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迪 丁智才
《0.5 毫米》榮獲2014 年第18 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獎和第24 屆日本映畫批評家大獎作品獎等多個獎項。該片講述了下崗護工佐和在路上邂逅幾名老人并給予老人生活照顧,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保護他們不受傷害的故事。片中出場的幾位老人因為遭遇不同而呈現(xiàn)不同的人生狀態(tài),如臥床等死的片岡昭三;因子女爭奪家產(chǎn),身上掛著氧氣瓶也要離家出走的康夫;孤獨抱怨、想和詐騙犯做朋友的石黑茂;海軍將領退役的真壁義男及其臥病在床并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妻子靜江。片中年齡最大的演員87 歲,最小的演員22 歲。本文以該片為研究文本,運用群體自我意識與個體自我意識理論,探討老年群體自我意識的束縛與個體自我意識覺醒的表現(xiàn)方式。
1.孤獨的心理
電影中的老人們具有共同特點:身體機能衰退。片岡患有阿爾茨海默病,而石黑茂與義男也已出現(xiàn)阿爾茨海默病的先兆;義男妻子靜江長期臥病在床;康夫需要隨身攜帶氧氣瓶。老人們由于身體機能衰退,身體素質(zhì)水平下降,不能繼續(xù)參加社會工作。長期脫離社會使得老人們內(nèi)心孤獨寂寞,同時,內(nèi)心寂寞的他們卻拒絕與陌生人交流。極具矛盾的心理狀態(tài)描繪給影片帶來了戲劇的張力,老人們最初遇見女主角佐和時都帶有消極情緒,如石黑茂抗拒佐和,康夫懷疑佐和,義男對佐和的出現(xiàn)感到惶恐。
2.缺失的親情
影片中幾位老人缺失親情關系。一方面是片中老人子女在故事情節(jié)中的缺失。在影片中除了片岡女兒在病床前照顧父親,其他老人的子女、親戚均未出場,僅僅在老人口中被提及。另一方面是子女、親戚在影片中扮演負面角色??捣?qū)幵肝跻惨x家出走的主要原因是子女們?yōu)榱藸帄Z他的財產(chǎn)鬧得家里雞犬不寧。石黑茂的子女對父親的贍養(yǎng)方式是將其送到養(yǎng)老院,以便早日獲得遺產(chǎn)。在家照顧父親片岡起居的雪子對佐和說:“如果他(片岡)以后死了就不用尿尿了?!睕]有子女的義男夫婦家里只有侄女聘請的護工濱田在照顧他們生活起居,佐和的出現(xiàn)威脅到義男侄女順利繼承遺產(chǎn),侄女才匆匆出現(xiàn)將佐和勸走。影片中子女、親人對老人們?nèi)狈﹃P心,親情缺失的情感環(huán)境進一步加速了老人們內(nèi)心的孤獨落寞之感。
3.冷漠的社會
在影片中,雖然日本政府向老人提供完善的醫(yī)療保障體系,但對老人的心理需求漠不關心。康夫想在KTV 唱歌卻遭到了前臺的拒絕,因為服務員認為老人獨自唱歌若發(fā)生意外KTV 需要負責。石黑茂在自行車棚被路人撞倒,路人沒有道歉就冷漠地離開,石黑茂還不顧佐和勸阻執(zhí)意要與詐騙犯做朋友。義男每天去商場呆坐一天但無人問津。護工濱田照顧義男夫妻時總會發(fā)出不耐煩的抱怨,并認為佐和浪費大好青春來當護工十分不值得。老人們的子女對待老人們的態(tài)度是得到社會默許的,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出社會對老人的冷漠態(tài)度,并沒有真正關注到老人們的需要。冷漠的社會直接導致老年人群淪為社會邊緣群體,無形的壓力進一步束縛老人的自我意識,加速了老人壓抑、孤獨的群體意識生成。
1.無力的反抗行為
