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辰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北京 102488)
家風是反映家族成員的精神面貌、道德品質、審美風格和整體氣質,并在家族中代代相傳的一種家族文化風格,它不僅影響著一個家族的興衰存亡,也會影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前途命運。紅色家風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培育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當下我國反腐敗斗爭已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但是鏟除腐敗滋生土壤任務依然艱巨。在這種新形勢下,如何挖掘紅色家風的價值意蘊,加強領導干部家風建設進而推進反腐敗斗爭,實現(xiàn)“家風助廉”的效果,是值得思考和關注的問題。
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的許多傳統(tǒng)家風,它們內容豐富,蘊含著古人修身、齊家、治國的智慧和經驗,而紅色家風根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形成于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培育形成的寶貴智慧和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雹佟读暯疥P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第90頁?!读暯疥P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第90頁。]中國共產黨人信仰堅定、忠于理想的家國情懷源遠流長,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形成和培育的一種寶貴精神財富。
首先,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堅定體現(xiàn)在他們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無論是在艱苦的革命年代,還是在新中國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共產黨人始終堅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歷史必然性,以共產主義理想為指引,并自覺地把個人的命運與人類解放事業(yè)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為之堅守、為之奮斗;其次,中國共產黨人的忠于理想體現(xiàn)在他們對革命事業(yè)的忠誠與獻身精神。共產黨人在舊中國的黑暗時代,以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生命為代價,投身于革命斗爭中,迎著各種艱難險阻,為了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此外,中國共產黨人在執(zhí)政后,繼續(xù)展現(xiàn)了對理想的忠誠。他們積極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致力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國家發(fā)展和民族進步為己任,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始終保持著與時俱進的理想信念。
總之,中國共產黨人信仰堅定、忠于理想的家國情懷集中體現(xiàn)了他們?yōu)閷崿F(xiàn)共產主義理想而奮斗的堅定信念和對黨、對人民的無私忠誠。這種傳統(tǒng)在黨的歷史和執(zhí)政實踐中得以傳承和弘揚,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特征。
中國共產黨人愛黨愛國、一心為民的精神品質可以追溯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初期,并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和執(zhí)政歷程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和弘揚。
首先,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中國正處于民族危機和社會動蕩時期。共產黨人認識到中國社會的深刻問題,并積極投身于反抗外來侵略、推翻封建統(tǒng)治的斗爭中?;仡欉@段歷史,正是愛黨愛國這股強大精神力量促使難以悉數(shù)的黨員先輩投身于救國救亡的洪流之中,只為實現(xiàn)民族復興而拋頭顱、灑熱血,成就大義;其次,中國共產黨人在建立新中國后,始終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斷為人民謀福祉,積極領導和推動農業(yè)、工業(yè)等各個領域的發(fā)展,推出一系列的惠民政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會福利;此外,中國共產黨人一直將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密切聯(lián)系群眾、傾聽群眾聲音,并致力于實現(xiàn)共同富裕、普惠發(fā)展,縮小貧富差距,改善社會公共服務。共產黨人在慶祝黨的生日、國慶節(jié)等重要時刻,也是第一時間向人民群眾致以親切問候,表達對人民的真誠關懷。
