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意的一項并填入后面的括號內(nèi)。)
讀“亞洲位置和河流分布示意圖”,完成1~4題。
1. 同學(xué)們觀察亞洲位置和范圍時,得出以下結(jié)論正確的是( )
A. 西臨大西洋 B. 大部分位于北溫帶
C. 跨經(jīng)度最廣 D. 全部位于東半球
2. 甲為世界最大的半島( )
A. 阿拉伯半島 B. 印度半島
C. 中南半島 D. 馬來半島
3. 亞洲大江大河很多,關(guān)于亞洲水系特征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缺少內(nèi)流河,內(nèi)流流域面積狹小
B. 所有河流都流入海洋
C. 地域廣闊,為形成眾多的大河提供有利條件
D. 西部和北部河流數(shù)量多
4.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描述的地區(qū)應(yīng)該是亞洲的( )
A. 北部 B. 南部 C. 西部 D. 東部
下圖為“亞洲人口分布圖”。讀圖完成5~7題。
5. 圖中甲山脈是亞歐兩洲的界線,其名稱為( )
A. 烏拉爾山脈 B. 大高加索山脈
C. 安第斯山脈 D. 阿爾卑斯山脈
6. 亞洲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區(qū)有( )
①東南亞;②西亞;③南亞;④東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乙地區(qū)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
A. 高緯寒冷 B. 雨林濕熱
C. 荒漠缺水 D. 高寒缺氧
讀“亞洲各海拔所占比重圖”,完成8~9題。
8. 亞洲大部分地區(qū)的海拔( )
A. 低于200米
B. 在200~500米之間
C. 在500~2 000米之間
D. 高于2 000米
9. 此圖反映了亞洲的地形特點是( )
A. 以山地和高原為主 B. 以平原為主
C. 地形類型單一 D. 各地海拔差異不大
中國敦煌莫高窟和柬埔寨的吳哥窟,都是世界上有名的宗教建筑。讀“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回答10~12題。
10. 吳哥窟所在地的氣候類型應(yīng)該是( )
A. 熱帶季風(fēng)氣候 B. 熱帶雨林氣候
C. 熱帶草原氣候 D. 地中海氣候
11. 受雨水侵蝕等問題的影響,吳哥窟的修復(fù)與保存面臨著不小的挑戰(zhàn)。與此不同的是,地處我國的敦煌莫高窟能夠保存上千年之久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氣候干燥,不易受潮
B. 保護(hù)技術(shù)先進(jìn)
C. 石材、顏料優(yōu)質(zhì)
D. 季風(fēng)氣候,空氣濕潤
12. 1月份分別到莫高窟和吳哥窟旅游,感覺氣溫有明顯差異,主要影響因素是( )
A. 海陸位置 B. 緯度位置
C. 地形差異 D. 人的體質(zhì)差異
亞洲是世界上自然地理環(huán)境最復(fù)雜,人文地理環(huán)境區(qū)域差異最顯著的大洲。讀圖完成13~15題。
1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烏蘭巴托全年降水豐富
B. 雅典氣溫年較差最大
C. 孟買降水分干濕兩季
D. 北京雨熱同期
14. 亞洲內(nèi)部( )
A. 東南亞地區(qū)—季風(fēng)氣候—食材種類單一
B. 西亞地區(qū)—炎熱少雨—森林資源豐富
C. 中亞地區(qū)—地處內(nèi)陸—水稻種植面積廣
D. 北亞地區(qū)—緯度較高—傳統(tǒng)民居墻壁厚
15. 亞洲自然地理環(huán)境復(fù)雜多樣,是因為( )
①地域遼闊,經(jīng)緯度范圍廣;②季風(fēng)氣候種類少,大陸性氣候分布廣;③地形復(fù)雜多樣,地勢起伏最大;④四面均瀕臨海洋,外流河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022年春節(jié)檔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講述了一段中國人民志愿軍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長津湖位于朝鮮東北部的蓋馬高原,高原平均海拔1 300米,有“朝鮮屋脊”之稱,氣候寒冷。結(jié)合下圖回答16~18題。
16. 下面關(guān)于朝鮮的位置,說法錯誤的是( )
A. 東部隔日本海與日本相望
B. 位于東亞
C. 和中國是陸上鄰國
D. 位于韓國的東南部
17. 蓋馬高原地區(qū)的河流流向為( )
A. 自東北向西南 B. 自中部向四周
C. 自西南向東北 D. 自四周向中部
18. 蓋馬高原地區(qū)的氣候類型是( )
