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召新
(五蓮縣中醫(yī)醫(yī)院檢驗科,山東 日照 262300)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主要類型,而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較為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隨著患者病情惡化可發(fā)展為尿毒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及生存時間。報道顯示,糖尿病患者有較高風險出現(xiàn)腎臟疾病[1]。2型糖尿病腎病發(fā)病機制復雜,可能與遺傳、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有關,治療難度較大,無法得到根治,主要以延緩病情進展為主。因此,對早期糖尿病腎病給予診斷,對控制病情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有研究顯示,血清游離脂肪酸(FFA)是反映糖脂代謝紊亂的重要指標之一,與2型糖尿病易感性密切相關[2]。尿足細胞標志蛋白(PCX)是腎小球主要帶負電荷的蛋白分子,可以維持裂孔膜結構和腎小球濾過膜電荷屏障,也是評估腎小球基底膜足突細胞損傷的指標[3]。還有研究顯示,多種炎癥因子參與了2型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病和進展過程[4]?;诖?,本研究針對FFA、PCX、白細胞介素-2(IL-2)、白細胞介素-8(IL-8)在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水平變化進行了觀察和研究,旨在為早期2型糖尿糖腎病的評估提供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五蓮縣中醫(yī)醫(yī)院收治的80例單純2型糖尿病患者設為2型糖尿病組,80例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設為2型糖尿病腎病組,另選取同期于五蓮縣中醫(yī)醫(yī)院體檢的80名健康者設為正常組進行回顧性分析。2型糖尿病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59.63±6.39)歲;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18.5~26.5 kg/m2,平均BMI(22.59±1.28)kg/m2。2型糖尿病腎病組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58.28±6.76)歲;BMI 18.5~26.5 kg/m2,平均BMI(22.42±1.22)kg/m2。正常組研究對象中男性44名,女性36名;年齡46~78歲,平均年齡(59.98±7.52)歲;BMI 18.5~26.5 kg/m2,平均BMI(22.62±1.33)kg/m2。3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根據(jù)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進行分組[5],UAER 30~300 mg/24 h為MA組(50例)及UAER>300 mg/24 h為CN組(30例)。MA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58.28±6.21)歲;BMI 18.5~26.5 kg/m2,平均BMI(22.40±1.23)kg/m2。CN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58.36±6.27)歲;BMI 18.5~26.5 kg/m2,平均BMI(22.43±1.24)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五蓮縣中醫(yī)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5]中診斷標準;②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符合《中國糖尿病腎臟疾病防治臨床指南》[6]中的診斷標準,空腹血糖(FPG)≥7.2 mmol/L,餐后血糖≥11.1 mmol/L,UAER≥30 mg/24 h;③年齡45~78歲。排除標準:①原發(fā)性腎臟疾病或腎動脈狹窄,心臟、肝臟等臟器功能障礙引發(fā)的腎臟疾病者;②凝血功能障礙者;③有透析史、腎移植史者;④合并全身性感染疾病、高血壓腎病等患者;⑤精神或認知障礙者。
1.2 檢測方法采用醫(yī)用電子血壓計(江蘇魚躍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YE620B)測量研究對象血壓(收縮壓、收縮壓)。采集所有研究對象靜脈血5 mL及留取24 h 尿液,離心(3 000 r/min 轉速,時間10 min),取上清液,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FFA、尿液PCX水平,試劑盒購自江蘇碧云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采用全自動生化檢測儀(日本日立株式會社,型號:7600型)檢測FP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以免疫吸附法經(jīng)酶測定血清IL-2、IL-8水平,試劑盒購自上海篤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羅氏,型號:Cobas 8000型)及其配套試劑檢測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根據(jù)公式UAER=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量,計算UAER。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3組研究對象血壓、FPG、BUN、SCr、FFA、PCX、IL-2、IL-8水平。②比較2型糖尿病腎病不同UAER水平患者FFA、PCX、IL-2、IL-8水平。③分析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UAER與FFA、PCX、IL-2、IL-8水平的相關性。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組研究對象血壓、FPG、BUN、SCr、FFA、PCX、IL-2、IL-8水平比較3組研究對象收縮壓、舒張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型糖尿病腎病組研究對象FPG、BUN、SCr、FFA、PCX、IL-2、IL-8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組、正常組,2型糖尿病組高于正常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研究對象血壓、FPG、BUN、SCr、FFA、PCX、IL-2、IL-8水平比較()
