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玉東
(河北建投水務投資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近年來,隨著城市城區(qū)的建設發(fā)展,有許多工業(yè)企業(yè)入駐城區(qū),這些企業(yè)大多使用自備井,且管理混亂,浪費現(xiàn)象嚴重,不利于水資源的統(tǒng)一管理,淡水資源不足和供水設施不完善的狀況,已制約了城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步伐,作為城市“生命線”的擬建供水水廠項目,作為城市基礎設施重要項目其建設已迫在眉睫。
供水水廠位于城市世紀大道南側,安新線西側,古城大街北側,徐家莊村南。建設占地面積7.68hm2,每天可供水15 萬m3。
根據(jù)城市內的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城市內缺乏天然地表水,城市內的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資源,用水量占全面用水量的98%,另外2%的用水主要來自城市內降水和季節(jié)性河流水。由于地下水用水程度的嚴重影響,20 世紀80 年代以來一直都是超采地下水狀態(tài),地下水位也是逐年降低,已經(jīng)在城市中心城區(qū)形成了一個近46km2的水位下降漏斗。
結合城市目前的供水現(xiàn)狀及存在的諸多問題,建設城市供水水廠項目,既能改善城市周圍的水體環(huán)境,又能從根本上緩解城市的缺水問題。同時還可以解決水資源與城市發(fā)展、人口增長用水需求之間的矛盾,減少水資源的過度開采。
但供水水廠的建設涉及的范圍是很廣的,為了保障后期水廠的供水穩(wěn)定性,在進行供水水廠建設過程中,就必須對供水水廠的地基處理問題進行詳細的設計和加固,以防水資源的浪費。
本工程所在場地地勢平坦,現(xiàn)狀為農林用地,自然地面標高為黃海高程35.5m,設計地坪標高為黃海高程37.5m。該供水水廠主要生產(chǎn)性構筑物包括:機械攪拌折板絮凝平流沉淀池(含配水井)1 座、浸沒式膜濾池1座、清水池2 座、吸水井及二級泵房1 座、平衡池1 座、進料泵房及脫水機房1 座;生產(chǎn)性輔助建筑物包括:綜合加藥間1 幢、變配電間及熱泵機房1 幢、機修車間及倉庫1 幢,以及綜合樓1 幢。
供水水廠場地位于滹沱河沖、洪積平原上,場地地貌類型單一,地形基本平坦,場地勘察深度范圍內地基自上而下分為7 層:①層為表土,②層到⑥層為稍有差別的粉土層,⑦層位細砂層。根據(jù)勘察資料,場地內各層土均為不液化土,在勘察深度范圍內未見地下水位,場地土、地下水對建筑材料的腐蝕等級為微腐蝕。供水水廠土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及壓縮模量如表1 所示。
表1 各土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及壓縮模量
本工程主要的水處理構筑物對不均勻沉降控制要求比較高,在選擇地基處理方案時,要同時考慮承載力和變形兩個方面的要求。根據(jù)工藝布置,主要構筑物的底板埋深及持力土層見下表2 所示。
表2 主要構筑物的底板埋深及持力土層
從表中可以看出,沉淀池、平衡池等埋深淺,基礎底板無法落于老土上,該土層的地基承載力較小,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需要采取措施對地基進行加固。
膜濾池為疊合水池,基底附加應力大,而鄰近提升泵房基底附加壓力小,兩者之間的不均勻沉降差較大,為避免連接部位的橡膠止水帶拉開,也需采取地基處理措施。
根據(jù)地質條件以及對當?shù)貙嶋H情況的了解,本次設計方案主要對換填法、夯實水泥土樁兩種方式進行比選。
3.1.1 換填法
