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奇清
唐代李泌說:“方如行義,圓如用智。動如逞才,靜如遂意?!比松且粋€“方圓”與“動靜”的過程。
兒時,有一段時間迷上了練習毛筆字,也許是受到父母有關做人思想的影響,在幾本字帖中,我獨獨喜歡上了柳公權的字,比如柳公權的《玄秘塔碑》,筆力遒勁峻拔,結構嚴謹,有著好朗開闊的精神,清勁方正的風采,不像趙體字過于柔和圓潤。而且我還特別喜歡柳公權說過的一句話,穆宗一次問柳公權用筆之法,他答道:“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弊鋈吮仨毞椒秸愠闪藘簳r的標準和圭臬。
小的時候,好強的我總想出人頭地,無論在什么事上,總想露一手,超過別人。在念初中一年級時,學校組織書法競賽,憑著幾年所下的苦功夫,我幸運地獲得全校第一名。此后,同學們甚或老師見到我時,經常會夸上一句:“方圓幾十里內,在毛筆書法上沒有誰能比得上你?!边@不過是一句恭維話,可我聽后心中不知有多受用。
正在我心中總有一股得意的春風拂拂吹動時,學校舉行春季登山活動,并決出前十名,予以獎勵。那是一個和風送暖陽光明媚的星期天,經過一番準備后,上午十點鐘,同學們準時出發(fā)了。那山路算不上陡峭,整個路程約六公里。開始時,我留些體力,打算最后一公里時沖擊。
由于平時耽于練習毛筆字,運動太少,離目標還有一公里想沖擊時,卻根本沒有力氣了。這時我看到兩位同學拐進了一條小道,那條路我也是知道的,比腳下的這條路陡峭了許多,可它到終點卻縮短了四百多米的距離?!斑@不是取巧嗎?”盡管我已是汗流浹背,氣喘吁吁,腳下發(fā)軟乏力,但這兩位同學的做法我是看不起的。
這一次活動,我沒有獲得名次,抄小道的兩位同學分別獲得第三名和第七名,學校對這個成績也認可了。我是第十二名,也就是說,要是那兩位同學的成績不能作數(shù),我剛好進入前十名。學校說,將終點選在那個地方,就在于有那條岔道,雖說比正常的道路近了四百多米,可那條路要陡峭些,同樣也要付出體力。
對學校的說法我有些不服氣,在我看來,這兩位學生的行為算不上是方正,是一種圓滑,甚或說是在作弊。當我對父親說起這件事時,父親對我說:“‘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但學校并沒規(guī)定不能走那條小路。故而,人要‘隨方就圓’,也就是說,處事要順應形勢和情況的變化。學校這次登山活動的目的,大概除了要考驗學生的體力外,還要考察大家對環(huán)境的變通及適應能力?!?/p>
在授獎大會上,針對我提出的疑問,校長也講了許多,他說:“‘方圓難周,異道不安’,方和圓的問題對人生是極為重要的,許多時候是不可混淆和變通的,在一般情況下,方和圓難于相互通融,只有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才顯出高尚品德。但非關政治和原則的問題,就要隨機應變,而不能固守成規(guī),拘泥呆板……”
隨著閱歷的增長,我對方和圓也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比如“方枘圓鑿”,把方榫頭放到圓卯眼里去,這樣的事根本不成,所以有詩曰,“一官寥落誤儒紳,枘鑿方圓迕世情”。
人也要“智圓行方”,知識要廣博周備,行事要方正不茍;既有雄才大志,又要品正行方,實現(xiàn)德和才的相互結合,相得益彰。黃炎培也曾說過:“事繁勿慌,事閑勿荒;有言必信,無欲則剛。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于錢,外圓內方?!惫识艘拔膱A質方”“外圓內方”,對非原則的事做到隨宜、變通,盡顯自己的智慧,可內心一定要方方正正,有所執(zhí)守。
要知道,圓滑的東西是堆不高的,方方正正才能夠垛得高入云霄;但要走得遠,必須靠圓潤,比如車輪、軸承,只要稍稍有一點凹陷彎曲,行駛速度就會大打折扣。
再回頭說到練字,柳公權的字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構嚴謹,其實也汲取了顏真卿、歐陽詢的圓潤之長,又融會新意,也就有著“顏筋柳骨”之說。
人不可以不方,也不可以不圓,該方就方,得圓就圓,能做到此,全在于把握方法和準則。要是把握住了,也就能逞才遂意,“一為制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