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帥
當地時間7日,歐盟對外事務部(EEAS)舉辦了“外國資訊操縱與干擾”(FIMI)會議,EEAS負責人、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利在致辭中聲稱,歐洲長期受到大量虛假、“有毒”信息的影響,宣稱俄羅斯、中國正在展開“敘事之戰(zhàn)”,通過操縱資訊來試圖影響輿論。中國專家認為,這套說辭暴露歐洲對自身發(fā)展模式的不自信,為目前面臨的“民主危機”尋找替罪羊。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 EU”報道,EEAS當天發(fā)布歐盟首份《外國資訊操縱與干擾威脅報告》。報告中提到,自2015年以來,EEAS共收集到超過1.5萬件所謂外來勢力操縱歐洲資訊的案例,在去年10月1日至12月5日的100件案例中,83件來自俄羅斯,17件來自中國,其中5件為“中俄協(xié)作”。博雷利表示,報告的主要結論為俄羅斯利用技術制造歪曲俄烏沖突事實的虛假新聞,以及俄羅斯和中國等國家合作,在輿論方面影響人們對歐盟的看法。
報告宣稱,中國是“擁有多種手段的FIMI行動者”,中國通過官方媒體和有影響力的社交媒體人物駁斥西方對中國人權問題的批評,并“重塑新疆等話題的敘事”。在所謂中俄合作影響歐洲輿論方面,報告宣稱中國官方媒體協(xié)助放大有利于俄政府的陰謀論,如發(fā)布有關美軍在烏克蘭設生物實驗室的報道。
博雷利表示,歐盟將設立應對外國資訊操縱的信息共享和分析中心,追蹤那些外來勢力操縱信息的行為,并與27個歐盟成員國和廣泛的非政府組織實時共享消息,確保能夠盡快采取彳冠消除虛假信息威脅。
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8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這份報告實際上是在掩飾美國策劃俄烏沖突,并正在控制歐洲輿論這一客觀事實,歐洲內部的親美勢力將矛頭指向中俄,一方面是欲蓋彌彰,另一方面是為歐洲面臨的“民主危機”尋找替罪羊,將歐洲民粹主義的興起歸因為受到外來信息的影響。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朔8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這份報告反映出三個問題,一是歐洲目前對自身發(fā)展模式與前景缺乏自信,因此通過指責外部的方式來為自己的治理不善尋找借口;二是西方將信息戰(zhàn)視為與中國、俄羅斯進行戰(zhàn)略競爭的有力工具, 所以率先搶占輿論的制高點,以召集所謂盟友;三是西方正在試圖重構話語體系,有意強化他們在道德層面的影響力。但這反.而顯示出他們大搞“雙標”,將其他國家正常的報道渲染為有悖于自己價值觀的“虛假新聞”。由此來看,歐盟設立所謂打擊假新聞的信息共享和分析中心,實際上是服務于政治需要,信息的真假完全由他們來定性,并以此作為向中國施壓的一張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