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雪梅
【設(shè)計理念】
生活中,我們常有“情動于中”的時候,因此,準確恰當?shù)乇磉_自己,打動讀者,是人生的必修課?!皩W習抒情”是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七(下)第二單元寫作板塊的主題。教材編寫者結(jié)合本單元的課文內(nèi)容為學生厘清了抒情的定義、原則、目的和類別。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借助重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寫融通,幫助學生在閱讀中尋找寫作方法,并通過為《走進名人故居》欄目組擬選場景畫面、擬寫畫外音和擬創(chuàng)人物形象的情境創(chuàng)設(shè),引導學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這兩種抒情方式及其表達效果,在寫作時能運用基本的抒情方法,適時適度表達情感。
【課堂實錄】
一、檢查預習情況:明確抒情相關(guān)知識
師:同學們好!能和我們優(yōu)秀的(8)班同學一起上一節(jié)課,老師有點激動!
(生笑。)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寫作專題——“學習抒情”。先檢查一下預習吧,說說你讀出了關(guān)于抒情的哪些內(nèi)容。
生:抒情的目的是表達出作者當時的情感,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深化文章的主題。
生:抒情的原則是自然、真摯。
生:抒情主要可以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
師:上學期我們學過一篇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大家還記得百草園里的故事嗎?
生:拔何首烏根。
生:雪地捕鳥。
生:摘覆盆子吃。
生:按斑蝥,看它后竅噴出煙霧。
師:大家記得真清楚。你能用一兩個關(guān)鍵詞形容魯迅回憶百草園時的情感嗎?
生(七嘴八舌):喜愛、懷念……
師:是的,這深深的眷戀太動人了,影響了多少讀者。今天,《走進名人故居》欄目組就要走進百草園拍攝節(jié)目。
二、擬選場景畫面:學習抒情方法
屏顯:
《走進名人故居》欄目組要走進魯迅兒時的樂園——百草園,并將這次尋訪主題定為“熱愛、眷戀”,邀請你為之選擇幾處拍攝場景或幾幅畫面,并結(jié)合具體文句說說選擇的理由。
師:老師先做一個示范吧。請一個同學為我讀一下。
屏顯:
【示例】我選擇的畫面是遇蜈蚣、按斑蝥?!胺_斷磚來……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這段話中的動詞“遇”,饒有情趣地表現(xiàn)了“我”遇見蜈蚣時的喜悅之情;“按”“拍的一聲”,有動作,有聲音,從兒童視角把“我”按斑蝥后仔細觀察其后竅噴出煙霧的獵奇心理表現(xiàn)得很生動。這一畫面充分彰顯出魯迅對百草園的眷戀。
(一生讀。)
(生自己在講義上做批注,然后小組交流,推選代表發(fā)言。)
師:看樣子大家都準備好了,小組代表來展示一下學習成果吧。
生:我選擇的畫面是雪地捕鳥。這里用了一連串動詞——掃、支、撒、系、牽、看、拉、罩,生動而準確地寫出了捕鳥的過程和捕鳥的方法,可以看出小魯迅很喜歡捕鳥,也可以看出他天真好玩的性格,表現(xiàn)出他對百草園生活的熱愛和眷戀。
師:你選擇的畫面很有代表性,似乎一下子就把我們帶入了當時的情境。
生:我選擇的畫面是長媽媽給“我”講美女蛇的故事?!暗桨胍梗粊砹?,沙沙沙!門外像是風雨聲。他正抖作一團時,卻聽得豁的一聲,一道金光從枕邊飛出,外面便什么聲音也沒有了,那金光也就飛回來,斂在盒子里。后來呢?后來,老和尚說,這是飛蜈蚣,它能吸蛇的腦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長媽媽用了擬聲詞和形象的動詞,很有感染力,小魯迅聽得很入神,還在不斷追問。這樣生動的畫面多年后還能如在眼前地被描繪出來,就能看出這一段往事深深地烙印在魯迅心上。
師:長媽媽真是講故事的高手啊,一下子就把小魯迅帶入古廟的情境。魯迅更是寫作的高手,也一下子把我們帶入故事中。
生:文章還寫了小魯迅夏夜乘涼時,不敢看墻上,而且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這樣獨特的心理也讓我們感受到百草園的生活真是奇妙,自然也能表現(xiàn)出魯迅對那時生活的熱愛與眷戀。
師:渴望得到飛蜈蚣卻得不到,這種遺憾一直伴隨著他,與之相隨的還有對百草園的眷戀。
生:我選擇拍攝的畫面是魯迅和百草園中的小生靈們告別的場景?!拔覍⒉荒艹5桨俨輬@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不能常到”讓我們感受到他對百草園的不舍;“Ade,我的蟋蟀們!”直接呼告,表達熱愛;“我的”,表現(xiàn)出他們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
師:這個告別的畫面不僅能讓我們感受到魯迅對百草園中的動植物的深情,還讓我們看到了百草園的美景。此時,還可以插入什么樣的畫面呢?
