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文藝民俗學視野中的傅蕓子研究述略*①

        2023-03-08 22:44:36劉曉靜張曉萌
        關鍵詞:敦煌戲曲研究

        劉曉靜 張曉萌

        (1.山東藝術學院 音樂學院,山東 濟南,250014;2.山東藝術學院 藝術管理學院,山東 濟南,250014)

        傅蕓子(1902—1948),滿族正白旗,北京人。原名傅寶堃(滿姓富察氏),以字行,又字韞之,號餐英,別署餐英子,又別號竹醉生、曼殊,民國著名學者傅惜華的兄長。(1)民國時期的學者學科涉獵廣泛,又沒有如今嚴格清晰的學科劃分,所以很難將一位學者的學術研究歸納于某一學科門類中。陳勤建曾在其《文藝民俗學》一書中提及文藝民俗學是民俗學與文藝學的交叉學科,研究內容是多方面的,既有文藝研究過程中民俗的獨特性質及學科特有的知識、理論、方法,又包含文藝作品里民俗資料對民俗學知識理論的補充和提高等。因此,本文采用文藝民俗學為研究視角,以期可以全面、具體地對傅蕓子一生的學術貢獻進行梳理與述略。其畢生從事于戲曲、曲藝、小說、民間藝術、民俗等資料的收集與研究工作,涉足多個學術領域,正如傅惜華所說:“先兄一生治學,約分二期,當其于十五年前,專治北平風土掌故之學,著述頻繁,……迨近十五年來,更致力于俗文學之研究,所為文字,亦復不鮮?!?2)傅惜華:《傅蕓子俗文學論著要目(上)》,《華北日報·俗文學》1948年第74期。然而在現(xiàn)有的研究著述中,卻鮮有學者針對傅蕓子的民俗學論著進行述介,僅能從他人文選、后人出版傅蕓子的相關著作中窺探,像《周作人文選》卷三中收錄的周作人于1944年所作文章中,將傅蕓子的研究內容稱為“其所研究者為兩國之藝文文物,又特注重于相互之關系”,更對傅蕓子“以北京為中心,為鄉(xiāng)土研究之探討”的研究方向表以期待(3)鐘叔河編:《周作人文選》,廣州:廣州出版社, 1995年,第561、562頁。;傅蕓子在日本訪學期間曾多次考訪日本各大文庫,遍訪公私各家藏書,其根據(jù)尋訪所得撰就代表作《正倉院考古記》和《白川集》,2000年遼寧教育出版社將這兩本專著,合為一冊重新出版,陳子善為之作序,言及傅蕓子還有《舊京閑話》《春明鱗爪錄》等談舊京風俗人物掌故的作品以及各種散發(fā)于民國各大報刊中的民俗類小品行世,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原作未見有人整理。(4)趙國忠:《現(xiàn)代文壇斷片》,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 2015年,第242頁。因此,對傅蕓子著述文獻的梳理歸納與初步評述,就傅蕓子對中國民俗學、俗文學的學術史發(fā)展帶來的影響進行深入發(fā)掘和闡釋,便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一、傅蕓子的民俗研究

        傅蕓子自幼酷愛國學,博識舊京名物掌故。1926年10月,傅蕓子擔任《北京畫報》主編,主要以文字小品、圖像等形式記錄了一定歷史時期北京的生活圖景及社會變遷。由于傅蕓子對北京,尤其是近代以來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街巷變遷、名流趣話等甚為熟悉,因此,其早期主要進行北京地方民俗的搜集整理活動,研究范圍涉獵廣泛、題材豐富,主要談論了北京城內流傳下來的各種傳聞掌故,通過記述具體的人、事、景、物的變遷,結合古籍文獻資料,對北京的歷史變遷進行考據(jù)。綜其著述,將其民俗研究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舊京風物掌故

