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立
阜陽中臨全咨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安徽 阜陽 236000
經濟社會的迅速發(fā)展讓社會對于建筑工程需求變得越來越大,建筑工程建設的規(guī)模也變得越來越大,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成為人們十分關注的重點問題,在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當中,混凝土施工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加強混凝土施工控制落實技術管理十分必要。
混凝土施工工藝分析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展開討論,如圖1所示。
圖1 混凝土施工工藝要點
在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強度和性能往往會受到混凝土配合比的影響,如果比例設置不科學則無法保證混凝土符合于施工要求,后續(xù)施工工作也會面臨著較多的問題和困境,因此需要對混凝土配合比做出嚴格控制。一般情況下施工單位需要在混凝土施工之前落實實驗工作,結合施工實際情況,分析混凝土強度和性能的要求,并在此基礎之上通過實驗確定配合比,保證配合比科學有效,明確各材料的占比以及在混凝土拌合過程當中材料投放的時間和攪拌的時間。在混凝土攪拌的過程當中嚴格按照配合比落實施工工作,規(guī)范施工行為,加強監(jiān)督管理控制,避免因為配合比不科學不恰當進而導致混凝土施工質量不達標的情況
為了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現(xiàn)階段建筑物的層高值在不斷上升,在這樣的背景下泵送混凝土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而在泵送混凝土拌合的過程當中需要結合施工合同明確施工標準,分析對混凝土的等級要求和特性要求,調節(jié)拌合方法,明確注意事項,保證混凝土的流動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為后續(xù)混凝土泵送工作的落實提供更多的保障,在混凝土拌合的過程當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首先,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做好水灰比的控制,這會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其次,相關工作人員在混凝土拌合的過程當中需要明確石子的級配,分析砂率和外加劑以及水的劑量。再次,需要明確拌合途徑,一般情況下需要引入攪拌機械,保障拌合料的凝聚性、保水性和流動性。最后,混凝土施工很容易會受到客觀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因此在混凝土拌合的過程當中需要充分考量擬建區(qū)域的季節(jié)、溫度、空氣水分含量以及工地現(xiàn)場的時間間隔需要,進而合理地判斷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后續(xù)的運輸、泵送、澆筑、振搗、成型提供更多的保障。
做好混凝土的運輸控制也可以較好地保障混凝土質量,如果運輸控制不到位則會直接影響混凝土的性能,在運輸控制上需要抓住以下幾個要點。
其一,需要做好時間控制,盡可能縮短混凝土運輸所需要消耗的時間,避免因為運輸時間過長進而影響混凝土質量的情況。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分析混凝土現(xiàn)場和攪拌區(qū)的距離,做好時間控制。其二,在混凝土運輸?shù)倪^程當中需要引入滾筒攪拌車,通過不間斷的均勻攪拌來避免混凝土在運輸過程當中出現(xiàn)沉積或震動影響工作性能的情況。以此為中心做好混凝土的運輸控制,避免混凝土在運輸過程當中強度、性能受到較大影響。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當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做好施工控制:
首先,需要明確混凝土澆筑方法,就現(xiàn)階段來看,應用頻率相對較高且應用效果相對較好的澆筑方法分別為分層澆筑法和推移式澆筑法,需要結合施工需求對施工方法做出科學選擇。其次,需要做好攤鋪厚度的控制,在攤鋪厚度控制和分析的過程當中,第一,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明確振搗器的作用深度,并以此為中心對攤鋪厚度做出適當調整。第二,需要分析混凝土性能要求。第三,工作人員需要根據混凝土輸送方式控制攤鋪厚度。一般情況下,如果采用機械泵進行混凝土輸送,則需要保證攤鋪厚度在600mm 以下,而如果沒有采用機械泵則需要控制在400mm 以下。再次,工作人員需要做好澆筑間隔的控制,保證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次層澆筑,層間澆筑施工間隔不能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最后,在混凝土澆筑的過程當中優(yōu)先選擇分層澆筑法,相較于推移式混凝土澆筑法,分層澆筑法的澆筑效果更好且技術也相對而言較為成熟,可以為后續(xù)振搗工作的落實提供更多的便捷,同時分層澆筑的方式也可以更好地完成散熱,避免內外溫差過大導致混凝土裂縫的出現(xiàn)。
振搗環(huán)節(jié)同樣是混凝土施工中十分重要的工作環(huán)節(jié),相關工作人員需要通過振搗工作的落實來保障黃沙、石子、水泥等相應的原材料緊密結合,同時有效地搗出混凝土中的水分和空氣,保障混凝土密實,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在振搗環(huán)節(jié)需要引起關注和重視的是合理地控制振搗時間,如果在振搗過程當中混凝土不再快速下沉,同時表面也不會出現(xiàn)大量氣泡,振搗棒產生較為穩(wěn)定的咬合感時,則代表振搗結束。過度振搗會導致砂石分層,進而出現(xiàn)漿體流失的情況,也會影響施工質量,因此合理控制振搗時間是十分必要的[1]。
