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 辛斌 趙覺珵 郭媛丹 于超凡 孫鵬 柳直 韓雯
“增長5%左右”“增長7.2%”——隨著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眾多國際媒體將目光投向北京。在5日的會議內容中,約5%的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和7.2%國防費預算增幅成為全球關注焦點。在不少媒體和分析人士看來,中國的最新經濟增長目標“適度溫和”,展現(xiàn)出中國政府更成熟和務實的態(tài)度。而國防費的適度增長,說明中國既不會走一些西方國家追逐霸權的老路,也不會走軍備競賽、窮兵贖武的邪"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媒體報道認為,兩會是中國一年-度的重要會議,在中國優(yōu)化調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后,觀察人士和國際社會都試圖從兩會中尋找有關中國政治和經濟未來的線索。俄羅斯Iprime財經網5日引述莫斯科國立大家專家馬斯洛夫的話稱,中國政府5日發(fā)布的工作報告對世界經濟來說是個積極信號。
國際媒體用“溫和”來形容
在受到疫情等國內外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后,中國經濟在2023年將制定怎樣的目標,是全球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發(fā)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
在報道這一目標時,“適度”“溫和”是國際媒體使用最多的詞語。不少分析人士認為,5%的目標對于中國而言可能還算是保守的。CNN5日稱,本月初公布的2月份中國制造業(yè)采購經理指數(shù)(PMI)為52.6%,比上月上升2.5個百分點,凸顯出中國經濟在疫情防控措施優(yōu)化調整后的快速反彈。
全國人大代表、富麗(香港)國際集團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培輝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央正在進一步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這讓他對2023年的中國經濟充滿信心,并且相信GDP增長目標會得到實現(xiàn)。蔡培輝說,中央對經濟的相關支持政策和措施將為企業(yè)注入堅定信心,因此他對今年國民經濟和企業(yè)運行的預期十分樂觀。
此一些經濟學家曾預測,中國經濟增速在2023年有望達到5%或以上。美國CNBC網站稱,根據(jù)其進行的調查,分析師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平均預期為5.24%。一些外媒據(jù)此認為,5%的目標對于經濟快速反彈的中國而言比較謹慎。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5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設定一個比較高的目標可以有效拉動我國就業(yè),但一個低于增長潛力的目標更有助于控制通貨膨脹。目前,中國需要的是高質量發(fā)展,設定5%的目標有助于推動產業(yè)轉型,從而提高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長期可持續(xù)能力。
國泰君安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周浩也對彭博社表達了同樣看法,認為這一目標表明中國政府更加關注經濟增長的質量,而不僅僅是速度。標普全球評級亞太區(qū)首席經濟學家高路易稱,“這個目標是有意義的。它傳遞出的信息是,增長很重要,但也存在其他目標,(中國)不想僅僅為了增長而增長?!表n國《京鄉(xiāng)新聞》認為,與去年一樣,中國政府今年的GDP增長目標反映了將重點放在穩(wěn)定上,追求“穩(wěn)中求進”。
仲量聯(lián)行大中華區(qū)首席經濟學家布魯斯?龐則對彭博社表示,中國今年的經濟目標是務實的,因為它“為未來經濟增長可能面臨的多重風險和不確定性留下了空間”。
CNN認為,5%的目標可能是中國政府考慮到全球經濟遭遇逆風等因素而設定。美國《華爾街日報》也稱,中國經濟今年可能面臨的一個挑戰(zhàn)是,西方國家央行采取積極措施抑制通貨膨脹,消費者和企業(yè)可能因此減緩支出,影響中國的出口增長。
曹扁平表示,對于達成5%的增長目標,不確定性主要來自于外部環(huán)境變化,例如一些發(fā)達經濟體是否會陷入經濟衰退,這些情況可能會影響中國出口。
國防費適度合理增長
“根據(jù)政府算草案報告,今年國防費預算約為1553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2%。”除了GDP增長目標,中國2023年的國防費增幅也引發(fā)關注。美國CNBC網站5日報道稱,中國2023年的國防支出預算增幅比去年上調0.1%。GDP稱,2022年中國國防費預算增長7.1%,2021年為6.8%。今年是中國軍費預算連續(xù)第三年小幅上升。
韓國《文化日報》認為,雖然今年中國國防費預算增幅是近幾年最高的,但自2016年以來,這一數(shù)字一直保持在個位數(shù),中國的國防費預算并沒有巨幅增長。
此前一些分析認為,“全球已進入軍費提速期”,從歐洲到亞洲,很多國家紛紛提高軍費開支,美國、日本等國家的軍費都以兩位數(shù)上漲。因而中國有增加軍費的動力,甚至出現(xiàn)了“中國軍費增長會創(chuàng)新高,升至雙位數(shù)”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