        在舊京文苑中,通掌故之學者不乏其人,比如徐凌霄、徐一士及瞿兌之等,傅蕓子也是取得突出成績的一位。(5)趙國忠:《現(xiàn)代文壇斷片》,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 2015年,第243頁。傅蕓子發(fā)表了很多有關掌故的文章,以舊京風物為主要內容,在記述舊京地區(qū)物質民俗風貌時,對故都勝跡、舊京花事、物產市集的變遷等題材,以實地調查的筆觸予以記錄,文章的篇幅一般不長,文筆極佳,像對北京名勝古跡的記述,有《春明鱗爪錄》中的《太平宮(俗謂蟠桃宮)》《魚澡池(俗名金魚池)》《保安寺街》《放生池》《小秀野堂》《京師甘泉》《陶然亭》;《國劇畫報》中的《廣和樓變遷之概觀》以及《北京畫報》中的《積水灘之隕石》《曲線美之石》《記青云硯》《本地風光:樹影之一—架松》《本地風光:耍茍利子》《本地風光:黑龍?zhí)丁贰侗镜仫L光:查樓圖一百年前的廣和樓》《北京之雪:銀裝玉琢之太和門》《本地風光:妙峰山》《本地風光:覺生寺之大鐘》《天壇》《孔廟》《東嶽廟之神秘騾馬》《萬壽寺之游》等,均是從景觀所在地、稱謂的變更(或名稱的來歷)、址內景物變遷、舊時曾承擔的職能(若舊時為故居,還會涉及討論居住人的變換以及簡單的人物梳理)與曾經常舉辦的民俗活動等方面進行論述。

        除記述物質風貌的民俗內容外,傅蕓子對歲時節(jié)令、人生禮儀等各種存在于社會生活范圍內的慣制、風習,均有所涉及。在進行這些掌故的記述中,傅蕓子既關注實地調查,同時注重引入文獻原典,筆觸較之史書中的記載,其風格更添活潑與生動。例如,《宛署雜記》一書自清光緒后,就已遍尋不得(6)參見王燦熾:《燕都古籍考》,北京:京華出版社,1995年,第127-133頁。,傅蕓子在1942年的《中和》雜志第3卷第5期發(fā)表了《沈榜〈宛署雜記〉之發(fā)見》一文,記述其尋找和發(fā)現(xiàn)該書的經過:“治北京歷史風土者,莫不知明有臨湘沈榜《宛署雜記》一書,然均未見其全豹也?!鄧L憾未見斯書,曾遍檢國內公私各書目,均無庋藏者,是沈書今已絕世矣!余前赴東京前田侯邸尊經閣文庫觀書,偶于書目中發(fā)見此書,為之大喜逾恒,清初諸學人渴想未見之書,不意余于二百年后之今日,獲者見于海外,豈非奇緣!”(7)王燦熾:《燕都古籍考》,北京:京華出版社,1995年,第128頁。在獲取《宛署雜記》原典原文后,傅蕓子接著從書中窺探明代京俗,同時與今之京俗予以對比,其在刊載于1943年《藝文雜志》第1期的《從宛平署雜記所見明代的京俗片影》(8)錢理群主編:《中國淪陷區(qū)文學大系·散文卷》,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88頁。一文中寫道,《宛署雜記》“所記歲時風土,多與帝京景物略相同……至于末附之婚喪二禮,則極翔實,我們幸據(jù)此書得知現(xiàn)今北京有些婚喪習俗,完全沿襲明代之舊”,得出了“依現(xiàn)在民俗學眼光看來,卻是很有價值的資料”的重要結論。由此可見,傅蕓子雖于文中以民俗之相關風貌為主要內容,卻在記述的過程中,以一種史學家的態(tài)度,對文章引用的材料、傳聞及資料來源的可信度,進行必要的說明與考證。

        除此之外,傅蕓子還對民國時期的伶人小史、戲園衍變也有記述,像刊載于《北京畫報》第5卷203—222期的《舊都名伶:家庭生活寫真》版塊,由元可提供攝影照片,記敘了如王少卿、荀慧生、龔云甫、王又宸、楊寶忠、楊寶義、王鳳卿、王幼卿、李壽山、劉硯芳、王蕙芳、尚小云、馬連良、王少樓、高慶奎等北京名伶的藝術成就、藝術特點、所屬流派、擅演劇目及其日常生活狀態(tài)、居所位置及院落布置特點等,頗有現(xiàn)代明星軼聞之特點??d于1929年《成都·星期畫報》上的《北京戲園寫真》系列文章,以140年來北京歷史上年代最久遠的廣和樓變遷之概觀及廣德樓、三慶園、中和戲院、慶樂園、同樂園、文明園等戲園,記敘戲園的沿革衍變,除廣和樓的記述較為詳盡,其他戲園的記述雖文字簡略,但輔有圖片進行說明,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

