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強,李紅波,覃一玨
(1.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二三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廣西 南寧 530021;2.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 廣西 南寧 530021)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引起坐骨神經(jīng)痛和腰痛最常見的一種退行性脊柱疾病,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有機械壓迫學說、炎癥因子致痛學說、自體免疫學說等[1]。非手術治療是輕度LDH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能有效緩解患者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癥狀[2]。推拿手法作為一種重要的非手術治療手段,可通過對肌肉、關節(jié)、組織等產生機械作用而發(fā)揮鎮(zhèn)痛效應,盡管已有研究證實其對于LDH有著獨特的治療效果,但既往研究多側重局限于腰背部的傳統(tǒng)推拿手法,由于腰椎后側肌群較前側更為豐厚,自后側調整難度較前側更高,故難以改善腰椎力學結構[3]。近年來,理任調督推拿手法的出現(xiàn)打破了傳統(tǒng)推拿單純從后側治療的觀念,已有研究顯示其對LDH具有良好療效,但關于其對LDH患者血清疼痛介質和炎癥介質的影響仍未明確[4]。本研究進一步評價理任調督推拿手法用于LDH的臨床價值,為臨床提供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二三醫(yī)院收治的68例LDH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8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48.85±10.48)歲;病程12~62個月,平均病程(24.90±6.10)個月。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47.80±11.10)歲;病程11~65個月,平均病程(25.20±6.40)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二三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外科學(第9版)》[5]中LDH的診斷標準;②年齡18~65歲;③意識清醒,可配合治療。排除標準:①腹主動脈瘤或腹主動脈鈣化;②椎管狹窄、神經(jīng)根或脊髓急性水腫;③急性傳染性疾病、腫瘤、精神疾??;④腰部皮膚潰爛或下肢肌肉組織萎縮、感覺神經(jīng)和反射神經(jīng)異常;⑤既往有脊柱重大創(chuàng)傷史或外科手術史者;⑥入組前1個月接受過免疫抑制劑、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治療者。
1.2 治療方法基礎治療:兩組患者均給予依托考昔片(Rovi Pharma Industrial Services S.A,國藥準字J20180059,規(guī)格:120 mg/片),120 mg/次,1次/d,治療2周。對照組患者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加用推拿治療。參考《推拿治療學》[6]實施傳統(tǒng)推拿手法:①患者取仰臥位,行臀部、腰部按、揉、滾法治療,5~8 min/次;拇指或肘尖點按委中、腎俞、環(huán)跳、腰陽關、阿是穴等腧穴,以酸脹為宜。②患者取側臥位,行腰部斜板復位手法,左右各1次,患者身體呈“麻花狀”縱向旋擰,達到最大限度后,操作者反向用力,頓挫按壓,聞及復位響聲,即手法操作成功。③患者取俯臥位,順著膀胱經(jīng)、臀部和下肢后外側,實施按、揉、撥等手法治療;行腰骶部與小腿后外側擦法治療,以透熱為宜,5~10 min/次。以上治療1次/d,治療2周。觀察組患者在基礎治療上實施理任調督推拿,操作前明確患者無腹主動脈瘤、心臟病等問題后于餐后30 min行手法操作:①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立于其一側并將雙手重疊予腹部推揉,持續(xù)時間2~3 min,降低腹部整體張力;②操作者以掌跟行腹直肌推揉,確保兩側持續(xù)時間均為2~3 min,點揉關元、天樞、中脘、天樞等穴,每穴保持1~2 min;③操作者觸診腹部經(jīng)脈,包括肝、膽、脾、胃經(jīng)和任脈,待對應敏感點確認后予拇指點撥,每個點位1~2 min,以腰部或下肢存在傳感為宜;④根據(jù)高敏感點所處經(jīng)絡的不同,操作者予穴位點揉,敏感點處于任脈、腎經(jīng)、胃經(jīng)、肝經(jīng)、膽經(jīng)時,依次予雙手列缺穴、太溪穴、足三里穴、太沖穴、陽陵泉穴點揉,每個點位1~2 min;⑤操作者予腹部震顫,持續(xù)時間1~2 min,以腰、腹部皆有熱感為宜;⑥操作者雙手重疊予腹部按揉,持續(xù)時間2~3 min,保證腹部處于放松狀態(tài)。以上治療1次/d,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顯效:未發(fā)現(xiàn)下肢麻木等癥狀,直腿抬高幅度不低于70°,對日常生活無明顯干擾;有效:臨床癥狀好轉,直腿抬高幅度不低于50°,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無效:未達上述標準[7]??傆行?(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日本骨科協(xié)會(JOA)評分和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JOA評分內容包括臨床體征、膀胱功能等方面,總分29分,分值越低提示功能障礙越嚴重[8];采用VAS評估疼痛程度,評分范圍0~10分,評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劇烈[9]。③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腰椎關節(jié)活動度。采用全身智能康復系統(tǒng)(法國Rmingenierie公司,型號:BioRescue&BioVal)行前屈、后伸動作,電腦自動采集數(shù)據(jù)。④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介質和炎癥因子水平。