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學君
5號樓321房間的燈亮了。住在同一男生宿舍的是同年參加工作的技校畢業(yè)生劉解方(25歲)、陸長安(24歲)和陳丙(23歲)。他們三人都是礦子弟,在學校也是同班同學,參加工作后又都被分到了寶山礦選礦廠,且都干上了皮帶工。要是按照廠里干部們贊揚的話說,他們可是響當當?shù)摹拌F三角”。
老大劉解方第一個從被窩兒里爬出來。明天就是元旦了。今年下了兩場雪,但嚴寒并沒有影響到他的好心情。雖然昨夜看書看得比較晚,但他在睡覺之前還是把小鬧鐘往前調了10分鐘,因為今天是個喜慶的日子,是選礦廠300多職工辭舊迎新、中午集體會餐的熱鬧日子。
“陸長安、陳丙,起床了!”他用有些嘶啞的喉嚨喊道。
看到陳丙起來穿衣服,而賴床的陸長安還在鼾聲四起,劉解方干脆來到床前,邊喊邊搖晃著他。陸長安睜開惺忪的睡眼,看了看鬧鐘隨即又倒下了,直至聽到另外兩人的漱口聲,他才火急火燎地下床來。
劉解方和陳丙箭似的穿向黎明前的黑暗。
“你們等下我又不會死嘛!”陸長安吼道。不一會兒,他還是趕了上來。
殘雪在晨曦的光照下,變得有點兒晃眼,更顯出了早春深深的寒意。
“天啊,這也太冷了!”陸長安感嘆道。
“我咋沒覺得?”陳丙邊系軍棉大衣的銅扣子邊說道。這黃色的軍棉大衣是他的上將叔叔送他的。寒冬以來,他成天穿得跟個將軍似的,很是惹得同事們眼熱。
從單身宿舍樓走300米遠就到一食堂了。今天的食堂大廳像礦里的禮堂似的,7點10分未到已是人頭攢動了。劉解方他們覺得自己算是比較早的了,沒承想人家比他們更早,很多人已坐在座位上用餐了。
等他們排隊買好餐剛好7點20分,開班前早會還有20分鐘就要點名了。
“喂,你倆看見賣早點的倪燕春了嗎?”陳丙問道。
“是她幫我夾的油條,盛的稀飯呢!”陸長安陰陰地答道。
“你看見了,我怎么沒看到?”又是陳丙氣急敗壞的聲音。
“她穿的是紅色的毛衣?!?/p>
“嘿,你看得還挺仔細呀,連里面的衣服都看見了?”
“她低頭夾東西的時候,我看見的。”
“你們倆想人家倪燕春都想瘋了吧!”劉解方突兀來了一句。
“你是嘴上不想,其實比我們還想呢!”陳丙揶揄道。
他這么一說,引來眾人一陣哈哈大笑。
“笑啥呢,你們是不是一輩子沒笑過?”
又是一陣混合大笑,甚至還引得遠處的人也伸長脖子、抬起頭來看熱鬧。
班前早會準時召開。值班長是位50多歲的老選礦,文化程度雖然不高,可人家是出名的實干家,已連續(xù)當了幾年的勞動模范了。他成天樂呵呵的,即使別人有意開他玩笑,說他這輩子是彌勒佛投的胎,他也從不計較。本來廠領導要他干輕松一點兒的活兒,他卻硬要干一線,領導沒辦法,只好讓他當值班長做做管理工作。
劉解方已經記不得值班長歐陽誠實說了些什么了,只隱隱約約記得他說了一些很正式的話,讓人聽了想笑但又不敢笑。
“我最后說一下今天的具體工作:第一,所有的工作點基本正常;第二,各崗位的人都把自己的崗位守好了;第三,皮帶運輸好像有點兒問題,夜班垮下礦石十幾噸;第四,技術員和晚班的操作人員還在現(xiàn)場搶修。”
會場鴉雀無聲,偶爾聽見幾個人在咳嗽。
怎么會呢?劉解方昨夜加班時鬧肚子,所以班長讓他提前下班了,離開時他都沒聽說呢,是班長考慮到他一直打連班(白班加夜班),所以才沒跟他說嗎?
