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憶
陳信從新疆回到了上海。過慣了一個人省心的日子,如今感到真煩心。第二天是禮拜六,他天不亮早飯沒吃便出了門。他想出去走走,找個開闊一點的地方。在空闊的北方過慣了,在上??偢械綒鈵?。
他順著江岸向前走去,前邊是外灘公園。一進去便是一個噴水池,水從假山頂上落下,落在池子里。記得很久以前,水不是這么直接落在水面上的,水珠子落在一把傘上。傘下是一個媽媽,摟著兩個孩子,笑嘻嘻地擠在一起躲雨。他小時候第一次看見這座雕像時,是多么驚訝、多么喜歡?,F(xiàn)在想起來,雕像是在冥冥中引起了共鳴。他們從來就是這么生活的。爹爹很早就死了,媽媽和他們?nèi)齻€相依為命,什么苦都吃過了??删鸵驗榇蠹覕D在一起,再怎么苦都是暖融融的。有一次刮龍卷風(fēng),一家四口人全擠在大床上,緊緊抱成一團。閃電,霹靂,呼嘯的狂風(fēng),引得大家又害怕又興奮。弟弟夸張地尖叫著,媽媽笑著詛咒老天,陳信以保護人的身份坐在離電燈開關(guān)最近的地方。雷打得真嚇人,可真開心。這溫暖,吸引著他,吸引著他歸來。
水,落在空蕩蕩的水面上,激起一個個單調(diào)而空洞的水圈。一滴水珠落在他撐在池邊的手背上,他忽然意識到,這水珠是從自己臉頰上滾落的。今天……他感到一種莫大的失望,好像有一樣最美好最貴重的東西突然之間破裂了。他扭頭走出了公園。
商店開門了,營業(yè)員都在卸排門板,亮出了櫥窗。他走到一個櫥窗跟前,不由自主地站住了腳。他感到心里忽然有什么被喚回了,是的,被喚回了。他離開上海時,心中留下了一片金色的記憶,而這記憶在十年中被誤認(rèn)為是上海了。于是,他便拼命地爭取回來。上海,是回來了,然而失去的,卻仍是失去了。
路上的人越來越多,漫上了人行道。人和人,肩挨肩,腳碰腳,這么密集地生活在一個世界里,然而彼此又是陌路人,不認(rèn)識,不了解,彼此高傲地藐視著。那個地方卻不是這樣的,那里很清靜,也許有些荒涼,但走在街上,可以奔跑,可以信步,可以暢快地呼吸。因為城市小,人和人,今天不見明天見,低頭不見抬頭見。都是面熟的、相識的,一路走過去,幾乎要不斷地點頭、招呼,倒別有一番親切和溫暖??磥?,大有大的難處,小,卻也有小的好處。
他身不由己地跟隨著人流向前走,自己也不知道走向哪里。他很茫然,十年里那點滲透他心靈的苦苦的而又是甜甜的思念,消失了。十年里那種充實感也隨即消失了。他的目的地到達了,下一步,他該往哪兒走?人活著,總要有個目的地。人生的目的地,總歸應(yīng)該是幸福,而不是苦惱。他忽然感到,自己追求的目的地,應(yīng)該再擴大一點,是的,再擴大一點。
他郁悶的心情開朗了一點,好像沉重的烏云開了一條縫,一線朦朦朧朧的光透了進來。雖然是朦朧隱約的,但確實是光。
“阿信!”他轉(zhuǎn)臉一看,見馬路上,熙熙攘攘的行人中間,無可奈何爬行著的一輛公共汽車的窗戶里,伸出大哥的半個身子,向他伸著手。大哥背后還有大嫂。他不知出了什么事,掉轉(zhuǎn)身子追著汽車跑去。大哥一把抓住他的手,什么話也說不出來,只是呆呆地看著他。他心里一酸。大嫂也伸手抓住他:“阿信,你可別想不開!”
“你們想到哪兒去了?”陳信笑了,眼淚卻滾了出來。
“回家吧!”哥哥說。
“好的,回家?!彼鋈桓械叫呃?,為自己把十年的艱辛當(dāng)作王牌隨時甩出去而感到羞愧。媽媽、哥哥、弟弟、嫂嫂,都有十年的艱辛。當(dāng)然,人生中,不僅是這些,還有很多很多的歡樂!比如,林蔭道、小樹林、甜水井、天真無邪的學(xué)生、月牙兒般的眼睛……可全被他忽略了。好在,還有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今后的日子還很長很長。該怎么過下去,真該好好想一想。
又一次列車即將出站,目的地在哪里?他只知道,那一定要是更遠(yuǎn)、更大的,也許跋涉的時間不止一個十年,要兩個、三個,甚至整整一輩子。也許永遠(yuǎn)得不到安定感。然而,他相信,只要到達,就不會惶惑,不會苦惱,不會惘然若失,而是真正找到了歸宿。
(來源:《上海文學(xué)》,1981年第10期)
【閱讀導(dǎo)引】小說講述的是知青們顛沛十年后在大返城的熱潮中所面臨的各種實際問題?;氐缴虾#]有花團錦簇的歡迎,也不會有知青優(yōu)先,他需要重新開始。所以開往上海的列車雖然到了終點,但人生列車的“終點”遠(yuǎn)未抵達,這只能是又一個“起點”。
【文本聚焦】文章中的陳信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