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肘靜脈血5 mL,采用低速離心機[金壇市恒豐儀器制造有限公司,蘇常食藥監(jiān)械(準)字2014第1410009號,型號:TD4A-WS]進行離心處理(轉速3 500 r/min,離心時間10 min,離心半徑8 cm),取血清,置于-80 ℃環(huán)境下儲存。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東芝大連有限公司,遼藥管械(準)字2004第2400001號,型號:TBA-40FR]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前列腺素E2(PEG2)、組胺(HA)、5-羥色胺(5-HT)、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7(IL-17)、C反應蛋白(CRP)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試劑盒由廣州奧瑞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行配對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JOA及VAS評分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JOA評分高于治療前,VAS評分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JOA評分高于對照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JOA及VAS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JOA及VAS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JOA:日本骨科協(xié)會;VAS: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
2.3 兩組患者腰椎關節(jié)活動度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腰椎關節(jié)前屈、后伸活動度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腰椎關節(jié)活動度比較(°,)
表3 兩組患者腰椎關節(jié)活動度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2.4 兩組患者疼痛介質水平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PEG2、HA、5-HT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疼痛介質水平比較()
表4 兩組患者疼痛介質水平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PEG2:前列腺素E2;HA:組胺;5-HT:5-羥色胺。
2.5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IL-6、IL-17、CRP、TNF-α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5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IL-6:白細胞介素-6;IL-17:白細胞介素-17;CRP:C反應蛋白;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
作為干預LDH的重要保守療法之一,推拿已被臨床證實可減輕疼痛并改善功能,但傳統(tǒng)推拿局限于腰背部,對于部分并發(fā)腰椎椎管狹窄癥者僅推拿腰部難以改善預后[10]。腹部推拿較既往局部推拿療效更為確切,同時治療費用少且患者痛苦小,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可避免因直接刺激腰椎而加重癥狀[11]。理任調督推拿手法作為一種新型腹部推拿治療手段,國內僅少部分地區(qū)開展,其治療LDH的機制尚不明確,尚無報道探討其對LDH患者血清疼痛介質和炎癥介質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更高,且腰椎關節(jié)前屈、后伸活動度和JOA評分高于對照組,提示理任調督推拿手法治療LDH療效確切,對改善腰椎關節(jié)活動度和腰椎功能均有積極意義。對于LDH治療,從中醫(yī)學角度來講,理任調督推拿自腹部著手,打破了傳統(tǒng)推拿手法從后側治療的觀念,可調節(jié)丹田之氣和任督二脈,確保十二經(jīng)脈氣血運行通暢[12]。立足于現(xiàn)代醫(yī)學角度,機體出現(xiàn)癥狀與組織周圍伴有高壓力和無菌性炎癥有關,通常腹腔壓力異常升高會增加椎管內部壓力,而理任調督推拿手法可減輕腹腔壓力,放松腹部肌肉,促使椎管內壓力降低;另外,腰椎血供多源于腹主動脈,而腹腔壓力過高會改變腹主動脈血供,通過理任調督推拿手法可調節(jié)腹主動脈痙攣,改善腰椎及其周圍組織供血[11];此外,竇椎神經(jīng)周圍壓力過高會增加其支配的椎管內應力,加重LDH病情,而通過理任調督推拿手法可誘導竇椎神經(jīng)周圍壓力降低,下調其支配的軟組織張力,緩解腰痛癥狀[12]。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VAS評分和PEG2、HA、5-HT、IL-6、IL-17、CRP、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理任調督推拿手法可降低患者血清疼痛介質和炎癥因子水平,緩解患者疼痛程度。推測原因,LDH引發(fā)腰脊神經(jīng)根卡壓損傷,刺激受損神經(jīng)周圍聚集的炎癥細胞和膠質細胞釋放IL-6、TNF-α等炎性介質,經(jīng)結合神經(jīng)元相應受體而參與疼痛形成過程。LDH患者疼痛癥狀是周圍神經(jīng)感受器壓力過高所致,通過理任調督推拿手法可減輕局部壓力,誘導神經(jīng)感受器周圍壓力下降,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另外,疼痛也可能是局部致痛因子大量堆積影響周圍感受器所致,通過理任調督推拿手法治療可減輕筋膜張力,調節(jié)局部循環(huán),增加代謝能力,降低血清疼痛介質水平,減輕患者疼痛程度[13]。
綜上所述,LDH患者接受理任調督推拿治療可獲取滿意療效,對減輕患者疼痛、抑制炎癥反應、改善腰椎功能均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