總之,中國共產黨人愛黨愛國、一心為民的精神品質植根于黨的初心和宗旨,通過革命斗爭、建設事業(yè)等實際行動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這一傳統(tǒng)在黨和國家的發(fā)展歷程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弘揚和發(fā)展,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鮮明特征和優(yōu)良品質。
中國共產黨員嚴于律己、不謀私利、不搞特權的政治品格是中國共產黨長期以來堅持的核心價值觀和行為準則。這一品格的形成和發(fā)展源于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宗旨,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的特殊歷史環(huán)境。
首先,中國共產黨員嚴于律己的品格體現(xiàn)在中國共產黨對自身要求的高標準。中國共產黨自覺承擔起領導全社會的責任并深知只有自我嚴格要求,才能更好地履行黨的宗旨和使命。因此,中國共產黨員能夠時刻提醒自己遵守黨的紀律和要求,堅決抵制各種不正之風和腐敗現(xiàn)象;其次,中國共產黨員不謀私利的品格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的為民、為國的宗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集體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勇于奉獻,從不以權謀私、以權謀利;此外,中國共產黨各個歷史時期的領導集體都高度重視黨員的作風建設,矢志不渝地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努力維護黨內團結,確保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
總之,中國共產黨嚴于律己、不謀私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對中國共產黨在領導社會主義事業(yè)中起到了積極作用,也為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壯大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持續(xù)推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共產黨勤儉修身廉潔奉公的清廉本色是黨的優(yōu)良作風和黨員干部所具備的基本品質。這一傳統(tǒng)源遠流長,始終貫穿于黨的歷史發(fā)展和黨員干部的行為準則中。
首先,勤儉修身是指中國共產黨的先輩們從革命年代起就樹立了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tǒng);其次,廉潔奉公是指黨的歷屆領導集體都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加強黨內監(jiān)督,嚴肅查處腐敗分子,保持了黨的清正廉潔的形象。
總之,勤儉修身、廉潔奉公的清廉本色是中國共產黨的寶貴財富,也是黨員干部應該時刻保持的品質。只有堅守這一傳統(tǒng),黨員干部才能真正成為人民群眾的代表,贏得人民群眾支持和愛戴。
領導干部作為黨和國家的中堅力量,他們的生活作風、信仰狀態(tài)和家風好壞直接影響著黨風和政風乃至社會風氣,直接影響著我國體制機制能否有效運行,人民的權益能否得到保障,但是從近幾年反腐敗斗爭中落馬的領導干部群體來看,可以發(fā)現(xiàn)家風不正的官員多存在貪污腐化、違法亂紀、失職瀆職的行為,其中的關系不言而喻。
進入新時代以來,黨面臨艱巨的執(zhí)政考驗,因此習總書記一再強調加強推進思想建設,從總體上說,領導干部思想的主流是好的,但是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還有一些人缺乏正確的理想信念,或者根本沒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這一切的根源在于立身和立家不正。有的領導干部從基層做起,吃過苦,但是一旦當上干部,就產生了濃厚的官僚主義思想,因此,他們的工作生活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交易:“權錢交易”“權勢交易”“權色交易”等等。
“天下之本在家”,為親人謀利是人之常情,但是有的領導干部為了自己的“小家”,公然使用手中的公權力,以損害“大家”的權益為前提以權謀私,將廉潔奉公、一心為民的精神品質拋之腦后。一些領導干部大搞“家族式腐敗”,即通過公權私用或親屬關系介入法律和權力領域,形成親情與血緣、權力與利益交織的家族式關系網和利益鏈,嚴重破壞社會公平正義,侵害國家和社會的財富;更有甚者,大搞“一家兩制”,企圖帶領家人“一榮俱榮”,結果一損俱損。如何把握“親”和“清”,將權力與親屬子女的界限厘清,這是對所有領導干部的嚴峻考驗。“顧家”從來不是也永遠不會是領導干部腐敗、謀私的借口,以“照顧家人”之名濫用權力、謀取私利,看似人之常情,實則是個人立身不正、修養(yǎng)不正、思想不正的體現(xiàn)。