        由此可見,傅蕓子的相關掌故文本,雖短小精煉、平實簡潔,但這樣的文字看似容易,實則非博覽群書不能至,是大手筆寫小文章的典型。趙國忠在《現(xiàn)代文壇斷片》一書中曾評價傅蕓子:“‘援引廣博,論斷精確,近來談清代掌故諸作中,實稱上品’,竊以為這樣的斷語用在傅蕓子身上,也洵非過譽,他的這些談風土民俗的小品當是民國時期最好的掌故記述之一?!?9)趙國忠:《現(xiàn)代文壇斷片》,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 2015年,第226頁。

        (二)考據(jù)辨證

        傅蕓子的著述中也不乏考據(jù)辨證類的作品,有對民俗典籍中記載內容的總結進而進行論述的人物考證,像1927年《南金雜志》第1期的《云郎考》,就是通過論述南野先生贈送的《九青圖詠》記載,將陳維崧與徐紫云17年的相識、攜游、離別、悼亡的交往過程予以考據(jù);發(fā)表于1928年的《南金雜志》第9期的《天泰山肉體魔王考》則是對前人觀點的辨析。在這篇文章中,傅蕓子對前人關于“天泰山肉體魔王為清順治帝”的傳聞進行考辨,最終得出京西天泰山慈善寺中所供奉肉身魔王像為明景泰皇帝前身的結論。類似的文章還有刊載于1933年《國劇畫報》第2卷第24、25期的 《“老郎神”是誰?》,這篇作品是對梨園界所崇奉之神“喜神”俗稱“老郎神”為誰進行考辨,傅蕓子通過在日本期間所購的清顧祿所著《清嘉錄》、郭璞注《山海經》中的記載,以及王夢樓太守曾對“老郎神”身份的回答進行考辨,認為“現(xiàn)在所得可靠之資料不多,尚難考定,故申其說,以待世之答者”。

        還有一類作品主要進行經典考辨。這類作品內容涵蓋范圍較廣,主要以考辨經史典籍、金石文學、文學藝術等為主,包括《明代北京八絕》《讀東京夢華錄隨筆之一》《文壇秘錄(一):十剎海為大觀園說辨誤》《遼析宛平為玉河縣考》《遼金元明清都城變遷考》等。

        《明代北京八絕》載于1941年《中和月刊》第2卷第2期,考辨了沈德符編纂《萬歷野獲編:卷二十四(技藝)》記載的都城“百巧駢集,爭相高尚,即技藝之微,亦往往造極工巧,有古今所無者”中廣為傳頌的“都城八絕”——李近樓的琵琶絕、蘇樂壺的投壺絕、王國用的吹簫絕、蔣鳴岐的三弦絕、郭從敬的踢球絕、閆橘園的圍棋絕、張京的象棋絕、劉雄的八角鼓絕。文中對劉雄所擊的八角鼓產生質疑,因八角鼓應始于清乾隆時期出現(xiàn),而沈德符所書的八角鼓又不像當時明代常出現(xiàn)的圓鼓,是否代表八角鼓已于明時就已出現(xiàn)?但奈何可佐證的實例太少,因此,傅蕓子并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結論。

        《讀東京夢華錄隨筆之一》載于1945年7月28日出版的《文史》月刊復刊第3期 (復刊第1期寫半月刊,1944年11月16日出版,到第2期改月刊)。傅蕓子在文中認為孟元老所撰《東京夢華錄》最為翔實,尤其對那些不曾為他人所注意的如飲食、雜戲的演者均有記載,這種詳盡的論述為后人留下了探索那個時代汴京城內各個階層居民生活面貌的大量寶貴資料。這種嚴謹?shù)膶W術態(tài)度,直接影響了學人的創(chuàng)作,如吳自牧仿照《夢華錄》的體例,寫成了《夢粱錄》十卷。同時傅蕓子還將孟元老所著《東京夢華錄》中有關汴京酒樓與吃食果子記載進行考釋,并結合了相關日本文獻予以對比,認為日本的相關文化不僅受到唐朝的影響,甚至也接受了宋朝的影響,并指出了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在我國的文化史上的重要性。

