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士鵬
仰望星空是刻在中國人骨子里的姿勢,這是無數(shù)唐詩宋詞凝鑄出的文化認同,而在以流行音樂為某種載體的當代文化中,仰望星空同樣是一項下意識的、極富啟發(fā)意味和審美情趣的行為。
前些年,我常聽“逃跑計劃”組合的《夜空中最亮的星》,“每當我找不到存在的意義/每當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請照亮我前行”。
在黑夜里,星光是比月華更讓人親近的、更讓人熱淚盈眶的微光。或許是因為它的渺小,比起月亮在每一個中庭都能灑下白霜,星辰只能支撐起自身的明亮,無法普照。也因此,星辰更像智者,和平凡大眾一起掙扎在世間,卻又遙遙領(lǐng)先,高居穹頂。黑夜在降臨到我們身上之前,必先要跨過星辰的身軀。
星辰是偉大的,在不斷嘗試破解黑夜的秘密,思考辯證、轉(zhuǎn)化與抵達的哲學,讓迷失的人們都能在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后重歸黎明。
年少時,我們班的班歌是張杰的《仰望星空》,“這一天我開始仰望星空發(fā)現(xiàn)/星并不遠/夢并不遠/只要你踮起腳尖”。天空中可望而不可即的群星漸漸成了夢想的象征,與目標、意義等詞語有了隱喻的羈絆??上?,人往往是低著頭走路,目光陷在自己的影子里,所以一年年過去了,人在二維的地圖里始終找不到出路,卻忽略了只要踮起腳尖,星辰就能被摘下,別在胸前。
胡彥斌在《繁星》里唱道:“璀璨的繁星/讓遼闊無垠的夜空有了意義。”星辰用渺小而明亮的光芒對抗無垠的夜色,讓黑暗中有了光明,就像無中生有,從死寂里誕生生機與希望,于是每一個失意潦倒的人都能從其中獲取一份精神張力。仰望星空,也就成了對生命的升華。
《繁星》中還有一句:“正如遇見你/讓缺頁的故事從此連詞成句?!毙强帐且皇自娫谔斓亻g的流轉(zhuǎn)、爆炸后的噴薄,是美學的高度展現(xiàn)。它天然地帶有浪漫的情懷,這種稀有的風光自然要與最珍貴的人共同欣賞,才能讓天時、地利匹配人和。
我想,在星空下遇見的人、約定的一生,都會在另一顆與地球相似的星球上,留下兩個人的投影,留下一段關(guān)于幸運與福祉的傳說。當我們兩鬢斑白,牽著手眺望星空的時刻,年輕時的我們正永久地站在一顆不停自轉(zhuǎn)的星球上,與我們對望。
青春期時,我曾聽過汪蘇瀧的《銀河》,“我和你都在/同樣一個小小銀河/卻剛好避開/每一個大大的漩渦”。其實,宇宙中的星辰何其之多,我們能在同一顆星辰上,在同一方時空里相遇,該是宇宙精心設(shè)計了多久才能成全的造化?
聚散都是緣,在兩雙眼睛,兩對嘴唇之間,是一顆熠熠生輝的星辰,作為見證,釘住回憶,上達銀河,下抵深夜。
我尤為喜歡孫燕姿的《我也很想他》,“還記得/那年我們曾許下的愿望/星星騙了我們/我們卻因此上了一課”。星星陪伴著我們走過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陪伴著我們從一個人走成兩個人,又走成一個人。每個人眺望星空的時候,都把自己對命運的注解交給了星辰,所以它的光芒濕潤而清亮。當你困惑時,注視它,你未必會明確地得到解答,卻會擁有繼續(xù)前行的心境和力量,因為所有的沉郁和蒼茫都已落在腳印中,只能發(fā)出蟲鳴。
仰望星空,讓塵世里的人重新?lián)碛型该鞯男撵`和會流淚的眼睛。當時間泛起微光,眼中會有淚滴般的星輝,如清淺的喜,也如晃動的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