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萬杰
舌形貝,俗名海豆芽,是世界上已發(fā)現生物中歷史最長的腕足類海洋生物,已經存活5億多年,被稱為“活化石”。舌形貝外形像牡蠣,輪廓為舌形或長卵形,兩殼瓣皆稍稍隆起,后緣尖縮,前緣平直,腹殼略長,殼壁脆薄。舌形貝主要生活在溫帶和熱帶海域,肉莖粗大,能在海底鉆洞穴居住。
舌形貝的體型不大,殼長4厘米,柄長6厘米,肉莖可以在洞穴里自由伸縮,靠外套膜上的三個管子和外界接觸。就是這樣一種有些脆弱的生物,成功地扛過了地球的諸多變化,在漫長的歷史中生存下來。
舌形貝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而未絕種,尤其是二疊紀大滅絕事件。當時,約95%的海中生物都滅絕了,可是舌形貝神奇地生存了下來。更加讓人驚嘆的是,現生的舌形貝居然與5億年前的祖先幾乎一模一樣。
舌形貝常見于寒武系以來的海相地層,至今仍未絕滅,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國沿海常見的鴨嘴舌形貝殼長約4厘米,寬約2厘米,柄長約6厘米,穴居于淺海泥灘。
舌形貝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水分、纖維素,體內熱量較低,外殼很薄,肉很嫩,最好吃的是尾部的一點根。海邊人一般喜歡翻炒舌形貝,價格不貴,是比較大眾的一種美食,當地人叫它們?yōu)椤澳_墻”。就這樣,在中國“吃貨”眼中,舌形貝成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在漫長歲月中,地球發(fā)生過幾次大的改變,許多生物滅絕,也有許多生物誕生。舌形貝是一種很可能源于寒武紀以前的生物,對人們研究寒武紀腕足動物有著重要意義。愿“吃貨”能不貪圖口舌之欲,善待舌形貝這種大自然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