劉解方之所以常打連班,是因為班里人手嚴重不足。而他平時手腳勤快,既耐得煩、霸得蠻(湖南方言,個性要強),還好使的形象總在值班長的腦海里晃蕩。所以,昨夜需要人加班,他又一次被值班長逮住。
班前早會很快就結束了。
“老大,今天如果皮帶修不好,那不是要趴窩了?”陸長安問道。
劉解方沒接他的話茬兒,他正在考慮皮帶系統(tǒng)上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問題會出在哪里?他在細細回憶老師在培訓班上講過的關于皮帶運輸出故障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不好說,你想讓它怎么樣嗎?”劉解方反問道。
更衣室里大家都怕?lián)Q衣服,因為身上才剛剛被焐熱一點兒,卻又不得不脫下來。為了抓緊時間,大伙兒都馬不停蹄地脫換衣服,只有陳丙還在叨嘮著。
“怎么什么狀況都讓我遇上了!”
他的牢騷沒人理會。
上午7點50分,大家各就各位,經過簡單的交接后,上夜班的同志們才在8點離開崗位。
因為今天出現(xiàn)了特殊情況,幾個皮帶工人都聚集在一個叫丁工的中年人身邊。他正在翻看一本厚厚的資料書呢。
“我覺得應該是控制系統(tǒng)出了問題。張主任,我們要不要打開盒蓋看看?”
由于是引進德國新型號的皮帶運輸機組,大部分工程技術人員也只能從理論和圖紙上了解個大概,沒承想在辭舊迎新的節(jié)點上出現(xiàn)了問題。
張主任攤開雙手,瞠目結舌,說不出半句話來。
“要不然,我們打電話聯(lián)系礦領導吧!”
處理皮帶運輸問題是有明文規(guī)定的,遇上問題不能擅自做主,務必要得到礦機電老總的指定。
“老總出差去了,今天真倒霉!”有人哀嘆道。
劉解方問了一下還沒走的夜班副隊長。自夜里2點丁工到現(xiàn)場后,只是調試了幾回機組,提出的問題把大家嗆得無語。他讓大伙兒把場地和皮帶周圍全都清理干凈,可大家還是看不出來問題出在哪兒。
皮帶機又一次啟動了,這一次是劉解方開的機,好像也看不出有什么明顯的問題,他不相信會有什么大問題出現(xiàn),可現(xiàn)在他按下按鈕后的速度還是太慢。
“是不是因為液壓系統(tǒng)箱的問題?還是打開盒蓋,逐一檢查吧!”丁工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
“可那牽涉電力系統(tǒng),沒電工技術員在場,出了問題誰負責?”劉解方也堅持自己的意見。
丁工對于敢于挑戰(zhàn)他權威的劉解方有些生氣。
“那你們叫我來干什么呢?這兒也不許動,那兒也不許動,我是來看你們耍把戲的嗎?還是我打電話請示礦長吧!”丁工不耐煩地第二次這么說。
這時,劉解方在腦海中盤旋著一個似是而非的問題,從理論上說速度太慢叫“爬行問題”,能引起此故障的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高壓保護,速度慢也只是短時間出現(xiàn);第二是自動調速系統(tǒng),那是電機超負荷后才會出現(xiàn)。這兩種情況,都要通過先導閥來執(zhí)行。
“可能是先導閥卡緊了?!眲⒔夥秸f道。
“哪兒有那么多可能呢?這不等于沒說嘛!”有人質疑道。
“能引起速度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又有人問道。
“那問題可多了去了!”陳丙說道。
“正經點兒!”劉解方制止陳丙道。
“應該是出在控制系統(tǒng)上吧。”劉解方有些不敢肯定地說。
“那咱們就開蓋看看??!”陸長安附和著說。
“別別,我知道你們的理論基礎不錯,但人家丁工都不敢肯定,你們就別給我惹事了!”副廠長王高說。
“應該是控制系統(tǒng)出了問題,還是開蓋看看吧!”劉解方再一次堅持說。
“還是讓他看看吧!再說了,咱們不能坐等總工飛回來吧!”