        《文壇秘錄(一):十剎海為大觀園說辨誤》一文刊載于1926年《民眾文學》第14卷第1期,考據(jù)什剎海是否為《紅樓夢》中的大觀園,傅蕓子通過引用什剎海為大觀園這一說法的兩處來源,即清末陳康祺所撰的史料筆記《朗潛紀聞》與清代俞樾創(chuàng)作的筆記《小浮梅閑話》,與什剎海實際地理位置、歷史淵源與胡適之的相關文證,得出十剎海并非為大觀園的結論。

        《遼金元明清都城變遷考》原載于1929年9月2日至9月26日《益世報》后出版,此書分為引言、遼之都城、金之都城、元之都城、明之都城等部分,傅蕓子在文中考古舊京,搜索遺跡,對遼、金以來的北京城址變遷、修建規(guī)制、城門名稱、城圍長度等,征引文獻略作考證。

        通過上述文獻梳理不難發(fā)現(xiàn),傅蕓子在民俗學相關著述中既重視從宏觀角度整體把握研究對象,同時又注意對研究個案的細節(jié)梳理與深入剖析,考證嚴密,論說簡潔,拾遺補闕,挖掘了不少未見著錄的孤本秘籍,在糾正前人陳說、揭示民俗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深遠影響等方面有較多的發(fā)現(xiàn)。

        二、傅蕓子的戲曲研究

        傅蕓子在《中國戲曲研究之新趨勢》曾言:“近年以來,國人研究戲曲已成一種新風尚,余有幾位最愛好戲曲之友人,復時與戲曲界人往還,漸養(yǎng)成一種癖嗜——研究戲曲——近年余在北平,又曾主編三四個戲劇刊物,平日之生活,幾有戲劇化之傾向?!庇纱丝梢?民國時期成為繼王國維后我國研究戲曲、整理戲曲的第一次高潮。(10)參見杜海軍:《中國古典戲曲目錄發(fā)展史》,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227頁。傅蕓子于戲曲研究領域也取得了豐碩成果,一方面由于彼時的民國時期,人們對于戲劇作用于社會力量的高度認可,掀起了從演藝界到學界推崇戲劇的空前高潮;另一方面由于傅蕓子自幼對中國戲曲便有著濃厚的志趣。1929年傅蕓子與傅惜華等人發(fā)起成立昆曲研究會,1931年與梅蘭芳、余叔巖、齊如山等發(fā)起并成立了“北平國劇學會”,又在此基礎之上創(chuàng)辦了《戲劇叢刊》《國劇畫刊》等雜志報刊;成為《南金雜志》編輯,并為天津《國聞周報》《益世報》、北平《京報》和北平出版的日文漢學雜志《文字同盟》撰述,開展了一系列振興“國劇”的活動。

        對于古曲的挖掘工作主要集中于傅蕓子在日期間。傅蕓子于1932年起赴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任教,他“來東數(shù)年,久蓄觀覽之志”,在日本各公私藏書機構尋訪戲曲珍籍,考察日本皇家寶庫正倉院,收獲頗豐?!稏|京觀書記》《內閣文庫讀曲續(xù)記》兩文詳細記載了其訪書所得。傅蕓子的尋訪以戲曲為主,同時兼顧小說,“子書小說書目遺載者亦附之”。傅蕓子將其在內閣文庫中看到的戲曲善本整理收錄在他的《白川集》著作中。其訪書的重點是日本內閣文庫,因為該處“戲曲部分,雖不及說部之富,然盡屬明刊善本,除若干種猶存于中國者外,尚有為中國已佚或罕見者多種”(11)傅蕓子:《正倉院考古記·白川集》,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25頁。。