混凝土養(yǎng)護工作的落實可以更好地保障混凝土施工的施工質量,如果養(yǎng)護工作落實不到位則很容易導致混凝土在凝結結束之后出現(xiàn)裂縫,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從以下幾點著手對養(yǎng)護工作作出有效優(yōu)化。首先,在養(yǎng)護工作落實的過程當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做好實地勘測,明確施工區(qū)域的溫度、氣候,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落實養(yǎng)護工作,例如在冬季施工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在養(yǎng)護工作落實的過程當中通過覆蓋棉被等相應的方式來保障混凝土表面的溫度。其次,在混凝土養(yǎng)護工作落實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做好濕度檢測,定期噴灑適量的水,噴灑水的劑量也需要根據周圍氣候環(huán)境做出適當調整。最后,需要尤為引起關注和重視的則是落實溫度控制,在混凝土施工過程當中有效布置溫度檢測儀器,通過實時監(jiān)控的方式來明確混凝土內部溫度和外部溫度,避免內外溫差過大進而造成混凝土裂縫的出現(xiàn)。養(yǎng)護工作的有效落實可以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的強度以及混凝土的性能,除此之外,在養(yǎng)護工作落實的過程當中相關工作人員還需要引起關注和重視的則是確定養(yǎng)護周期,根據混凝土施工的施工規(guī)模、凝結需求,從多個角度綜合考量,判斷養(yǎng)護周期的時長。
混凝土施工對于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會產生較大的影響,為了保證混凝土施工符合施工標準,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除了需要緊抓技術要點,落實技術控制以外,還需要對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做出適當調整,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做出優(yōu)化。
發(fā)揮管理工作的規(guī)范約束和引導效能可以更好地提高混凝土施工的施工質量,進而確保混凝土施工有效開展有序落實,在管理體系構建的過程當中需要緊抓以下幾個要點:首先,需要明確技術控制指標,根據混凝土施工需求明確施工規(guī)范,結合施工合同標準公示技術控制指標,進而為管理工作和技術控制工作的落實提供更多的參考與幫助,保障各項工作落實的規(guī)范性與有效性。其次,需要加強責任機制的建設,一方面,責任機制的建設可以讓相關工作人員更好地明確工作內容、工作方向和工作重點,進而保證混凝土施工有效開展、有序落實,為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開展提供更多的指導和幫助,讓工作人員的工作落實更有著力點。另一方面,責任機制的建設可以更好地端正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態(tài)度,進而有意識地約束自身的工作行為,避免因為操作不規(guī)范、意識態(tài)度不端正等問題影響施工質量。除此之外,責任機制的建設也可以在出現(xiàn)問題時及時追究責任,將問題快速解決,避免出現(xiàn)互相推諉的情況,相關單位需要從管理體系發(fā)作出有效優(yōu)化完善規(guī)章制度,進而保障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2]。
工作人員始終是工作開展的最終落腳點,工作人員的素養(yǎng)和能力將會直接影響工作落實的效率和質量,為了保障混凝土施工工作開展的有效性、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加強人員培訓是十分必要的,為此,相關單位首先需要完善培訓機制,考量到施工工作人員的流動性相對較大,有著不穩(wěn)定性特征,需要通過周期性培訓、常態(tài)化培訓的方式來保障培訓機制的作用和效能,進而讓相關工作人員對于施工建設過程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落實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其次,在規(guī)章制度建設的過程當中需要優(yōu)化培訓內容,一方面需要通過培訓內容的適當調整讓相關工作人員更好地明確混凝土施工落實過程當中的技術要點、注意事項,明確混凝土施工的常見問題,能夠結合施工實際情況有效預防問題的出現(xiàn),以此為中心促進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發(fā)展,豐富相關工作人員的理論知識儲備,完善相關工作人員的能力結構。另一方面,需要通過培訓內容的適當調整,在培訓工作落實的過程當中完成對于相關工作人員的觀念態(tài)度建設,讓相關工作人員認識到混凝土施工在建筑施工的重要性與影響,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安全意識和質量意識,從意識態(tài)度出發(fā)讓相關工作人員主動約束和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嚴格按照施工標準和技術規(guī)范落實施工工作,進而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規(guī)范性、科學性與有效性。最后,需要調節(jié)人員培訓形式,發(fā)揮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技術優(yōu)勢,通過網絡發(fā)送教育資源,這樣相關施工工作人員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自主進行學習,打破培訓的時空局限性,進而有效提高培訓的效率和質量。
培訓工作的有效落實可以為混凝土施工的有效開展提供人才基礎,需要引起關注和重視,從培訓形式、培訓方法、培訓內容多個角度做出優(yōu)化和調整。
混凝土施工對于施工順序的要求是相對較高的,如果施工順序控制不到位則很容易會影響混凝土施工的施工質量,因此在正式施工之前管理工作人員需要做好施工規(guī)劃,結合施工周期劃分施工環(huán)節(jié),明確不同環(huán)節(jié)的主要工作內容、工作方向與工作重點,從原材料購買、檢查、運輸、攪拌、澆筑、振搗、養(yǎng)護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加強控制與管理,以此為中心有序推進混凝土施工工作,保障混凝土施工在規(guī)定的周期內能夠有效完成施工任務[3]。
施工材料也是混凝土施工管理的管理要點之一,施工材料將會直接影響施工質量。想要更好地提升混凝土施工質量,相關工作人員首先需要落實材料的全過程管理,在采購環(huán)節(jié)需要綜合考量多名商家,分析不同商家所提供的貨品質量、性能以及商家的商業(yè)信譽和供貨能力,購買成本相對較低且質量過硬的原材料。其次,則需要落實儲藏和運輸管理,避免材料在儲藏和運輸過程當中出現(xiàn)性能下降或產生形變等相應的問題。最后,在材料正式進場之前需要對材料落實二次檢測,分析材料的性質、性能是否符合于施工標準和施工需求,保證材料質量之后才可以將材料投入使用。
混凝土施工將會直接影響建筑施工質量,為了保障混凝土施工工作的有效落實,相關單位需要從混凝土配合比、拌和、運輸、澆筑、振搗、養(yǎng)護六個角度加強技術控制,并在此基礎之上通過完善技術管理體系、加強人員培訓、明確施工順序、加強材料管理等多個角度落實管理工作,進而保障混凝土施工的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