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本刊資料 文/融 冰
毛澤東與著名地質(zhì)學家李四光握手
1954年至1956年,陳毅曾主管科學工作。圖為陳毅在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大會上的講話稿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科學研究工作,并逐步構建了以中國科學院為中心的全國科學研究體制。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明確規(guī)定“科學院”是政府組成部門之一,歸政務院領導,接受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指導。11月1日,中國科學院正式成立,院長為郭沫若。
1950年6月14日,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又明確指示,中國科學院基本任務之一包括組織開展科學研究。1951年3月5日,政務院發(fā)出《關于加強科學院對工業(yè)農(nóng)業(yè)衛(wèi)生教育國防各部門的聯(lián)系的指示》,強調(diào)各部門及其研究機構要支持、協(xié)助中國科學院的工作。
1953年11月19日,中國科學院黨組向中央呈送了《關于目前科學院工作的基本情況和今后工作任務給中央的報告》。報告提出,為保證各個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和國家總的要求有機地密切聯(lián)系和配合起來,建議在國家計劃委員會內(nèi)成立專門機構,負責綜合審查全國科學研究工作的計劃;加強中國科學院的機構建設,擬設物理學數(shù)學化學部、技術科學部、生物學地學部、哲學社會科學部四個學部等。1954年3月8日,中共中央對上述報告作出重要批示,首次明確了中國科學院是“全國科學研究中心”,并對中國科學院、高等學校、各部門的研究機構作出一定分工。
1954年11月10日,國務院決定“中國科學院今后不再作為國務院的組成部分”。這標志著中國科學院成為國家最高科學研究機構。1955年6月1日至10日,中國科學院召開學部成立大會。這就進一步明確了中國科學院在全國科學研究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其他研究機構則處于從屬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