A. 溫帶季風(fēng)氣候 B. 熱帶雨林氣候
C. 熱帶季風(fēng)氣候 D. 溫帶海洋性氣候
因距海遙遠(yuǎn),周圍又被其他內(nèi)陸國包圍,烏茲別克斯坦被稱為“雙重內(nèi)陸國”。讀圖完成19~20題。
19. 推斷烏茲別克斯坦的氣候特點是( )
A. 冬冷夏熱,全年降水稀少
B. 常年溫和濕潤
C. 終年高溫多雨
D. 終年炎熱干燥
20. 影響烏茲別克斯坦降水特點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緯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人類活動 D. 海陸因素
下面是同學(xué)們認(rèn)識區(qū)域自然環(huán)境時搜集到的非洲地形和氣候資料。讀圖完成21~23題。
21. 同學(xué)們對非洲地形、地勢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以平原為主 B. 以山地為主
C. 東南高,西北低 D. 北高南低, 西高東低
22. 同學(xué)們關(guān)于非洲氣候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以溫帶氣候類型為主
B. 大部分地區(qū)終年高溫多雨
C. 高原山地氣候分布面積廣
D. 以赤道為軸,氣候呈南北對稱分布
23. 剛果河水量大,支流眾多是因為其流域?qū)儆冢?)
A. 熱帶雨林氣候? ? ? ? ? ? ?B. 熱帶草原氣候
C. 熱帶沙漠氣候? ? ? ? ? ? ?D. 地中海氣候
某校文學(xué)社的同學(xué)們在閱讀《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一書時,對南美洲的自然環(huán)境充滿了興趣。他們運用 “南美洲地形圖”和“南美洲氣候類型圖”,進(jìn)行自主學(xué)習(xí)。讀圖回答24~25題。
24. 下列關(guān)于南美洲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赤道穿過南部
B. 北隔巴拿馬運河與北美洲相鄰
C. 位于太平洋西岸
D. 位于南極洲南部
25. 同學(xué)們把探險隊行走的線路標(biāo)在氣候類型圖中,發(fā)現(xiàn)甲、乙兩地的氣候存在巨大差異,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A. 緯度位置 B. 地形因素
C. 植被類型 D. 海陸位置
二、綜合題(共4小題,第26題13分,第27題12分,第28題13分,第29題12分;共50分。)
26. 區(qū)域?qū)W習(xí)重在方法,讓我們運用學(xué)習(xí)大洲的方法來認(rèn)識我們生活的亞洲。圖1為“亞洲地形結(jié)構(gòu)統(tǒng)計圖”,圖2為“亞洲氣候分布圖及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3分)
(1)定位置(看海陸、找特殊緯線)
亞洲位于________________大陸東部,三面瀕臨海洋,其中南臨________________洋。赤道穿過南部,________________(緯線)穿過北部。(3分)
(2)析氣候
結(jié)合圖2和所學(xué)知識歸納亞洲的氣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③—②年平均氣溫逐漸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3)看地勢
據(jù)圖1可知亞洲地形類型以________________為主。據(jù)圖2河流的流向可判斷出亞洲的地勢特點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識水系
亞洲水系結(jié)構(gòu)呈________________特點。圖2中亞洲河流特征深受氣候的影響,亞洲西部河流少,水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7. 亞洲擁有地球上近30%的陸地面積,世界上每10人中就有6人生活在亞洲。亞洲是眾多文明、民族的匯聚交融之地。下圖為“亞洲地形圖和上海、巴格達(dá)氣候資料統(tǒng)計圖”。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
【山河:多姿多彩】
亞洲,世界上最廣袤的大洲,地大物博,山川秀美。亞洲還是世界上大江大河匯集最多的地方,大河之水滋養(yǎng)著這里的土地和人民。
(1)亞洲面積廣大,地跨五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帶,是世界上南北跨________________(緯度/經(jīng)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4分)