        《東京觀書記》一文著重記錄了傅蕓子在日期間所尋訪到的30多種中國古籍,其中包括《詞林一枝》《時調青昆》《八能奏錦》《玉谷調簧》《摘錦奇音》《新刊葫蘆先生雜劇》等珍貴戲曲書籍17種,并對其作者、版本、內容等情況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由于傅蕓子第一次在內閣文庫訪書“只十余小時,匆匆目覽手抄,未遑細觀,有僅錄其目,倉卒未檢其內容者”(12)傅蕓子:《正倉院考古記·白川集》,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51頁。,因此又進行了第二次探訪,形成了《內閣文庫讀曲續(xù)記》。文中對《詞林一枝》《八能奏錦》《玉谷新簧》《摘錦奇音》《大明春》等5部明代戲曲選集所選罕見曲目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這5部書籍在國內久已失傳,此舉為國內學界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學術信息。傅蕓子根據(jù)自己訪書所得,撰寫《釋滾調——明代南戲腔調新考》一文,對明代戲曲唱腔問題進行新的考察——發(fā)現(xiàn)了滾調,填補了戲曲研究中的一項空白,至今仍引起諸多專家學者的廣泛討論。

        傅蕓子還對民國以后傳統(tǒng)戲曲文獻的搜集整理情況進行了總述,他說:“最近十余年以來,中外屢有極珍貴關于戲曲之圖籍,發(fā)現(xiàn)于世。如梅浣華博士,購藏明代臉譜,清初臉譜,清季升平署扮相譜。朱狄先(希祖)氏購藏升平署全部檔案。美國考古學家溥愛倫(Aan Pliest)氏在北平發(fā)現(xiàn)乾隆時代之緙絲戲衣,購藏于紐約博物院。狩夜君山(直喜)博士于俄國列寧格勒學士院發(fā)現(xiàn)世界孤本《劉知遠諸官調》殘本。鹽谷溫博士在日本宮內省圖書寮發(fā)現(xiàn)元吳昌齡之《西游記》雜劇而刊行于世。長澤規(guī)矩野學士發(fā)現(xiàn)明劉東升《嬌紅記》,許自昌《桔浦記》,影印流傳。葉遐庵氏在倫敦發(fā)現(xiàn)《永樂大典戲文》。”(13)杜海軍:《中國古典戲曲目錄發(fā)展史》,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228-229頁。這些珍貴的文獻,為日后的戲曲研究和戲曲編定奠定了基礎。

        回國后,傅蕓子繼續(xù)挖掘,像《幾種罕見的明人戲曲》一文中,介紹了《五桂記》《金盆記》《調弓記》《賣水記》《水梳記》《藏珠記》《招關記》《嫖院記》《陽春記》《雙節(jié)記》《六惡記》《金箭記》《五關記》《鯉魚記》等作品,并結合史實考證,得出了這幾種戲曲確是罕見作品的結論。對《詞林一枝》《八能奏錦》《玉谷新簧》《摘錦奇音》《萬曲明春》《樂府菁華》《徽池雅調》《堯天樂》《賽徵歌集》等幾種明刊戲曲選集里的重要作品考訂其作者,梳理其版本年代、版式等,使這七種仍存在于日本的曲選古籍,為世人所了解,可以一補王氏《曲錄》、姚氏《今樂考證》等書的闕逸(14)楊錦先、關家錚:《傅蕓子、傅惜華主編的“平字號”〈俗文學〉周刊》,《民俗研究》2006年第2期。。

        《“五更調”的演變》中稽考了從唐末五代創(chuàng)制的《嘆五更》或《五更轉》到明代最發(fā)達的《鬧五調》——“鬧五更”的流變過程,是一篇論述頗為詳盡的文章。誠如傅蕓子所說:“俗文學者向為吾國士大夫所不齒”,所以明代以前的俗文學作品多散失,僅有明代和明以后尚保存一點。傅云子研究俗文學,努力搜訪明代以來的俗文學作品,再拿所取得的成績,去研究敦煌俗文學,搜羅宋元兩代和敦煌時代以前的俗文學作品,或許能說明某一個文體或某一個小調的演變。《五更調的演變》便是沿著這一條研究方向所得,對今天的研究也很有助益。

        《校輯明人時曲剳記》,載于1944年《藝文雜志》第2卷第12期,傅蕓子在該文中首先肯定了明人時曲的藝術價值,認為“比之散曲之價值,誠有過之而無不及”,并對時曲的地方性特色進行了論述,接著以《詞林一枝》中所收錄的俗曲為例,對俗曲【羅江怨】中俳體、頂真體的運用、以藥方所開藥名寓情意、時曲不受詞句字數(shù)限制、時曲情真音節(jié)美的特點等進行校輯。

