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鳴亮·浙江聯(lián)大鍛壓有限公司
曹峰華·上海電機學院
隨著各工業(yè)業(yè)對技產品術的的使快用速發(fā)性能展和和安不全斷性進能步,的各要行求逐漸提升。尤其在供熱管道以及天然氣傳輸的系統(tǒng)中,閥門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球閥(圖1)是管路中用來做快速切斷、分配和改變介質流動方向的部件。球閥外殼主要由左右體和法蘭組成,在左右體制造成形工藝中,傳統(tǒng)多采用分體式焊接工藝,圖2 為分體式焊接工藝的左右體組成結構。分體式焊接工藝由于零件數量多、焊口數量多,產品的安全隱患大。隨著裝備技術和成形技術的發(fā)展,左右體一體式鍛造工藝逐漸被市場所認可,圖3是一體式鍛造左右體的零件。一體式鍛造的主要優(yōu)點有:避免傳統(tǒng)工藝接頭焊接產生的風險;閥座位置直接成形,密封性能顯著提升;有效防止出現球壓的變形問題。
圖1 球閥裝配圖
圖2 分體式焊接產品
圖3 一體式鍛造產品
本文將闡述一種新型的左右體一體式鍛造的成形工藝,減少焊口數量,保證左右體完整性,同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綜合力學性能和安全性能。
產品選取型號規(guī)格為DN150mm,材質為20號鋼,產品質量9kg,上端為帶有球狀喇叭口形的空心圓筒,上端球徑較大,下端直筒外徑較小,產品外形尺寸和結構形狀變化大,如圖4 所示。該產品主要應用于供熱閥門和天然氣閥門領域。
圖4 左右體零件及設計圖
由于產品內、外徑尺寸變化較大,精度要求較高,難以一次鍛造成形,為了確保產品的完整性,制定了先冷鍛預成形,后熱鍛終成形的左右體一體化鍛造成形新工藝。
工藝流程如下:下料→冷鍛預成形→加熱→熱鍛成形→檢驗→成品。
冷鍛預成形
產品外形尺寸輪廓變化較大,冷鍛預成形的主要目的是使產品下端收口,方便第二步終鍛成形。借助有限元仿真軟件Deform-3D 對冷鍛預成形件進行數值模擬,選取外徑232mm,壁厚9mm;冷鍛模具選用普通碳鋼,設定環(huán)境溫度為20℃,坯料溫度與環(huán)境溫度相同。
⑴成形工藝過程:坯料經過冷鍛擠壓,下端完成收口工序,鍛件外觀質量良好,無折疊、開裂、起皺等缺陷。預鍛成形過程見圖5。
圖5 預鍛成形過程
⑵等效應變場和溫度場分析:在冷鍛預變形過程中,主要獲得下端收口的預鍛件,由圖6(a)等效應變場可見,產品下端收口部位為變形劇烈區(qū),主要表現在圖中黃色和綠色區(qū)域,變形區(qū)的等效應變數值分布較為均勻,說明金屬變形較均勻。
圖6 數值模擬分析
由圖6(b)溫度場可見,最高溫度104℃,比初始坯料溫度升高了84℃,升溫區(qū)均分布在坯料變形較劇烈的部位,原始坯料內部組織未發(fā)生改變。
終鍛熱成形
鍛件產品整體外形結構復雜,壁厚較薄,需要借助第一步冷鍛收口將坯料預成形,預成形收口尺寸與終鍛件下端尺寸相近,便于熱成形工序坯料的放置。
⑴成形工藝過程:終鍛熱成形時需要將材質為20 號鋼的冷鍛預成形件加熱到(1200±20)℃,模具選用模具鋼5CrNiMo,模具預熱溫度在150 ~250℃之間。
經過熱鍛成形后,獲得終鍛件產品如圖7(b)所示,鍛件外表面成形良好,產品外形過渡區(qū)域飽滿,未產生折疊、褶皺等缺陷。
圖7 熱鍛成形過程
⑵等效應變場和溫度場分析:在熱鍛成形過程中,鍛件在原有預成形件產品基礎上,完成左右體零件的上端擴口工序以及過渡區(qū)域“T 形臺”部位的變形。由圖8(a)可見,終鍛熱成形工序,鍛件的等效應變場數值較小,表明金屬之間變形流動并不劇烈,變形主要存在于過渡區(qū)域的“T 形臺”部位。
圖8 數值模擬分析
由圖8(b)溫度場可見,左右體鍛件溫度場分布均勻,整個鍛造成形過程中溫度始終滿足該材料的鍛造區(qū)間,未出現溫降過多導致產品拉裂的風險。
為了驗證模擬仿真方案的可行性,在車間鍛造液壓機上開展了試驗驗證,最終的鍛件與模擬仿真結果相吻合,外觀質量和外形尺寸均滿足產品參數要求,驗證了該工藝方案的可行性,同時也實現了批量化的生產,試制產品和批量生產產品如圖9 所示。經過生產過程中的數據統(tǒng)計分析得知,該類型左右體產品最大節(jié)約原材料質量可達20%,最大節(jié)約生產成本20%以上。采用一體化鍛造成形工藝不僅降低了鑄造閥門氣孔、疏松的風險,而且減少了分體式焊接帶來的焊口多、缺陷多的風險,提高了產品的安全使用性能。
圖9 試驗驗證和批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