與否定、主動與被動、陳述與感嘆、長句與短句等句式的選擇搭配,也是協(xié)調語氣不可或缺的范疇。同時,還可以運用標點符號協(xié)調語調,加強語言氣勢,讓語言變得活潑、自由,充滿活力。
我們來看寫作實踐三,這是一篇命題作文。材料第一句,暗示了本次寫作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立意構思方向。第二句是設問句,引導作者回憶由月亮引發(fā)的超越現(xiàn)實的想象。作者可以化抽象為具體,或抒發(fā)賞月的感受,或科普與月亮相關的知識,等等。
在中國文化里,不管是月圓還是月缺,都具有象征意義,或象征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與夢想,或象征著人們的悲歡離合。月亮,作為人類情感的載體,創(chuàng)造了無法言喻的審美意境,表達了人們對故鄉(xiāng)、親人和朋友的思念。而在失意者的筆下,它又有不同的象征,引發(fā)眾多文人的悲傷情懷。具體怎么立意,要根據(jù)自己的生活實際,選擇一個新穎的角度,以積極樂觀、奮發(fā)向上的態(tài)度,書寫月亮對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負帶來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