電影利用老人們反抗衰老的行為體現(xiàn)老人們自我意識的覺醒??捣蚴苓z產(chǎn)分配問題困擾,相比求助律師他選擇最能證明自己的解決問題方式——離家出走將自己的錢花光,證明自己是財產(chǎn)所有人。石黑茂對詐騙犯表示:“不想給自己的孩子增添負擔,要靠自己存的錢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像個男子漢一樣?!彼硖幚夏觌A段,仍保留著青年時不甘放棄、渴望獲得他人尊重的思想。義男盡管已退休多年,但堅持每天拿著公文包出門,堅信擁有工作才能證明自己并沒有衰老,因此,他格外重視自己的公文包,不允許任何人觸碰。公文包是他沒有衰老的證明,同時公文包中裝著大量從報刊搜集的有關如何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資料,在他身上也體現(xiàn)了懼怕衰老與反抗衰老要素的重疊。
2.性的需求
影片大膽展現(xiàn)了老人對性無法克制的需求。這種需求都體現(xiàn)在了老人們與佐和的相處過程中:片岡對睡在身邊的佐和進行猥褻;康夫與佐和分別時摸對方屁股;石黑茂邀請佐和共?。涣x男經(jīng)常偷窺佐和洗澡。影片本身并不表達對老人性需求的批判態(tài)度,而是將其視為一種男性的正常生理需求。當一位老人身處被壓抑束縛的群體環(huán)境中,欲求無以排遣,久而久之必將產(chǎn)生與自我意識覺醒的抗爭,這種抗爭將會成為老人反抗衰老的表現(xiàn),成為老人對尊嚴的表達。通過表現(xiàn)老人們對性的需求展示老人們對年輕肉體的渴望,這種隱晦的、秘而不宣的性行為成為老人們內(nèi)心不愿面對衰老的外在體現(xiàn)。影片中被社會漠視的老人們私密隱晦的性需求和克制的性行為所產(chǎn)生的倫理情感沖擊力反而更強,更容易受到社會關注,更能夠傳達出影片所呼吁的“真心接近,才有理解”的社會意義。
1.冷色調(diào)的運用
影片色彩搭配沿襲著日本傳統(tǒng)的和諧、清新、淡雅的審美風格,大量運用低飽和色彩。石黑茂的服裝是灰白配色的工裝夾克,義男身著亞麻色馬甲,影片中其他服飾多以黑色、白色、灰色為主色調(diào),鮮少出現(xiàn)高飽和的顏色。在夜晚的內(nèi)景拍攝中,用昏黃暗淡的暗黃色燈光烘托老人們內(nèi)心的寂寥,營造老人們老無所依的孤獨氛圍。影片整體呈現(xiàn)出灰暗、陰郁的色調(diào),凸顯了影片主題——壓抑灰敗的生命束縛感。
2.空間構圖的限制
在影片畫面構圖中,導演運用了許多道具當作畫面前景,如門框、窗戶等。人物往往置身于被門框包圍起來的空間中,無形地將觀眾的視線聚焦到門框中心的人物上,同時被畫面大范圍門框等前景擠壓,展現(xiàn)出活動空間被擠壓的束縛感。此種構圖不僅運用在老人們身上,同時也運用在了老人們眼中所看到的世界上。例如,義男經(jīng)過妻子房間門口時,導演先展現(xiàn)一段義男注視門口后面房間的鏡頭,再接上被門框包圍著的畫面構圖——佐和與濱田一起為自己的妻子靜江擦拭身體。影片中多次使用全包圍式構圖暗示老人們內(nèi)心的束縛感與不自由感。
日場外景拍攝中則多利用大全景襯托老人的渺小與孤獨。石黑茂被佐和話語驚嚇時,導演采用固定鏡頭,畫面采用全景式構圖,將石黑茂和街道周圍的景色全部框進畫面中。不僅如此,石黑茂在畫面中只占三分之一,他受到驚嚇后慢慢抱頭蹲下,將自己的身體縮小至原畫面占比的三分之二,因而人物在畫面中所呈現(xiàn)的比重變得更小,而周圍空曠的環(huán)境在此刻則起到了反襯的作用,將石黑茂受“欺負”的孤獨和無助放大。
3.電影畫面的大量留白
導演為了加深觀眾對老人們生活的世界充滿空曠、孤獨、無助的印象,在影片中大量運用了留白的表現(xiàn)手法。影片中,街道上除了一些必要的、推動劇情發(fā)展的配角外并無多余人物,石黑茂只身一人在公園玩耍,周遭空蕩寂靜,孤獨的石黑茂只能對著公園的樹木和垃圾桶自言自語;通過人物對白表現(xiàn)義男在其生活的地方德高望重、受人敬仰,卻沒有鄰居與他來往交流;康夫與佐和從KTV 出來時,周遭靜默無聲,只有兩人對白與周圍的環(huán)境音。導演通過大量留白來表現(xiàn)老人們世界的孤獨感,仿佛將老人們置身于一個與世隔絕的世界中。
1.紅色代表的生命意象