劉解方等人聽副廠長說同意他們看看,都挺興奮的。
不一會兒,面板上的十一個小內角六方螺絲都被卸了下來。劉解方一邊提醒陸長安注意別讓蓋板擠了手,一邊用螺絲刀幫他把蓋板別住,并小心地把蓋板放好。
盒子被打開了,劉解方也是第一次看到內部變速控制機構,好像還有英文字刻在上面。圖紙上的這些玩意兒對他來說早已爛熟于心,但看到實物也還是頭一遭。
“乖乖,就這么點兒小玩意兒,能把皮帶運輸弄得懶洋洋的。”陳丙嚷嚷道。
“長安,還是你來啟動電機吧!”
“要得?!标戦L安回答道。
“陳丙,你要不要來確定一下?”
“好嘞!”
在確定各部手把均在零位狀態(tài),左右兩側啟動按鈕在行走位置時,劉解方向陸長安發(fā)出了開機指令。
電機啟動后,各儀表均顯示正常,可其運行速度依然慢吞吞的,這就奇了怪了。
劉解方拉下運行開關把手,皮帶轉動停止了,他的大腦卻飛速旋轉起來:高壓安全閥沒問題,那與先導閥有控制關系的就是電機過載控制的力矩馬達了,而它在電控箱里,在場的人沒有一個是電工,貿然打開電控箱檢查的話,領導會同意嗎?
劉解方還是向兩位廠領導提出了他自己的見解,說是一定要開電控箱查看力矩馬達后才能判斷故障。
隊長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打開電控箱可以,只能看不能摸!”隊長又補充一句說。
“控制室的同志注意了,請把皮帶運輸?shù)碾娖鏖_關拉下,確定后報告一聲?!?/p>
“好了。電停了。”
“隊長啊,你們查查里面是否卡了東西?!倍」黼娫捳f。
“是,我們正在檢查?!?/p>
控制臺斷電后,隊長才讓副隊長去站瞭望哨,還說如果發(fā)現(xiàn)有領導過來要及時報備,這個故障畢竟超出了他們的范圍。好在劉解方在這方面多少有點兒常識,可以讓他們模糊的認知變得清晰一些。
看著劉解方他們仨拆卸電控箱的螺絲,隊長不免在心里感嘆,光憑力氣揮大錘的時代已經過去,這些個洋家伙或高度機械化之類的技能,只能靠他們新生代了。
拆下隔離開關,很快就把電控箱面板打開了,劉解方一眼就看到了力矩馬達,還有馬達輸出軸上的那一小截兒膠布竟然繞在了固定電機的一個內六方螺母上。
“找到了,問題就出在這里!”劉解方忍不住喊道。
“別動手,誰也不能動。”隊長喝道。
“這么點兒小玩意兒??!”劉解方興奮得有些詞不達意。陸長安和陳丙歪著頭看傻了眼,這一小截兒黑膠布竟有如此大的威力!
“那玩意兒又是哪兒來的呢?”隊長疑惑地問。
“肯定是電工師傅連接電時落下來的啊!”陸長安嘀咕道。
“你能確定?”
“肯定沒錯!”