        除此之外,傅蕓子對20世紀30年代學者戲曲文獻研究的方式進行了分類,即所謂的“整理派”和“??迸伞?還對部分戲曲的劇本進行了考證研究,如《大頭和尚斗柳翠考》《元吳昌齡西游記雜劇之研究》等。

        三、傅蕓子的俗文學研究

        傅蕓子所從事的學術研究是多方面的,他生命中的后15年,主要以中國俗文學為核心,其成果與貢獻也是以俗文學整理與研究最為突出且最具代表。傅蕓子俗文學研究源于自幼對國學的酷愛,他真正對俗文學研究產生興趣并開始關注,當始于1932年接受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昭和東方文化研究所所長狩野直喜博士邀請,赴日教授中國語言文學之后。

        以下僅就傅蕓子俗文學研究成果中有關敦煌俗文學研究和主編“平字號”《俗文學》周刊的情況進行考察,就其發(fā)表的相關篇章,一一論要,闡明研究旨趣,以彰顯其研究成果。(15)本節(jié)部分資料由山東大學關家錚先生提供。

        (一)敦煌俗文學研究

        敦煌俗文學研究是從國外漢學家開始的,尤以狩野直喜博士為最早(16)參見周忠元:《20世紀上半葉的“俗文學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2頁。,傅蕓子受狩野博士研究敦煌俗文學的深刻影響,對敦煌俗文學研究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他于1941年在《敦煌俗文學之發(fā)見及其展開》一文中明確敘述“敦煌俗文學”在中國文學史及“敦煌學”史上的重要地位,認為“至今俗文學已成為中國文學史主要的成分,并且成為中國文學史的中心。吾人夷考其故,實皆由于敦煌俗文學之力有以造成之。此種敦煌俗文學可謂‘敦煌學’之一部分,其新材料與新問題,固亦可謂今日世界學術新潮流之一支流也。 ”這一看法在肯定敦煌俗文學的歷史價值方面是十分中肯的。接著,傅蕓子又將敦煌俗文學的分類目錄進行介紹,認為“敦煌俗文學資料,據(jù)今日所知者,約可分為四類,即變文、詩歌、雜文、小說?!痹谒孜膶W研究的內容方面,他說:“至于近世寶卷、彈詞、鼓詞、南詞,作品極多,而流行區(qū)域亦廣,在近世俗文學上占有重要位置,至今幾成為文學史之中心……”(17)傅蕓子:《敦煌俗文學之發(fā)見及其展開》,《中央亞細亞》1941年第2期;另見傅蕓子:《正倉院考古記·白川集》,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版,2000年,第189-202頁。傅蕓子的這種分類方式也成了一種最分明的分類方式,同時對日后敦煌俗文學的分類觀念影響最為深遠。(18)楊曉華:《傅蕓子先生的敦煌俗文學研究》,《敦煌學輯刊》2011年第3期。

        傅蕓子在遍閱大量著述的基礎上,于《三十年來中國之敦煌學》一文中,將30年來(主要是民國以來)國人的敦煌學研究狀況,從“??毖芯俊薄坝坝≌怼眱煞矫?分別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敘述。在這篇文章中,傅蕓子把30年來學者們治敦煌俗文學的總成績在此作了一篇“總記錄”,以便“展開”向沒有研討過的地方去作專題研究。(19)關家錚:《二十世紀〈俗文學〉周刊中的敦煌俗文學研究》,《百年敦煌文獻整理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2010年4月。這篇從敦煌學學術史角度進行闡發(fā)的論文,也成為繼1930年陳寅恪《陳垣敦煌劫余錄序》、1940年向達修訂《唐代俗講考》之后最重要的早期敦煌學研究成果之一。

        除對敦煌俗文學進行宏觀研究外,傅蕓子還對具體的作品展開論述,多以故事史實的考證和故事流變的梳理見長。在《〈丑女緣起〉與〈賢愚經金剛品〉》一文中介紹了“緣起”這種文體形式,其將《丑女緣起》與《目連緣起》篇末云“奉勸聞經諸聽眾,大須布施莫因循”等語比照,認為《〈丑女緣起》屬變文雛形,又對《丑女緣起》所講內容進行溯源,發(fā)現(xiàn)其與元魏慧覺譯的《賢愚經》內容基本相同,但在表述形式上“緣起”很有小說趣味的情節(jié);在《關于破魔變文——敦煌足本之發(fā)現(xiàn)》《敦煌本〈溫室經講唱押座文〉跋》等作品中,傅蕓子或作文獻的校訂,或揭示故事的宗教來源,或梳理故事的流變,各具特色。

