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那個星期天》里的小男孩,我的心情本來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在那個星期天,我的情感真真切切地變化著。
母親答應(yīng)帶我出去玩,所以我滿懷期待,“起床,刷牙,吃飯”,做好充分準(zhǔn)備。外面“陽光明媚”,大家一定感受到那個星期天不只天氣好,我的心情更好。
我“跑出去”,“站在街門口”,迫不及待地等待著??墒悄赣H卻沒有立即帶我去玩,而是去買菜了。我“藏了很久”,放飛的心也壓抑了很久。
“這段時光不好挨。”我“跳房子”,消磨等待的焦急;“看著云彩走”“挖蟻穴”“看畫報”,在等待中我孤獨寂寞又無可奈何。院子“空落落”的,我的心也空落落的。
“整個上午我就跟在母親腿底下”,“追在母親的腿底下”,“我好幾次差點兒絞在它們中間把它們碰倒”。我緊跟著母親,不斷地“念念叨叨”,我心中的盼望更加強烈,也變得更加焦急。
在我的等待和無奈中,半天過去了。雖有不甘,但又無奈。上午沒能和母親一起出去玩,但下午還有希望。午覺醒來,雖睡過了頭,但“還不晚”??茨赣H洗衣服,我“蹲在她身邊”,“看著她洗”,“一聲不吭”地等,開始對母親還信任,還很耐心;后來雖內(nèi)心焦急,但還抱有一絲希望;最后我心中已極其難過,極度失望,含淚忍著。
“周圍的光線漸漸暗下去”,我的心也“涼下去沉郁下去”,我明白了,母親不會帶我出去了,我的愿望落空了,我傷心了,失落了,“蹲在那兒一動不動”,“不出聲地流淚”,既為自己的愿望落空而傷心,也為母親整日操勞而難過。
通過我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等描寫,大家一定能感受到我從興奮期待到耐心等待,再到焦急無奈,最后失望委屈的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