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舒
送兒子去安排他的住宿,兒子的新學(xué)校位于上海最繁華的地段。站在宿舍大樓門口,舉目即可眺望黃浦江東岸的東方明珠以及中國第一高樓環(huán)球金融大廈,只不過并不是寬闊的視野,而是由樓群開辟出的一條銀河,銀河通向的那一邊,是高聳入云的當(dāng)代金融文明,這一邊,卻是老上海歷史的沉淀。小門面的私人胭脂店,晝夜經(jīng)營的連鎖便利店,修理電視機照相機的鋪子亦是由透亮的玻璃圍繞,收拾得干凈利落……此地,讓我感覺甚好,好在有著縷縷生活氣息。
兒子提著行李進(jìn)了樓洞,因為街邊沒有停車位,我只能留守在車?yán)锏群?。街沿邊站著一個中年男人,我的車貼近他時,他也不移動寸步。
他瘦削而微黑的面龐上有幾近深刻的皺紋,并不太大的眼睛堅定地看著馬路對面的遠(yuǎn)方,目光竟紋絲不動。心里一驚,隨即發(fā)現(xiàn)他手里還有一根細(xì)棍,紅白熒光條紋,夜間發(fā)亮的那種。頓時明白,他是一個盲人。
于是打開車門,走到他身邊問:先生,你要過馬路嗎?
他立即側(cè)耳向我,臉上露出笑容:不是,我在等人。請問,現(xiàn)在幾點了?
一口純正的滬語。我拿出手機看:現(xiàn)在是10點50分。
哦,謝謝你??!那再請問一下,馬路對面是不是云南路?有沒有一個車站?他又含笑詢問,態(tài)度謙遜有禮,語氣卻沒有一點卑瑣。
“云南路離這里還有一站路呢?!彼c頭微笑道謝,不再說話。
我說:你等的那個人有沒有手機?我給你撥個電話給他吧。
他說有,隨即報出一個電話號碼,還補充道:謝謝你??!我會給你錢。
電話撥通,我說:請問,您是不是要去見一個……我不知道如何說下去,造次的稱呼會不會對他不尊重?卻聽見他在一旁提示:見一個盲人。他自稱盲人,十分坦然。
我對電話中人說,他要等的盲人正在江西路口延安東路270號門口。
掛上電話。他連道謝謝,手里早已捏著兩個準(zhǔn)備好的硬幣遞給我。
我說不要,便朝車上躲去,他長長地伸著手,卻是無法追著我給錢。最后,許是感覺我已經(jīng)走開,便朝著我的方向又微笑著道了聲謝謝。然后扭頭,繼續(xù)安靜地“眺望”著遠(yuǎn)方,等待著他相約的人。
我就坐在車?yán)?,隔著擋風(fēng)玻璃看離我只三米遠(yuǎn)的他。他可真不像個盲人,他的眼睛不是那種顯然失去視覺的一雙黑洞,也沒有戴那種欲蓋彌彰的墨黑眼鏡。他的衣著質(zhì)地并不華貴,卻干凈,顏色還鮮亮,他一定是希望以健康良好甚至帥氣的形象示以世人??蛇m才他還坦然地提示我,我可以把他稱為“一個盲人”,他好像并未因此而自覺低人一等。他在接受我的幫助時,更不忘及時告訴我,他會給錢的,并且早早地把兩塊錢準(zhǔn)備在手里。也許,他最擔(dān)心的就是那些所謂的健康人的誤解,他想讓我知道,他不是一個乞討者,他不需要施舍,他只是身體殘疾,可他一樣有著獨立的人格和自尊。
五分鐘后,一個年輕男人從江西路過馬路,與中年盲人接上頭,然后攙扶著他走了。我終于放下心來,那會兒,我忽然為自己身為這個城市的市民而感到略微的驕傲。只是暗覺奇怪,這份驕傲的情緒,未曾從盛大的慶典抑或101層的中國第一高樓上得到,而是來自一個盲人。
●摘自《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