“即使是,你們也不能動,萬一上面有電呢!”隊長說。
“不能,電不是斷了嗎?而這個電機是36伏的低壓大力矩控制電機。好了,給我一把螺絲刀?!?/p>
劉解方用螺絲刀輕輕一挑,將掛在內六方螺母上的黑膠布取了下來。
電機控制箱蓋板很快被合上,緊固墊及螺絲也被完全復位,所有的部件檢查完畢后,劉解方信心十足地告訴隊長,可以通電試車了。
“真的可以了嗎?”隊長還是有些擔心地問道。
“控制臺現(xiàn)在可以送電了!聽見請回話。”隊長用對講機說道。
劉解方又進行了一次確認,他合上了電機隔離開關的把手,啟動了電機。
皮帶運輸工作如初,大家看見勻稱地布滿在皮帶上的小礦石一個個像坐過山車似的從眼前晃過,心里都像吃了蜜一樣甜。
“好小子,真有你的!”隊長親昵地在劉解方的胸膛上擂了一拳。
女生下井
女記者圓圓在她叔叔家又待了兩天。她聽叔叔又講了許多之前他們工區(qū)的故事。尤其叔叔點了幾個大學生的名字,讓她收獲不少??傮w印象無外乎說他們的工作責任心強、愛動腦子,他們幾個都是好苗子,而在說到王軍的時候,稍含貶義,說那小子有野心,口出狂言說自己以后要當?shù)V長。
“那是人家的上進心呀,為何要說人家有野心?”圓圓有些打抱不平地說道。
“你還能比我還了解他啊?”圓圓的叔叔田副區(qū)長幽默地說。他看圓圓像是有心事的樣子,也不好刨根問底,就說著留她多玩兒幾天的親情話。圓圓說真沒工夫玩兒,纏身的事太多了。
后來,圓圓去省城了。《湖南工人報》陸續(xù)報道了汪開明、劉長庚等大學生的事跡,還配發(fā)了多張照片。不久,田副區(qū)長也收到圓圓給寄來的剪報,與他在工區(qū)辦公室看到的一樣,里面還捎了幾句話,說是寶山礦的感人故事肯定還不止這些,有機會的話她還要來礦里采訪,同時也好嘗嘗叔叔家做的美味響魚。
圓圓好久沒回礦里采風了,是不是忘了叔叔的承諾不得而知,只是前陣子登報宣傳的那幾個大學生,也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那口豎井日復一日、不知疲倦地將提升上來的礦石通過選礦廠的咀嚼、吞咽,制成礦漿,再到被大卡車運走冶煉,變成光芒四射的寶貝流向祖國的四面八方和世界上任何所需要的地方。寶山礦自從豎井投入生產后,對于深部的開拓,可謂一天一個樣兒。而那幾個作為好苗子的大學生也被區(qū)部拆分開來,一個當了檢修班的班長,一個做了掘進班的班長,還有一個做了運輸班的班長。照他們自己的話來說,他們的“酒會”散伙了;而按區(qū)部領導的話來說,人才不能擠到一起,分散開來才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這段時間負責檢修工作的老大挺忙,兄弟們經常見不到他的人影。聽說他在弄個什么技術改進,剛有點兒眉目又出了問題,他心里燒著的那團火一時半刻也熄滅不了。他的那幾個朋友偶爾碰上他問他最近干什么,他也總是避而不答,一副不耐煩的樣子讓大家望而生畏,大家也就逐漸緘口不語了。
一天夜里,他突然抱了一箱啤酒到宿舍來,邊走邊喊道:“弟兄們!你們替我慶祝吧,我的技術改進成功了!”大家淚眼婆娑地把瓶子碰得叮當響。大家問他究竟是什么問題讓他神不守舍、魂魄出竅,他才拿出隨身帶的小冊子一陣嘰里呱啦,可聽他說完大家還是不明白他在說什么。于是,大家放他一馬,繼續(xù)喝酒。
就在大學生中的老三為運輸多拉快跑,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圓圓突然又一次來到寶山礦。據說這次是順道而來,不算正式采訪??晒^(qū)郭書記還是給食堂打招呼說要好好招待人家記者,因為她第二天要下井到一線去看看。
在她下井之前相關領導向她簡單地介紹了一些情況。她知道不少領導來參觀過,生產面的運輸量一直穩(wěn)步提升,上個月已經達到5800立方米了,超過了計劃的200%。
即將要下罐籠了,陪同圓圓的還有礦宣傳部的干事靜靜。她們按照操作人員的指定,把腳跨進罐籠里,吱的一聲往下掉。圓圓感覺到耳膜有強烈的擠壓感,身子往下飄,心臟朝下落,一條白練似的光芒從天而降。3分鐘后,她們下到了1000米的位置,直到罐籠停穩(wěn),大家才發(fā)出嘻嘻的笑聲出了籠。
她們很快來到作業(yè)地點。郭書記在前邊帶路,安監(jiān)員走在最后,在停車場轉了一個大彎兒,迎面而來的是一條有臺階的上山坡道。坡度在20°左右。宣傳干事靜靜說,她前不久來過一次,聽技術員說這上山坡道400多米,有800多級臺階。技術員還告訴她說,這種小坡度的坡道,井下多了去了,最長的有1000多級的。
郭書記年近50歲了,他在放慢腳步等圓圓和靜靜兩位斯文女孩兒,一路上好像聽到她倆急促的喘息聲。
“郭書記,今天我們能見到那幾位大學生嗎?”
