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那位身著唐裝的老者,在昏黃的燈光下,用一雙蒼老粗糙的手,熟稔地刻出了一個個精美的字,令人震撼。
有一年暑假,父母帶我去揚州博物館參觀。踏入博物館,撲面而來的冷氣與外面燥熱的天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我的心一下子安靜下來。走進大廳,莊嚴的氣氛瞬間襲卷全身,我小心翼翼地觀賞著,生怕打破這份肅靜。
踏入歷史的長河,我一路欣賞了許多字畫,最驚艷我的是那幅《蘆雁圖》?!短J雁圖》由清代畫家邊壽民所作,描繪的是葦間月下的鴻雁,姿態(tài)各異,饒有情趣?;椟S的燈光下,我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兩只嬉水的鴻雁,我情不自禁地走上前,隔著冰冷的玻璃注視它,它仿佛一條紐帶,紐帶的這頭是喧囂的紅塵,那頭卻是清朝盛世。如今,那幅畫在昏暗燈光的掩映下,漸漸被人們淡忘。
這是我第一次品嘗到歷史的滋味,它醇厚的甘甜中似乎帶了些許酸澀。
就在我沉溺于那一件件歷史悠久的文物中時,一位身著唐裝的老者忽然闖入我的視線,只見他微微彎腰,挽起衣袖,一手拿著刻刀,一手固定木板,一套動作如行云流水,如果沒有十幾年的練習,是不可能完成的。
突然,他手上的動作停了下來,順著老者的目光看去,平平無奇的木頭上出現(xiàn)了鄭板橋的《新竹》,讓人嘖嘖驚奇的是那字竟然還是反過來的。只見老人拿起刷子輕沾幾滴濃墨,均勻地刷在木板上,然后把白紙放在木板上輕輕一印,一首古詩躍然紙上,周圍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幾名外國游客趕緊拿起手機記錄下這精彩的瞬間。
老人站起身,只見他兩鬢斑白,臉上雖布滿皺紋,但身上的精氣神卻一點兒也不弱。他說:“這就是雕版印刷術,它發(fā)源于大唐,盡管到宋朝人們已經(jīng)發(fā)明出活字印刷術,但大多數(shù)人還在使用雕版印刷術?,F(xiàn)如今,它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p>
我內心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這不僅僅是文化的傳承,更是中華民族從古至今智慧的結晶。
我終于品嘗到了歷史的滋味,它既飽含了許多令人難以釋懷的苦,又蘊含著讓人回味的甜。這種滋味永遠不會消散,它會一直銘刻于每個炎黃子孫的心中!
【江蘇蘇州市高新區(qū)實驗初級中學初一·30班,指導老師:胡佳】
◆點評
歷史如何品嘗?小作者獨辟蹊徑,通過《蘆雁圖》《新竹》等家喻戶曉的作品,帶領讀者品嘗厚重的歷史滋味,結尾用“既飽含了許多令人難以釋懷的苦,又蘊含著讓人回味的甜”一句富含哲理的話升華主題,令人回味無窮。
(蘇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