紅色是影片中多次出現(xiàn)的、鮮艷的、高飽和度的顏色,導演賦予了紅色“鮮活的生命”的特殊含義。影片中紅色的具象表達濃縮在一條紅色連衣裙中,這條紅色連衣裙只有年紀最小的佐和與小真穿過,影片最后小真穿著紅裙子與佐和一起駛向遠方。而去遠方隱含著對未知的期待,年輕的生命無懼未知的挑戰(zhàn)。在此之前,佐和在老人留下的錢財與留言中終于感受到了他人對自己的關心,小真也對媽媽雪子的自殺釋懷,獲得了新生,兩個被社會邊緣化的人重新把握與社會的聯(lián)系,因此紅色在影片中代表著鮮活的生命與新生。
2.寫實的鏡頭語言
影片整體呈現(xiàn)出自然寫實的風格,導演運用大量的低機位與長鏡頭增強故事的真實性。影片中故事發(fā)生地多在老人們家里,畫面置景均采用日式傳統(tǒng)裝潢。榻榻米作為日本特色之一在影片中大量出現(xiàn),人物對白、故事情節(jié)推進大多數(shù)在榻榻米上完成,影片人物多采用跪坐、盤腿坐等姿勢。為了增強畫面真實感,導演經(jīng)常采用低機位拍攝,即攝像機和人物處于同一水平線上,這使得觀眾能夠更深入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內(nèi)心世界,體會老人們內(nèi)心自我意識覺醒的變化。
3.明暗對比的光線運用
影片畫面的整體色彩風格平淡清雅,但是畫面明暗色調(diào)呈現(xiàn)高亮度,老人們家中的畫面色調(diào)得以呈現(xiàn)。石黑茂房子的建筑材料是鐵皮,窗戶窄小,屋內(nèi)光線昏暗,但是石黑茂日常起居所需物品如桌子、電視等都放置在靠近窗戶的位置,事件發(fā)生與人物對白的位置均靠近窗戶,借助大量自然光,人物在鏡頭里呈現(xiàn)出來的造型并不暗淡,與老人的生命狀態(tài)形成反差。畫面明暗程度表現(xiàn)出老人內(nèi)心反抗衰老、渴望年輕的意識,同時明度色彩更有利于展現(xiàn)導演對生命贊美的主題。
4.故事時間的反差性
從電影畫面中人物穿著、外景景物判斷故事的發(fā)生時間和拍攝時間應該是在春天。春天被視為萬物新生的季節(jié),代表新生的春天與老人風燭殘年的生命狀態(tài)并不相符,而大量春日外景與柔和自然光的運用塑造出影片整體基調(diào)的輕松愉悅,畫面溫馨治愈。導演選擇春天作為拍攝季節(jié)用以暗示老人們內(nèi)心反抗衰老、渴望年輕的自我意識覺醒。
5.背景音樂的矛盾感
在音樂上,影片運用古典樂作為背景音樂,法國音樂家埃米爾·瓦爾德退費爾的《溜冰圓舞曲》多次出現(xiàn)。其中,佐和穿著片岡妻子生前穿的紅裙子睡在片岡身邊,佐和抗拒想對自己進行猥褻的片岡,兩人扭抱在一起,此時影片響起音樂,仿佛兩人之間充滿對抗的扭抱是在跳一場華爾茲。除此之外,后面的劇情也多運用輕快愉悅的音樂。佐和闖進義男家中,用專業(yè)的護理技術與真心獲得老人的信任,失語多年的老人靜江重新唱起歌劇,背景音樂再一次響起《溜冰圓舞曲》,營造出溫馨詩意的畫面風格。無論是前期用以反襯詭異的劇情發(fā)展還是后期襯托詩意溫馨的畫面,優(yōu)美舒緩的圓舞曲在影片中對老人們反抗自身衰老、追求年輕律動的自我意識覺醒起到重要的襯托作用。
隨著日本老齡化社會程度的加重,日本出現(xiàn)了許多關注老齡群體的影音刊物,而電影《0.5 毫米》則將老年群體容易被忽視的欲求及內(nèi)心極度孤獨寂寥的精神世界展示在公眾面前,展現(xiàn)了老年群體通過隱秘的性需求或無奈又倔強的反抗之舉來喚醒自我意識。在提升養(yǎng)老醫(yī)療硬件設施保障水平的今天,電影《0.5 毫米》將人們的關注目光轉(zhuǎn)移到老人們壓抑、寂寞、孤獨的精神世界中,電影中幾位老人的遭遇與精神問題是現(xiàn)代老年群體所面臨問題的縮影,需要在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去解決。
本文通過分析電影《0.5 毫米》的故事文本、視聽語言等,總結影片中老年群體的精神世界。影片同時關照現(xiàn)實,對于形勢日益嚴峻的世界人口結構問題,在解決了老年群體物質(zhì)生活基本保障的同時,老年群體的精神世界同樣值得關注與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