有的是領導干部因自身不正使配偶子女甚至全家人誤入歧途,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有的是因配偶子女乃至其他親戚行為不端最終把領導干部拖入泥潭。在2015年中紀委監(jiān)委發(fā)布的34份部級及以上領導干部紀律處分通報中,有62%的落馬干部違紀涉及家屬親戚。由此可見,很大一部分領導干部違法違紀,大多有配偶、子女、親屬直接參與和教唆,與家風不正、家教不嚴甚至思想道德素質嚴重低下息息相關。他們自己可能工作認真負責,但在對家屬的管教上,總是以工作忙為由,忽視對配偶、子女和親屬的嚴格教育和管理,或對其違紀違法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利用職務之便,大行特權,肆意放縱家屬、包庇家屬,放任家屬擅權干預國家事務、聚斂財物等等,進而導致“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現(xiàn)象,嚴重敗壞了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培育良好家風方面,老一輩革命家為我們做出了榜樣。”①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 年。]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離不開家風建設的支撐和輔助。無論時代如何發(fā)展變化,注重家風都是永恒的話題。領導干部家紀不嚴、家風不正,不是私事,也不是家事,而是關系到反腐敗斗爭推進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大事。紅色家風是革命前輩在艱苦奮斗的歷史洪流中諸多精神品質的凝結,是留給家庭、后代和社會的寶貴精神財富,是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核,具有豐富而廣泛的內涵,傳承和發(fā)揚紅色家風,對加強黨員領導干部家風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在很多領導干部落馬的報道中可以看到,信仰缺失、舍棄初心的現(xiàn)象常常出現(xiàn),一些人國家意識淡薄、自私自利,一些人尸位素餐、不擔當也不作為,還有一些人將人民拋之腦后,利用手中公權力大行損害人民利益之事。因此,堅定信仰,牢記初心與使命是加強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的首要目標。
紅色家風具有培育理想信念、堅守初心的深刻導向作用。每一個紅色故事都飽含著老一輩革命家崇高的理想信念,飽含著愛國愛黨的高尚品格,彰顯著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品質。因此,加強領導干部家風建設,必須弘揚和傳承紅色精神與紅色家風,通過傳承和發(fā)揚不同時代先鋒楷模的精神,堅定領導干部的理想信念,用先輩的故事告訴他們,時代在發(fā)展變化,物質生活水平一直在提升,但是艱苦奮斗的精神不可丟棄,愛國愛黨的信念不能動搖,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使命不能丟。
艱苦奮斗,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強大精神力量,是全黨全社會自覺抵御各種腐朽思想侵蝕,保持黨和國家政權不斷鞏固,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重要保證。回顧過往,許多革命先輩以身作則,帶頭節(jié)儉,不講究衣食住行,兩袖清風,將最好的一切留給人民,這正是當前市場經濟快速發(fā)展、物質生活資料極大豐富的階段急需的寶貴品質。不少被腐蝕的領導干部正是抵制不住物質利益的誘惑,利欲熏心,走向了腐敗的深淵。
紅色家風具有宣揚勤儉節(jié)約、無私奉獻,幫助領導干部抵制物質利益誘惑的作用。傳承紅色家風,講述紅色故事,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同時,幫助領導干部找尋自我,自覺抵制誘惑,防止享樂主義、奢靡之風侵蝕,時刻警惕精神上的懈怠,從而激勵一代又一代共產黨員始終保持艱苦奮斗、奮發(fā)有為、無私奉獻的精神狀態(tài),減少以權謀私的現(xiàn)象發(fā)生。
在諸多腐敗案件中可以發(fā)現(xiàn),無論是破壞政商關系的“家族兩制”,還是形成腐敗聯(lián)盟的“官官相護”,抑或是“全家腐敗”,其本質都是權力特權化,以公權換私利,律己不嚴以及治家無方導致的。領導干部的家風,直接影響到領導干部在工作中的作風,影響著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律己不嚴,治家不當是作風敗壞與貪污腐敗等相關諸多問題滋生、腐敗現(xiàn)象層出不窮的重要根源。家風不正,吞噬的不僅是領導干部個人,還有與其相連的親屬子女。
紅色家風有利于營造嚴于律己、嚴以治家的社會生態(tài)。弘揚紅色家風,讓領導干部自覺遵守黨的紀律與準則,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自正”,同時抵制家庭親情的捆綁,約束自己并引導家人清白做事,不索取公權力帶來的便利,自覺抵制誘惑,以法律為準繩,教育親屬堅決不觸碰、不逾越制度紅線,不為特權思想所迷惑。
綜上所述,領導干部家風建設從根源上來說是一種深層次的黨風廉政建設,面對當前一些反腐敗案例中出現(xiàn)的因家風不正而貪污腐敗、高官落馬的現(xiàn)象,必須盡快加強和引導領導干部的家風建設。而這之中,作為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實踐中培育和形成的寶貴財富,紅色家風的豐厚價值意蘊必須作為家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得到充分的弘揚與深度的挖掘。在加強家風建設的過程中,應通過傳承革命前輩的諸多優(yōu)良作風,從而塑造健康積極、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家風、政風乃至黨風,用家庭文化的力量,減少貪污腐敗的動念,從而形成黨風廉政建設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