生:還可以拍攝百草園里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還有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這些美麗而富有生機的景物也能表現(xiàn)出魯迅對百草園的熱愛。
師:說說理由。
生:作者從兒童視角抓住每樣景物的特點,這樣就把百草園里的景物描繪得色彩斑斕,靈動可愛,眷戀熱愛之情就蘊藏在這字里行間了。
師:真好!這么多或靜或動,或人或物的畫面,一定給了欄目組以豐富的素材,拍出來的節(jié)目一定能吸引更多的人觀看。
師:結(jié)合課前預習的抒情的種類,在剛才尋找畫面的過程中,你認為魯迅用了哪些抒情方式來讓我們感受到他對百草園的眷戀和熱愛呢?
生:在告別百草園時,魯迅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
生:在描寫百草園的景物時,在講述雪地捕鳥的故事和長媽媽給“我”講美女蛇的故事時,都采用了間接抒情的方式,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寓情于事。
師:魯迅是怎樣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寓情于事的呢?
生:描寫景物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點,還要從不同的感官角度去寫。比如魯迅寫摘覆盆子時,就運用了比喻和對比的修辭手法,既寫出了覆盆子的顏色、形狀,還寫出了它酸甜可口的味道,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生:他在寫事情的時候,描寫得特別細致,讓我們感受到事情本身的情趣。
師:這樣看來,只要我們動筆,我們的情感就可以通過文字表露啊!
三、擬寫畫外音:靈活運用抒情
師:欄目組在我們的幫助下,選取了很多合適的畫面,但只拍攝畫面未免單調(diào),所以新任務來啦!
屏顯:
欄目組要給畫面、場景配一些畫外音。請你從剛才擬選的場景或畫面中任選其一,靈活運用抒情方式,以小魯迅的口吻為它撰寫畫外音,表達出魯迅對百草園的熱愛、眷戀……
如:樂園趣景、泥墻根邊的樂趣、雪地捕鳥……
(師呈現(xiàn)有關(guān)百草園的圖片,生準備兩分鐘。)
師:我們來交流吧。
生:我選擇的是泥墻根邊的樂趣。
(師呈現(xiàn)泥墻根邊的畫面。)
生:泥墻根邊真是太有趣啦!我可以在那里挖尋人形的何首烏根,也可以摘酸酸甜甜的覆盆子來吃,那味道可真好呢,比桑椹都好吃得遠!
師:誰來點評?
生:她先用側(cè)面抒情的方法寓情于事。“太有趣啦”“那味道可真好呢”又是直接抒情。這個畫外音配得很成功!
(生笑。)
生:我要給拔何首烏根這個畫面配一點獨白?!巴?!好多何首烏??!聽說吃了它就可以成仙,那我也來試試吧。嘿呀!嘿呀!拔出來了!怎么不是人形的呢?再來再來!嘿呀!嘿呀!哎呀,壞了!這墻要倒了!父親知道了可又要罰我背《鑒略》了,快跑吧!”
(掌聲響起。)
師:這段內(nèi)心獨白寫得可真好啊!誰給我們說說好在哪里?
生:他真正走到小魯迅的心里去了,先用一段內(nèi)心獨白傳神地表現(xiàn)了小魯迅聽到傳聞便不假思索去做的孩童心理,而后又用心理描寫表現(xiàn)孩子的好奇還有闖禍后的不安。站在成人的視角來看,趣味盎然,讓人懷念那美好的童年。
師:你的點評也很精彩!
生:我選擇雪地捕鳥?!耙幌麓笱?,我們就可興奮啦!盼了一年的捕鳥可算馬上來啦!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然后你就靜靜地在那等著。看,鳥過來了!只是那些鳥仿佛有靈性一般,在旁邊徘徊,就是不進竹篩底下。這時候你千萬不能急,要耐心地等?;蛟S是逛夠了,或許是熬不住了,它們終于將頭探入其中,快拉繩子!唉,又拉早了……”
師:你站在成年魯迅的角度回顧過去,把情感寄托在對往事的回憶中。
師:同學們,你們都很含蓄地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事物上。有沒有哪位同學直接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
生:直到現(xiàn)在,我依然清楚地記得那時我們在雪后的百草園捕鳥的情景,真的好懷念??!
生:樂園趣事真的令我陶醉啊!
生:百草園的生活多么美妙啊,只是,我再也回不去了!
