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
舊時(shí)有不少小食品并不是茶,但是人們也以“茶”稱呼它們。
北方有一種面茶。清代詩人方元琨寫過一首《詠都門食物》,其中一句是“茶醲和炒面”。他在此句下面的小注說:“炒面作糜,謂之面茶?!薄都t樓夢》第七十五回也曾寫到尤氏洗漱后,與李紈、薛寶釵一起吃面茶。這種面茶制作起來非常簡單,就是把面粉用溫火炒熟,然后用開水調(diào)和,加鹽或加糖拌成稠粥狀。
還有一種“杏仁茶”,是以面粉和杏仁粉同熬而成的,津埠多有出售。
安徽徽州地區(qū)舊時(shí)還把中藥稱作“茶”。舊時(shí)徽州民間忌言“藥”字,于是稱中藥為“茶”,看病后憑醫(yī)生所開藥方去抓中藥,叫作“抓茶”。比如買五劑藥,到藥店就對老板說:“抓五貼茶。”回家煎藥叫“煎茶”,藥煎好后給病人喝叫“喝茶”。
(摘自《江蘇科技報(bào)》2022年12月16日,一米陽光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