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蔭
老英雄張立云近影
讀著《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張富清的頒獎詞,我一次次熱淚盈眶。可我萬萬沒有想到,在我們桐廬舊縣街道上峰村的深山老林里,也藏著一個張富清式的英雄。
消息是從縣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傳來的。會長王六堂對我說,他已經(jīng)到縣委組織部去查過檔案了,情況是真實的。這個老革命叫張立云,原名張清林,1927 年9 月5 日出生,已經(jīng)95 歲了。啊,名字里竟然也有一個清字,真是太巧了。我興沖沖的,下決心要去拜訪一下。
上峰村是舊縣街道下屬一個比較偏遠的小山村,我在縣里生活了多少年,也從來沒有去過,很多人甚至沒有聽說過有這么一個村子。新四軍研究會里基本上都是些曾經(jīng)的軍人,骨子里有一種令人敬佩的特質(zhì)。說去就去,我們出發(fā)了。
車過舊縣集鎮(zhèn),再沿舊鐘公路繼續(xù)前行。舊鐘公路,舊就是舊縣,鐘則是鐘山,當年也是一個公社的所在地,顧名思義我們的前方就是大山。車窗外,左邊是山,右邊也是山;轉過來是山,轉過去還是山,一會兒上坡,馬上又下坡,不習慣山區(qū)道路的人幾下就繞暈了,這里是真正的桐廬北鄉(xiāng)山區(qū)。忽然,路邊出現(xiàn)了一塊紅林木業(yè)有限公司的牌子,王六堂會長說:“上峰到了,就是這個村?!?/p>
車門一開,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我們仿佛一腳就踏進了一座天然的氧吧。上峰村是一個藏在深山里的美麗鄉(xiāng)村,村民的每一處普通的房子在城里人看來都是別墅。在村干部的引領下,我們很快就找到了張立云的家,見到了張立云本人。和我們先前掌握的信息一樣,老英雄是個非常憨厚的人,待人接物很熱情,卻不肯輕言自己。無論王六堂會長怎么“誘導”,他都是憨憨一笑:“沒有什么可說的,那都是以前的事情?!彪S著采訪的深入,慢慢的,老人的形象在我面前越來越清晰,越來越高大。
老人告訴我們,他祖籍是淳安縣茶園區(qū)湖下鄉(xiāng)還水村人,解放后建設新安江水電站時移民到了桐廬。他8 歲喪母,上有3 個哥哥和1 個姐姐,下有1 個妹妹,他在家里排行老四。淳安是新四軍的老根據(jù)地,我黨很早就在當?shù)剞r(nóng)村建立組織,群眾基礎是比較好的??箲?zhàn)勝利后,國民黨政府越來越腐敗,橫征暴斂,苛捐雜稅,無奇不有,老百姓的生活非常艱難,基本上是半年糠菜半年糧。他們張家兄弟帶著村民們與當?shù)乇iL作斗爭,抗征抗稅,這一下壞了偽保長的生財之道,因而懷恨在心。1947 年農(nóng)歷12 月,國民黨軍隊再次征兵,偽保長趁機密謀陷害,張家4個兒子一次性全部被國民黨軍隊抓了壯丁,這是在當?shù)亟^無僅有的事件,曾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1948 年1 月,20 歲的張立云被押送到上海十六鋪碼頭,乘輪船運至東北葫蘆島,編入國民黨第九十三軍,到了錦州前線。當官的看他身體比較健壯,把他安排在運輸連當苦力。
1948 年10月,錦州戰(zhàn)役結束,張立云在運輸隊,一槍未放成了俘虜,跨過“解放門”成了東野的一名戰(zhàn)士。
我問張老,你當了解放軍后,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老人家聽了我的問話后,眼睛一亮,說了四個字:“天壤之別!”
東北全境解放,部隊開始入關。張立云當時在東野第七縱隊十九師炮兵營,這支部隊后來改編為第四野戰(zhàn)軍四十四軍一三○師山炮營,他成了一名戰(zhàn)馬馭手。不久他隨部隊參加了平津戰(zhàn)役,因為他表現(xiàn)出色,戰(zhàn)后榮立大功一次。
左二為桐廬縣新四軍研究會會長王六堂,右一為本文作者
平津戰(zhàn)役結束,北京和平解放,四野一路南下,由于張立云的出色表現(xiàn),部隊再次為他榮記一等戰(zhàn)功,并于1950 年4 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4 月18 日,張立云參加了解放深圳的最后一戰(zhàn),攻下內(nèi)伶丁島守敵。作為一三○師直屬炮兵營的馭手,他駕馭著戰(zhàn)馬帶著山炮隨大部隊順利登島,光榮完成了戰(zhàn)斗任務,戰(zhàn)后再次榮立戰(zhàn)功。1951 年1 月他被任命為副班長,同年4月他提升為班長,11月他被任命為連隊文書。
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后,張立云有幸作為骨干參加了為期3 個月的高炮業(yè)務培訓,成為志愿軍第一批高炮戰(zhàn)士,并擔任了培訓班班長。不久,他被部隊提拔為師高炮營營部書記(正排級干部)。
從1953 年5 月開始,張立云隨部隊參加對空作戰(zhàn)。1956 年3 月5 日,張立云由排長直接提升為師高炮營三連連長。
1962年10月18日,中印邊界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打響,張立云又隨部隊義無反顧地參加了衛(wèi)國之戰(zhàn),勝利地完成了任務,保衛(wèi)了國家領土主權完整。1963 年10 月1日,張立云被授予大尉軍銜。
1964 年,張立云健康狀況出現(xiàn)問題,提前病退轉業(yè)回到桐廬。
從此以后的18年,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地方的建設中,黨叫干啥就干啥,對工作從不挑挑揀揀,許多同事與他相處多年,竟然都不知道他是一位立過赫赫戰(zhàn)功的英雄。
1982 年7 月29 日,張 立 云 光榮離休,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舊縣街道上峰村。從此以后,村里多了一個話不多、卻非常熱心公益事業(yè)的老人。他說:“干部有離退休,黨員不能離崗,對村里有利的事情,只要年輕人需要,我就出來管?!边@一管,又管了三四十年,他成了村里最有威望的長者,成了村民心中的定盤星。
幾年前,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在采集錄入數(shù)據(jù)時,像發(fā)現(xiàn)一顆金種子似地驚訝起來,啊,我們桐廬也有一個張富清一樣的英雄。于是,各地幕名而來采訪者紛至沓來,許多學校也請他去給孩子們講述戰(zhàn)爭年代的光榮故事??蓮埩⒃埔廊坏◤娜?,靜處深山。
他說:“以前打仗是沒有辦法,打仗要死人的,誰愿意打仗??!但不打仗我們窮人怎么翻身,今天的幸福生活從哪里來?。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