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作新是中國著名的生物學家、鳥類研究專家,他帶動中國的鳥類研究從零發(fā)展,被視為一代宗師。
年輕時參觀博物館,鄭作新突然看到金雞(紅腹錦雞)的標本。憑借自己淵博的知識,他知道,金雞是陜西寶雞的產(chǎn)物,然而上面卻寫著“1758年,瑞士發(fā)現(xiàn)”。金雞是中國的特產(chǎn),為什么要被外國人命名?鄭作新暗下決心,要終生致力于中國的鳥類研究!
1930年,鄭作新到協(xié)和大學生物系任教,主要講授普通生物學、胚胎學等課程。當時我國近代鳥類研究幾乎是一片空白,要開展的工作非常多。他于1932年出版《大學生物學實驗教程》。戰(zhàn)亂年代,鄭作新堅持到野外進行鳥類的實地考察。1947年,鄭作新發(fā)表了《中國鳥類名錄》,列出的中國鳥類,總計1999種。這是中國人首本系統(tǒng)地研究鳥類的專著,直接把國內(nèi)的鳥類研究帶入新水平。他研究了一輩子的鳥類,也寫了一輩子的有關鳥類的書。直到1998年,鄭老已然離世,他的學生鄭光美依舊繼承著他的研究成果,持續(xù)更新著《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
鳥類不僅是鄭作新的研究對象,更是他一生的摯愛。他把鳥兒們視作自然界的精靈,希望永遠地呵護這些生物?!叭绻闶稚夏弥灨?,它們會把嘴直伸到你手上來,這時你可以抱住它,撫摸它全身柔軟豐滿的絨毛。”在鄭作新眼中,鳥兒的任何舉動都彰顯生命的活力。鄭作新還憑借自己深厚的古文功底,給原本只有拉丁名的鳥兒找到恰當?shù)臐h字。他是位可愛可敬,嚴謹而不失風雅的中國科學家!
(選自“光明網(wǎng)”2022年11月18日)
◆素材解讀
1.探索精神。鄭作新為了填補中國鳥類研究的空白,即使在戰(zhàn)亂年代,都堅持到野外考察。正是這種探索精神促成了他后來一系列成就的取得。
2.呵護自然。鳥類是鄭作新一生的摯愛。在他看來,鳥兒的任何舉動都彰顯生命的活力,這些自然界的精靈值得永遠呵護。
◆適用話題
家國情懷 探索精神 呵護自然 嚴謹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