“但愿吧!”郭書記應答道。
大家爬完上坡,又走了1000多米的平巷,而到工作面還有1000多米路程。一路上郭書記不時提醒圓圓和靜靜,因為腳下的路有時會遇水凼,有時會遇道岔,有時會遇上石子堆,有時還會踩到釘子扎穿鞋子。來到目的地時,兩位女士舉手伸腰,似乎像經歷了長途跋涉一般。
控制室只有一人在值班。郭書記用播話器通知大學生威威趕快來控制室一趟,說有重要事情找他。
已來到了控制臺的威威聽了郭書記的解釋,當起了今天的解說員。他滔滔不絕地向大家介紹說:“這臺皮帶運輸機可以把礦送到電機車拖車里,一臺機器能抵得上三十人干活兒,但它不允許任何一個小環(huán)節(jié)出毛病,否則將使整體生產線受到影響?!?/p>
圓圓在邊聽邊選擇角度拍照。靜靜也沒閑著。
郭書記用對講機又叫了幾個人過來,為的是讓圓圓拍照。
礦工們的歡聲笑語,從他們那一具具充滿著青春活力、強健壯碩的體魄里散發(fā)出來的。圓圓感覺到了他們的幸福和自豪。
這是一群怎樣的男人啊!圓圓在心里感嘆說。
從井下上來,圓圓和靜靜去了女澡堂。一路上靜靜告訴圓圓感興趣的事,說礦里的礦報辦得有聲有色,井下一線出現(xiàn)了一批文學愛好者。他們在工作之余,創(chuàng)作的關于歌唱礦山、歌頌時代,刻畫礦工新貌的,很帶“礦味”的作品,常常見諸報端。其中有一部分作品的質量還蠻不錯的,有些還上了有名的《微型小說選刊》和《詩歌選刊》。尤其是工人作者毛曉果,他發(fā)表在《詩刊》上的詩歌被《寶山礦報》轉載了,供大家欣賞,很受行內人歡迎。
“你說毛曉果嗎?”圓圓突然記起了這個人的名字問道。
“你們認識嗎?”靜靜問道。
圓圓好像有種心跳加速的感覺。她和毛曉果是發(fā)小兒,自高考以后兩人各奔東西,再也沒見過。這會兒她倒還真有些想他了。
圓圓忽然明白過來,她上次來之所以壓根兒就沒想起他,是因為她也不知道毛曉果在寶山礦上班。但毛曉果應該對她有所耳聞的。圓圓知道他是不敢來見她,即便如此,但她還是想看到《寶山礦報》上轉載的他的詩。
嬸嬸在家早已準備好了圓圓的午飯。叔叔因工區(qū)的事還沒回家。圓圓隨便扒拉了幾口飯算是吃過了。她躺在沙發(fā)上迫不及待地看起了靜靜發(fā)給她的毛曉果的詩歌—《井下的黑漢們》:
上蒼不知道
井下漢子們的模樣
水中的倒影
也不可能映出
黑漢子們的悲愴
也許雷電能照出他們的雄壯
風雨能裹住他們的自豪
可是只有黑暗明白
多少淚水和委屈
在漢子們的胸中流淌
沒有地面人知道
井下是怎樣的一種境況
甚至連自己的意識
都無法描繪出自己的畫像
負一千米的井底
汗?jié)竦氖菨h子們的工裝
和緊緊粘貼在一起的
是滿心的失意? 滿心的惆悵
或讓汗水? 淚水捆在一起
讓自己昂揚的青春越發(fā)張狂
沒有人談起
從來不會有人談起
我們的報酬
也從來不會有一位姑娘
會靜靜地聽我們傾訴衷腸
把石頭變成太陽
把煤炭變成月亮
我親愛的姑娘
你可曾聽過漢子們的歌唱
唱過情歌的漢子們
你可曾有過一見鐘情的瞬間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