表1 3組研究對象血壓、FPG、BUN、SCr、FFA、PCX、IL-2、IL-8水平比較()
注:與正常組比較,aP<0.05;與2型糖尿病腎病組比較,bP<0.05。FPG:空腹血糖;BUN:血尿素氮;SCr:血肌酐;FFA:血清游離脂肪酸;PCX:尿足細胞標志蛋白;IL-2:血清白細胞介素-2;IL-8:血清白細胞介素-8。1 mmHg=0.133 kPa。
2.2 2型糖尿病腎病不同UAER患者FFA、PCX、IL-2、IL-8水平比較CN組患者FFA、PCX、IL-2、IL-8水平均明顯高于M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型糖尿病腎病不同程度UAER患者FFA、PCX、IL-2、IL-8水平比較()
表2 2型糖尿病腎病不同程度UAER患者FFA、PCX、IL-2、IL-8水平比較()
注:UAER: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FFA:血清游離脂肪酸;PCX:尿足細胞標志蛋白;IL-2:血清白細胞介素-2;IL-8:血清白細胞介素-8。
2.3 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UAER與FFA、PCX、IL-2、IL-8水平的相關性分析Spearman相關性分析顯示,F(xiàn)FA、PCX、IL-2、IL-8水平與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UAER呈正相關性(P<0.05),見表3。
表3 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UAER與FFA、PCX、IL-2、IL-8 水平的相關性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nèi)因長期的高血糖環(huán)境會引發(fā)微脈血管疾病,導致糖尿病腎病等并發(fā)癥發(fā)生。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早期沒有明顯的特征,較難發(fā)現(xiàn)。進行期發(fā)展多表現(xiàn)為導致腎小球肥大、腎小球基底膜增厚,出現(xiàn)蛋白尿及水腫,最后引發(fā)腎衰竭。相關報道顯示,在2型糖尿病腎病發(fā)病早期及時診斷,并給予及時治療,能有效控制腎病進一步發(fā)展[7]。因此,2型糖尿病腎病早期監(jiān)測非常重要,但是常規(guī)的檢驗項目很難發(fā)現(xiàn)。近幾年研究發(fā)現(xiàn),足細胞是各種腎小球炎癥及非炎癥損傷的靶位,當腎臟損傷時,可導致足細胞發(fā)生改變,PCX是腎小球足細胞足突頂端膜區(qū)的主要跨膜蛋白[8]。FFA是機體脂肪分解的產(chǎn)物,能引起血管損傷,抑制外周葡萄糖的利用,促進糖異生[9]。
本研究結果顯示,2型糖尿病腎病組患者FPG、BUN、SCr、FFA、PCX、IL-2、IL-8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組、正常組,2型糖尿病組高于正常組,提示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體內(nèi)血糖水平更高,存在明顯的腎功能損傷,且FFA、PCX、IL-2、IL-8水平高表達均能夠參與2型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分析原因,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水平導致內(nèi)皮細胞受損,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致使血管內(nèi)的物質沉積于腎小膜上,并在腎臟濾過中產(chǎn)生氧化應激損傷。FFA主要由皮下和內(nèi)臟脂肪脂解生成,是三酰甘油的水解產(chǎn)物,正常情況下在人體血清中含量較低,但在病理狀態(tài)下具有細胞毒性和組織毒性,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對胰島素抵抗不敏感,使脂肪細胞增多,引起FFA升高,致腎臟小血管和微血管內(nèi)皮細胞受損[10]。足細胞參與構成腎小球濾過屏障,而其標志蛋白PCX帶有高負電荷的糖蛋白,防止足細胞足突坍塌;當腎小球發(fā)生損害,會使足細胞脫落,使PCX升高,PCX水平越高,說明足細胞脫落越多,腎小球損害則越為嚴重[11]。IL-8是根據(jù)單核一巨噬細胞而產(chǎn)生的一種細胞因子,能溶解酶,趨化中性粒細胞,對疾病的發(fā)揮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IL-2是T細胞生長因子,能維持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的活性,發(fā)揮重要的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IL-2表達異常說明自身免疫系統(tǒng)存在失衡。因此,當糖尿病向糖尿病腎病發(fā)展時,會產(chǎn)生免疫抑制,激活中性粒細胞并增加中性粒細胞的溶酶體酶活性,具有促進炎癥細胞趨化和誘導細胞增殖,從而導致IL-2、IL-8水平升高。
UAER在臨床上是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的金標準,也可用于輔助區(qū)分糖尿病腎病的病程分期。本研究將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不同UAER水平進行分組,結果顯示CN組患者FFA、PCX、IL-2、IL-8水平均高于MA組,這一結果說明在UAER較高的患者中FFA、PCX、IL-2、IL-8水平上升更為明顯,提示其表達可能在促進腎臟濾過膜通透性改變的過程中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這主要是由于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功能損傷越嚴重,引發(fā)炎癥反應及機體應激反應增強,加重患者腎臟功能的代謝水平,進而導致FFA、PCX、IL-2、IL-8相關指標升高。此外,本研究采用Spearman相關性檢驗分析,發(fā)現(xiàn)FFA、PCX、IL-2、IL-8水平與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UAER呈正相關,進一步說明FFA、PCX、IL-2、IL-8與2型糖尿病腎病發(fā)展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F(xiàn)FA、PCX、IL-2、IL-8與2型糖尿病腎病發(fā)展密切相關,且與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UAER呈正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