        綜上而言,對敦煌俗文學研究有這樣的認識和理解,反映出傅蕓子的俗文學觀,即俗文學不僅成了中國文學史主要的成分,而且也成了中國文學史的中心,屬于中國文學史的范疇之內。(20)吳光正:《1949年前敦煌文學研究的若干特點》,《文學遺產》2004年第3期。這種中國文學史(廣義的)觀,恰好與鄭振鐸“以表現(xiàn)出中國文學整個真實面目與進展的歷史”的認識相同,體現(xiàn)了傅蕓子對俗文學在文學史地位的無比推崇。

        (二)“平字號”《俗文學》周刊

        “平字號”《俗文學》周刊,創(chuàng)刊于1947年7月4日,每星期五出版,每期五欄。由傅蕓子與其弟傅惜華共同主編,于1948年11月26日???歷時近一年半,共編了74期,是抗戰(zhàn)勝利后繼“滬字號”《俗文學》周刊(21)關家錚:《20世紀40年代“滬字號”〈俗文學〉周刊》,《民俗研究》2002年第2期。之后創(chuàng)辦的又一份俗文學周刊。周刊欄目以“俗文學 胡適題”為字樣,刊載于《華北日報》的第六版或第八版。這份由《華北日報》創(chuàng)辦的《俗文學》周刊,出版的時間雖然僅一年多,但其影響深遠,它推動了北方俗文學研究的開展,并達到了相當?shù)母叨取?22)楊錦先、關家錚:《傅蕓子、傅惜華主編的“平字號”〈俗文學〉周刊》,《民俗研究》2006年第2期。傅蕓子在主編“平字號”《俗文學》周刊的同時,也在該刊上發(fā)表了一系列俗文學研究論文,例如《〈僧尼孽?!怠x稗新札之二》《新書評介:〈文史雜志——俗文學專號〉》《王伯良別毛允遂詩》《幾種罕見的明人戲曲》《新刊評介“文藝復興”中國文學研究號 (上)》等,以下僅述兩篇文章予以概覽其俗文學研究之特點。

        刊載于“平字號”《俗文學》周刊第16期的《燕居筆記里的明人傳奇文——讀稗新札之一》,介紹了明萬歷時代的書坊一時流行的刻書版式。彼時的書坊多喜作兩段式的、三段式的,戲曲選集如《詞林一枝》《玉谷新簧》《萬曲明春》,通俗類書如《國色天香》《萬錦情林》《燕居筆記》,這幾種刊本都是這樣型式,可惜傳本也都是罕見的。文中總結了明人所刻的通俗類書的特點,即雅俗共賞且兼俾實用,主要內容除了雜采諸體小說外,還選載詩詞歌賦、古今尺牘、詩話笑林等。當時最風行的大概是《燕居筆記》,現(xiàn)在傳世的竟有三四種版本之多,大型的、小型的都有,可見是一種最流行的通俗類書。孫子書(孫楷第)先生曾見過兩種明刊本:第一種是由何大掄編撰,金陵書林李澄源刻,大型明季刊本《重刻增補燕居筆記》十卷;第二種是《增補批點圖像燕居筆記》十三卷,小型的,明季刊本,附圖甚精,馮猶龍增編,書林余公仁批補。這兩種以巾箱本的《燕居筆記》所收傳奇文與話本兩體小說,最為豐富。傅蕓子還見過一種年代較早的《新刻增補全像燕居筆記》若干卷,大型,文中附圖,林近鳴增補,書林余泗泉刻的。這三種書都標有“重刻增補”或者“新刻增補”??上г酒裆形窗l(fā)現(xiàn),不知其最初面目?!堆嗑庸P記》所收的小說,分為一類傳奇文,一類評話。明人所寫的流行體裁的傳奇文,據(jù)傅蕓子考證,大半出于《剪燈新話》《余話》以及夕川老人的《花影集》 三書。