換填法施工簡單,主要是將地面以下部分軟弱土層進行挖除,用穩(wěn)定性好、強度高、具有抗侵蝕性能的材料進行分層替換原狀土,同時采用人工或機械對分層換填的材料進行壓密、夯實,從而形成具有高承載力的人工地基。根據(jù)使用的換填材料性能的異同,墊層類型較多如砂墊層、卵石墊層、碎石墊層、灰土墊層等,這些墊層均具有穩(wěn)定性好、強度高等優(yōu)點[1]。
在淺層地基處理條件下應用換填法較多,適用的地質條件多為淤泥地質、淤泥質土、較為松散的素填土或雜填土等,同時在低洼地區(qū)、暗溝或暗塘區(qū)域也應用換填法[2]。
通過替換的墊層與原工程地質相比,優(yōu)點眾多如抗變形能力強、承載能力高等。換填法的處理深度一般不超過3m,否則壓實施工質量難以保證,而且分層壓實施工周期較長,同時較大的換填厚度會導致基坑開挖深度加大,增加施工難度和費用[3-4]。
3.1.2 夯實水泥土樁
夯實水泥土樁在北京、河北等地下水位較深的北方城市地區(qū)應用較為廣泛,這種加固地基的方法可以原狀土充分結合形成復合地基。其特點是施工簡單、地基承載能力提高明顯、施工質量容易控制、施工成本低、速度快,具有明顯社會及經(jīng)濟效益,在我國北方地區(qū)這種地基加固方法已經(jīng)被重點推廣。
夯實水泥土樁施工過程相對簡單,先在地面以下通過人工或機械成孔,同時選用單一或者水泥配比的雙漿液材料,按一定厚度向孔內回填并夯實。夯實水泥土樁施工完成后可形成中等黏結強度樁,通常用于常見的淤泥質土、粉土、素或雜填土等地基的加固,當?shù)叵滤惠^高時,可通過井點降水對地層地下水進行降低,然后繼續(xù)采用夯實水泥土樁加固地基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5]。
夯實水泥土樁的作用機制是通過兩個方面作用提高地基承載力的,一種作用是夯實水泥土樁在樁夯實過程中對周圍的土體進行擠壓,一種作用是原狀土與水泥等材料結合后能夠產(chǎn)生一系列物理化學的離子交換反應,從而使得地基承載力提高,并且具有水硬性。在經(jīng)過上述作用機制作用后,加固的復合地基抵抗變形能力和地基承載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綜上所述,兩種方案均有可行性。
3.2.1 沉淀池
本單體基底壓力約為90kPa,基礎底板距離自然地坪約2m,至②層土約3m。
方案一:換填法。雜填土全部挖除至②層土,然后換填3m 厚灰土墊層,灰土墊層的邊寬超出基礎邊緣3m,經(jīng)計算,擴散至②層土頂壓力約80kPa,再疊加上回填灰土自重,墊層底面壓力約為135kPa,而②層土其承載力特征值只有110kPa,即使在經(jīng)過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也只有125kPa,因此可以看出其承載力無法滿足要求。
方案二:夯實水泥土樁。雜填土全部挖除至②層土,然后素土回填至基底標高,壓實系數(shù)0.95,再采用直徑400mm 夯實水泥土樁加固,水泥摻量15%,樁長15m,樁間距1.5m 左右,總樁數(shù)1200 根,樁頂設300~450mm 厚砂石褥墊層。樁端持力層為④層粉土,經(jīng)計算,處理后的地基承載力可達150kPa,滿足要求。
通過上述計算分析,而且相比其他樁型,如CFG樁、預制混凝土樁等,夯實水泥土樁造價更低,因此本次方案推薦采用夯實水泥土樁進行地基加固處理。
3.2.2 平衡池
平衡池單體基底壓力較小,約80kPa,而且基礎下雜填土層厚度較薄,不足1m,因此采用換填法較為經(jīng)濟、合理。處理做法:將基礎下雜填土全部挖除至②層土,再換填三七灰土,并分層壓實,壓實系數(shù)取0.95。
3.2.3 膜濾池及提升泵房
膜濾池沉降大,僅需對其進行地基處理,由于其埋深已經(jīng)較大,如果采用灰土換填,會導致基坑開挖深度進一步加大,增加施工難度和費用,而且換填厚度有限,對沉降控制效果不明顯,因此本次方案推薦采用夯實水泥土樁進行地基加固處理。
夯實水泥土樁直徑400mm,水泥摻量15%,樁長10m,樁間距1.5m 左右,總樁數(shù)775 根,樁頂設300mm厚砂石褥墊層。樁端持力層為④層粉土,經(jīng)計算,處理后的地基承載力可達150kPa。