師:你們真誠而熱烈地表達了熱愛眷戀,還有回不去的遺憾。大家思考一下,直接抒情有什么特點呢?
生:一般是感嘆句。
生:會用一些富含感情的詞語,比如文章第一節(jié)稱百草園為“樂園”。
生:離開百草園時,作者稱呼蟋蟀們、覆盆子們?yōu)椤拔业摹薄?/p>
師:的確,這些直接表明情感或者表明親密關(guān)系的詞語更便于直抒胸臆。
四、擬創(chuàng)人物形象:深入感知抒情
屏顯:
欄目組要把“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拍攝成短劇,請你為長媽媽和“我”設(shè)計一些動作、神態(tài)、心理……表現(xiàn)濃濃的溫情和童趣。
師:你們可以大膽創(chuàng)作,但一定要符合人物形象。完成后小組交流,推選代表展示。
【展示1】長媽媽突然壓低聲音:“到半夜,果然來了,沙沙沙!門外像是風雨聲……”我捏緊拳頭,屏住呼吸,睜大雙眼。
【展示2】說到“他正抖作一團時”,只見長媽媽手往空中一揮:“卻聽得豁的一聲,一道金光從枕邊飛出……”我睜大眼睛,瞪著長媽媽:“怎么會有金光?是什么?”
【展示3】長媽媽看了看我,停頓一下,慢慢開口:“外面便什么聲音也沒有了,那金光也就飛回來,斂在盒子里。”我急切地追問:“后來呢?”
長媽媽不緊不慢地說:“后來,老和尚說,這是飛蜈蚣,它能吸蛇的腦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p>
【展示4】我到現(xiàn)在還記得那個夜晚,耳邊也似乎總想起沙沙沙的聲音,只是那樣的夜晚再也不會有了。關(guān)于美女蛇,關(guān)于飛蜈蚣,也似乎都被我鎖在百草園里,我?guī)Р蛔?,卻也永遠不會丟失。Ade,我永遠的百草園!
師:誰來點評?
生:他們運用多種描寫方法,把長媽媽給小魯迅講故事的畫面展現(xiàn)得特別生動,讓我們感受到小魯迅的天真好奇,還有他對美女蛇故事的神往。
生:我感受到成年魯迅對那一段往事及童年的深深眷戀。
生:從他們的創(chuàng)編中,我感受到變和不變。變的是魯迅在成長,由不諳世事、天真無邪到歷盡千帆、世事通透;不變的是他內(nèi)心對童年、對往事的那一份熾熱的情感。
師:說得真好!無論是對人物動作、神態(tài)或心理的描寫,還是對成年魯迅回望這一段往事的感慨,同學們都稱得上是魯迅的知音了。
師:剛才,同學們的創(chuàng)編并沒有直接表達欄目組所需要的主題——熱愛、眷戀,但為什么我們能感受到這種情感呢?
生:因為我們主要運用的是間接抒情的方法,或者融情于景,或者融情于物,或者融情于事,甚至也把情感融入人物描寫中。
師:是的。其實只要動筆,不論采用哪種方式表達,當下的情感必然會傾注于筆端。
屏顯:
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王國維《人間詞話》
師:王國維曾經(jīng)這樣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那么,以我之筆寫物,物一定也著我之色彩,會融入我們個人的情感。所以,同學們今后寫作時,要慎重,要學會精準而巧妙地表達心聲。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嘗試通過以讀促寫和情境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明確抒情的類別和作用,并能在寫作中恰當運用抒情方法,準確而真摯地表達情感。
讀寫本為一體,可以彼此滋養(yǎng),互融共生?!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是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七(上)的文本,是魯迅回憶兒時生活的經(jīng)典散文。他對兒時生活的熱愛與眷戀融于字里行間,文中各種抒情手法俯拾皆是,以此經(jīng)典引領(lǐng)學生感受抒情的多樣與美妙,應該能起到降低學習難度和節(jié)約學習成本的作用。
為此,我創(chuàng)設(shè)了《走進名人故居》欄目組走進百草園拍攝節(jié)目的情境,組織學生為欄目組擬選場景畫面,擬寫畫外音,擬創(chuàng)人物形象,三個活動一以貫之,又層層深入。這樣的情境設(shè)計旨在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技法并嘗試創(chuàng)作。從課堂教學效果看,這個設(shè)計較為簡潔凝練,且通過讀寫結(jié)合的方式實現(xiàn)了知識的靈活運用和能力的遷移,促成了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
當然,也正因為是基于《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文本進行各種抒情手法的寫作訓練,“我”成了魯迅的代言人,因而從抒寫真情實感這一角度來說,是有一點問題的。如何破解,尚需多做思考。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后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