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擰巴的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季,我身邊有不少同齡人準備回鄉(xiāng)了。父母每天都逼我回老家考編制。父母在老家很有資源,有幾套房子。但我總覺得這么年輕過一眼望得到頭的生活,還啃老,是羞恥的事情,又怕自己在大城市打拼了青春,萬一失敗或失業(yè)、打道回府。我很討厭父母的優(yōu)越感,但又沒有底氣說不。我越來越擰巴,不知道如何選擇,我該怎么辦?
莫莫:你父母早已看到在大城市扎根的不易。一些年輕人在打拼幾年后會被這里的房價、生活成本等擠出去。大城市會給你更大更高的舞臺和更多的機會,但也會讓你面對與之相應(yīng)的壓力與困難。
從這角度來說,你應(yīng)該理解父母?!段淞滞鈧鳌防镉芯渑_詞:“別哭了,江湖不相信眼淚?!睕]有人天生堅強,只不過是被現(xiàn)實打磨成了最堅韌的模樣。生活起伏,歲月跌宕,每個人都會為自己在哪里工作、生活而糾結(jié)。
父母希望你選擇一眼望得到頭的工作,本質(zhì)上是希望你規(guī)避風險。如果你喜歡小富即安、歲月靜好,那莫莫建議你回老家發(fā)展,并做好心理建設(shè)。
大學畢業(yè)后回老家考編制一點不丟人,但是莫莫勸告你,一定要謙卑,才能不擰巴。你要努力去適應(yīng)速溶咖啡、降低的消費,主動放棄自己的優(yōu)越感,向你的同事們靠攏,主動兼容他們的文化、習俗、思維和人情世故。
在小地方,你缺少相同見識的朋友,一定會倍感寂寞。我建議你與大學時代的朋友們保持聯(lián)系,保持每周花時間獨處、看書的習慣,保持精神與身體的晨跑。
最近,很多在小地方生活的讀者感覺很厭倦,咨詢莫莫,可不可以到大城市來謀求發(fā)展?然而,生活厭倦不是換城市就可以改變的。
感到厭倦,可能是缺乏學習的一個反應(yīng)。作家采銅寫的《精進3》里提到這樣一個觀點:學習,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不斷被震驚的過程。如果你已經(jīng)很多年沒有被震驚到了,那說明你滯留在自己所熟知的經(jīng)驗中。
你可以在不換工作、不換城市的情況下,找些不一樣的體驗來震驚自己,鞭策自己更好地學習。這些新的體驗?zāi)茏屛覀兊纳映溆?,也可能為我們打開一個新的世界。比如,走進從沒去過的餐館,跟店主聊聊;打開一本名家的畫冊,照著畫一幅,掛在自家墻上;學習視頻剪輯,為父母拍一個短視頻;清理掉家里的雜物,把房子整理得井井有條。
你可以試著以另一個人的角度來看看自己的生活。如果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很容易掉入“身在福中不知?!钡南葳?。唯有收起偏見,包容差異,換位思考,才能找到幸福感。
你可以在學習中尋找那種被沖擊、被震驚的經(jīng)歷,就像火柴撞擊火柴盒,然后被點燃。
無論身處何地,我們都要學習,找到屬于自己的激情與夢想,祝福你。
(專家支持:情感專欄作家耶雅億)
編輯 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