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孟峣
《三十六計》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我從中獲得很多智慧。其中最后一計——走為上計,是我認為最妙的計策。
“走”不就是逃跑嗎?其實不然?!白邽樯稀笔潜荛_強敵,尋找戰(zhàn)機,以退為進。曹操可以說是“走”得有魄力。刺殺董卓失敗后,他一直顛沛流離,在濮陽敗給呂布,宛城又輸給張繡,赤壁被周郎火燒,華容道差點死在關(guān)公刀下,到了潼關(guān),胡子也割了、袍子也丟了……在這些地方如果不“走”,早就沒命了,正因為他“走”了,才有了后來建立曹魏。這可以說是對“走為上計”最好的詮釋。
記得在一次機器人社團活動中,老師讓我們快速熟悉比賽流程和內(nèi)容,我花了很長時間都不得要領(lǐng)。在模擬測試中,我的成績很不理想。我考慮到自己對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入,就向老師提出申請,周末回家鞏固后再進行比賽。我利用周六休息的時間反復研究比賽習題,終于,在信心滿滿時完成了比賽題目,獲得北京市3D機器人模擬場館消殺技能賽二等獎。
待自己實力強勁后再參與比賽,暫時的撤退并不是消極逃跑,而是為了等待更好的戰(zhàn)機。感謝《三十六計》開拓了我的思路,給了我智慧的啟迪,感謝“走為上計”!
老師小評
小作者通過舉曹操的事例將“走為上計”解釋得通俗易懂。同時,小作者還能將書中的智慧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正所謂活學活用。整篇習作條理清晰,文筆自然,展現(xiàn)出小作者讀書的智慧。
【作者系北京市東城區(qū)燈市口小學六·2班學生,指導并置評:王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