(2)受地勢影響,亞洲河流的總體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起源:文明之光】
亞洲是人類最早的定居地,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發(fā)樣地有三個在亞洲,分別是東亞的黃河與長江流域、南亞的印度河與恒河流域、西亞的兩河(幼發(fā)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流域。亞洲的先民們在這里耕耘灌溉,其中兩河流域最早種植了小麥,長江流域則最早種植了水稻,亞洲的麥種與稻種,掀開了人類文明的序幕。
(3)據(jù)圖可知,從地理位置看,亞洲三大古文明發(fā)源地都位于________________。(2分)
A. 高原地區(qū) ? ?B. 大陸內(nèi)部地區(qū)
C. 高緯度地區(qū) ? ?D. 河流下游平原地區(qū)
(4)根據(jù)小麥和水稻的生長習(xí)性,影響兩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糧食作物差異的氣候原因表現(xiàn)在小麥耐寒耐旱,兩河流域降水少,氣候________________,適宜種植小麥;水稻喜溫喜濕,長江流域?qū)儆赺_______________氣候,氣候濕熱,適宜種植水稻。(2分)
【服飾:時代風(fēng)華】
紗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服飾之一,五千多年前,類似紗麗的服飾便在亞洲某地區(qū)廣泛流行,并延續(xù)至今。紗麗的衣料一般由棉、紗、絲、布、尼龍和混紡等制成,以質(zhì)地輕柔薄爽為佳。右圖為紗麗服飾圖。
(5)根據(jù)紗麗的特點,推測該服飾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2分)
A. 東亞 B. 西亞 C. 南亞 D. 北亞
28. 國家主席習(xí)近平于2022年4月1日晚在北京以視頻方式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請你利用學(xué)習(xí)亞洲的方法認(rèn)識歐洲。讀“歐洲地形圖及沿東經(jīng)10°地形剖面示意圖”以及“歐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3分)
(1)從半球位置看,歐洲的主體部分位于________________半球和北半球;從緯度位置看,歐洲大部分地區(qū)位于________________(高/中/低)緯度和北溫帶;從海陸位置看,歐洲北臨北冰洋,西臨________________洋,南臨________________海和黑海。歐洲的南部與東部分別與________________洲和亞洲毗連。(5分)
(2)歐洲地形以山地、________________為主,平均海拔________________(高/低),沿東經(jīng)10°的地形剖面示意圖反映出的地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4分)
A. 地形復(fù)雜,多種多樣
B. 地勢中部低,南北較高
C. 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D. 地勢起伏大,呈階梯狀
(3)歐洲氣候類型多樣,其中分布在大西洋沿岸的是典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氣候。(1分)
(4)圖中甲地區(qū)附近河流數(shù)量多。受地形、地勢影響,多數(shù)河流流向大致為由南向北流。受氣候影響,河流流量________________(大/?。竟?jié)變化________________(大/?。恿鱛_______________(有/無)結(jié)冰期。(3分)
29. 讀“北美洲地形和氣候類型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利用北美洲周邊的地理事物(洋、海峽、運河、大洲等),嘗試描述北美洲的海陸位置。(5分)
(2)通過對圖中地形方面信息的提取分析,北美洲地勢特點為________________。下列地形剖面圖能夠體現(xiàn)沿圖中40°N緯線地勢特點的是________________。(3分)
(3)受氣候影響,密西西比河的汛期在________________季;受地形影響,密西西比河干流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流入________________,該河流水系形狀呈________________(樹枝狀/放射狀)。(4分)
(山東 梁軍節(jié))(參考答案見下期)
《學(xué)習(xí)方法報》地理商務(wù)星球七年級2023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