        刊載于第52、53期的《隱喻的諺語和風人體詩——明代兩種諺語輯錄珍籍的介紹》(上、下)一文認為:諺語所表現(xiàn)的不是失去了意義的遺留物,而是述者實際的觀念,是他們實際的生活哲學或行為的原則,而某一民族的或國民的特點也常常表現(xiàn)在它的里面。傅蕓子認為,日常所用的諺語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語意雙關,藉上釋下的,還有一種便是但取音同,不論字異的。相較于其他俗文學形式,傅蕓子認為諺語在我國向來不為人們所注意,采集和研究的工作就更談不上了,像清代乾隆初間的翟灝,他卻獨具卓見并注意到諺語的價值,認為諺語具有風人體詩的遺風。文章引《通俗編》卷三十八《識余·風人》:“六朝樂府,子夜讀曲等歌,語多雙關借意,唐人謂之‘風人體’,以本風俗之言也”,風人體本是雜體詩的一種,六朝的民歌大都予屬這類,同時列舉數(shù)例。傅蕓子認為,明代是我國通俗類書刊刻的鼎盛時期,這種明人常用的諺語的價值卻早被那時的書賈所注意,而輯錄刊刻在流行的戲曲選集或通俗類書里面,只可惜這些書籍多半是傳本很少,現(xiàn)已為珍籍善本了。傅蕓子曾搜集明代的語言資料多種,其中《萬曲明春》(戲曲選集)明萬歷刊本,程萬里選;《博聞勝覽》明刊本,兩種書里面,輯錄當時社會通行的“江湖方言”“江湖俏語”共1200多條,這是明代諺語輯錄最豐富的兩書。所謂“江湖方言”是南北特殊社會隱語,“江湖俏語”是一般社會諺語。這自然是研究明代社會語言的好資料,并按隱語類的兩種,擇要引文介紹。

        由上可以看出,傅蕓子在掌握豐富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史論結合、深入辨析,無論是研究方法的豐富性,還是研究視野的開闊性,都堪稱典范,極大拓展了中國文學史研究。

        結語

        傅蕓子一生主要從事民俗研究、戲曲和俗文學研究,其論文專著數(shù)目雖不多,題材卻非常廣泛,不僅有面向某一領域的宏觀性總論,也有針對具體問題的微觀考據(jù);既有文獻整理類的梳理,還有學理層面的探討,在民俗學、戲曲俗文學領域內均取得突破性成果。這些成果有著明顯的傅氏特色,即不僅根植所述地區(qū)的實地調查,又注重文獻原典的考辨;既厚植傳統(tǒng)學養(yǎng),又留意新發(fā)現(xiàn)的材料,于古今的縱向對比與各學科間的橫向考量中,措意于大視野,落筆于實處,內容深刻,突破創(chuàng)新。因此,對傅蕓子的相關著述進行學術史梳理并進行相關述評,對了解這位杰出學者的學術思想和學術成就,推進民俗學、中國俗文學學術史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猜你喜歡
        敦煌戲曲研究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戲曲其實真的挺帥的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亮麗的敦煌
        當代陜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2
        絕世敦煌
        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18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用一生詮釋對戲曲的愛
        海峽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2:44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亚洲欲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精品视频专区| 久久久噜噜噜噜久久熟女m|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色噜噜| 尤物网址在线观看|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2017|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热九| 在线免费看91免费版.|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蜜桃| 人妻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 中文字幕日产人妻久久| 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专区一区 |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99久久精品人妻少妇一| 久久久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肥老太bbw中国熟女|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浪潮AVⅤ|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二页| 人妻丰满熟妇岳av无码区hd| 在线观看免费a∨网站| 国产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文精品字幕一区二区| 丰满熟女高潮毛茸茸欧洲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欧洲+综合| 蜜桃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完整版| 青青草在线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精品一精品国产一级毛片| 亚洲第一页在线免费观看| 色与欲影视天天看综合网| 久久久亚洲色| 欧洲无码一级毛片无遮挡| 中文字幕国产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日出水了特别黄的视频| 真实国产网爆门事件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东北老女人高潮大喊舒服死了| 91免费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