3.2.4 地面建筑物
由于本工程設計地面比現(xiàn)狀地面高約2m,屬于填土地基,考慮到下臥土層承載力較高,因此對于地面建筑物的基礎埋深適當加大,落于②層粉土,地基承載力特征值110kPa,采用柱下條形或筏形基礎可滿足要求,從而減少了地基處理費用。
沉淀池平面尺寸為70.6m×37.2m,分成2 格,反應區(qū)凈深5m,沉淀區(qū)凈深4.2m,底板面高出設計地面0.2m,為地面式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為避免溫度應力產(chǎn)生收縮裂縫,池體延長向設兩道變形縫,變形縫間距約為23m,縫寬30mm,內設橡膠止水帶,沿短向設一道加強帶,帶寬2000mm。
沉淀池上部設保溫房,采用下部鋼筋混凝土柱、上部輕鋼屋面的組合結構。由于跨度大,通過在中部池壁設柱,將鋼梁分為兩跨,以減小鋼梁跨度,提高結構安全度,節(jié)省造價。鋼梁采用H 型鋼,主梁型號為H800×350×10×16,屋面為輕鋼檁條+壓型鋼板。
浸沒式膜濾池由膜濾池、反沖洗及鼓風機泵房、輔池輔助車間組成,總平面尺寸為60.43m×40m,膜濾池與泵房之間設30mm 寬變形縫脫開。膜濾池平面尺寸為46.7m×40m,中部為管廊下疊產(chǎn)水渠,兩側為膜池下疊排水池、中和池。膜濾池共12 格,沿管廊對稱布置,每側6 格,單格平面凈尺寸為5.1m×11.2m,凈深5.25m,下部疊合水池凈深2.4m,底板面埋深4m。管廊凈寬8m,上部凈深3.8m,下部產(chǎn)水渠凈深4.25m,底板面埋深4.35m,為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沿長、短向各設一道加強帶,帶寬2000mm。
泵房平面尺寸為13.7m×40m,凈深5.65m,底板面埋深5.35m,為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沿長向設一道加強帶,帶寬2000mm。
膜濾池上不保溫房采用下部鋼筋混凝土柱、上部輕鋼屋面的組合結構,設5t 電動單梁懸掛式起重機一部,鋼梁采用H 型鋼,主梁型號為H800×350×10×16,屋面為輕鋼檁條+壓型鋼板。
平衡池平面尺寸為17.25m×8.7m,分成2 格,凈深4.8m,底板面埋深2m,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
清水池為2 格水池,平面尺寸為71.23m×40.6m,凈深4.8m,底板面埋深4.8m,為全埋式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無梁樓蓋結構,池內設磚砌導流墻。為避免溫度應力產(chǎn)生收縮裂縫,池體沿長向設一道變形縫,縫寬30mm,內設橡膠止水帶,縫兩側設鋼筋混凝土穿孔隔墻,沿短向設一道加強帶,帶寬2000mm。由于地下水位較低,水池抗浮采用自重+覆土的措施。
變電所及熱泵機房平面尺寸為33.1m×22m,一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柱下條形基礎,埋深3m。
綜合樓平面尺寸為42.44m×16.34m,四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筏板基礎,埋深3m。
機修車間及倉庫平面尺寸為25m×20m,一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柱下條形基礎,埋深3m。
根據(jù)供水水廠工程概況,提出了兩種水廠地基處理方法,通過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兩種方法均可作為地基加固的措施,但對于不同單體結構下的地基則需要根據(jù)結構的自身特點,找出合適自身的地基加固方法,如沉淀池則必須采用夯實水泥土樁進行地基加固處理。最后根據(jù)加固效果對水廠主要構筑物進行了詳細的結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