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雪梅,余彩云,黃秋蓮,田偉翠
(福建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1)
情緒管理能力是指個體對情緒進行調控的過程,通過對自身情緒的覺察和調整,增強情緒駕馭的能力,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以更好地發(fā)揮自身潛能[1]。醫(yī)學生正處于青年期,身心的劇烈變化明顯地反映在情緒上,情緒波動大且呈兩極性,內心敏感且情緒體驗豐富、深刻,容易導致情緒困擾的產生。研究發(fā)現(xiàn),醫(yī)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會極大地影響其心理健康水平[2]。同時,情緒管理能力可能會影響未來臨床工作,特別是醫(yī)患關系的建立,具有更高情緒管理能力的醫(yī)護人員更容易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3-4]??梢姡绾慰茖W有效地提升醫(yī)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是醫(yī)學教育和個體學習非常重要的任務。
負性自動思維是個體大腦中自發(fā)涌現(xiàn)的、稍縱即逝的負性認知,是對于事件本身的不合理想法,阻礙個體對事件以及自我的理性評價。負性自動思維的出現(xiàn)常常伴隨不良情緒和行為的產生,研究發(fā)現(xiàn),負性自動思維常導致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的產生[5-6],Beck的認知模型也認為誘發(fā)不良情緒的直接原因并非外界事件而是個體對于情緒誘發(fā)事件的負性認知[7],這提示負性自動思維可能是影響個體不良情緒的重要因素。
認知行為治療是A.T.Beck于20世紀60年代創(chuàng)立的,他認為適應不良的情緒均源于適應不良的認知,在認知行為治療中主要通過調整來訪者的不合理認知達到改善其不良情緒的目的。以往研究發(fā)現(xiàn),降低負性自動化思維會減少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的產生[8-9],這是否意味著降低負性自動思維是提升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一種途徑?人們較易覺察到負性自動思維伴隨而來的情緒反應,但是只要稍加訓練,就能夠對自己的不合理想法有所認識和調整。鐘曉虹等[10-12]學者也發(fā)現(xiàn),認知行為團體輔導有助于改善大學生的負性自動思維,對于提高大學生情緒管理水平有顯著效果。所以,本研究是以認知行為療法為理論基礎,基于負性自動思維的調整開展的團體輔導,與傳統(tǒng)的認知行為團體輔導相比,本研究更加側重于對醫(yī)學生負性自動思維的識別、評估和應對,促使醫(yī)學生產生更加積極、客觀且具有適應性的想法,從而改善不良情緒,改善醫(yī)學生對自己和他人情緒的識別、調整,有效提高醫(yī)學生情緒管理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負性自動思維調整的認知行為團體輔導對醫(yī)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影響效果,為醫(yī)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新的方法和路徑。
實驗對象為福建省某醫(yī)學院大一學生,發(fā)放醫(yī)學生情緒管理能力量表,遵循學生自愿原則招募被試,共回收有效問卷635份。依據(jù)醫(yī)學生情緒管理能力量表得分,選取低分組120人,隨機分為實驗組60人、對照組60人,實驗組和對照組在醫(yī)學生情緒管理能力量表的得分上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1 醫(yī)學生情緒管理能力量表 該量表由趙靜等[13]編制,適用對象為醫(yī)學生,共28個條目,采用Likert 5點計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情緒管理能力越好。在本研究中,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3,情緒評價能力、情緒感知能力、情緒表達能力、情緒調控能力4個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分別為0.822、0.769、0.793、0.730。
1.2.2 自動思維量表(ATQ) 該量表由Hollon&Kendall編制[14],共30個條目,采用Likert 5點計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負性自動思維出現(xiàn)越頻繁。在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82。
1.3.1 研究程序 本研究采用2(干預:實驗組、對照組)×3(時間:前測、后測、追蹤)實驗設計,因變量為被試的醫(yī)學生情緒管理能力量表得分。實驗組在團體領導者的帶領下,選取校級選修課的時間段,進行每周1次、持續(xù)8周的認知行為團體輔導,每次用時1.5小時左右,團體領導者為取得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并受過認知行為治療專業(yè)培訓的心理教師;對照組不做任何干預。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干預前和干預后均進行醫(yī)學生情緒管理能力量表和自動思維量表(ATQ)測試,且實驗組在干預后3個月進行追蹤測試。
1.3.2 基于負性自動思維調整的團體輔導干預方案 本次團體輔導以認知行為療法為基礎,在專家指導下,設計8次團體輔導干預方案(見表1)。根據(jù)團體輔導活動原則,活動設計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順序,從認知模型、流動的認知三角入手,逐漸深入到三欄表、五欄表的練習。擬通過降低學生的負性自動思維達到提升情緒管理能力的干預目標。
表1 基于負性自動思維調整的團體輔導干預方案Table 1 Group counseling intervention scheme based on negative automatic thinking adjustment
本研究采用SPSS21.0軟件錄入數(shù)據(jù)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分別以醫(yī)學生情緒管理能力和各維度為因變量,以負性自動思維作為自變量進行簡單直線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負性自動思維對情緒管理能力的解釋量為15.6%,對情緒評價能力、情緒感知能力、情緒表達能力的解釋量分別為10.2%、17.0%、18.9%,對情緒調控能力不具有預測作用(P>0.05),見表2。
表2 情緒管理能力和各維度的簡單直線回歸分析Table 2 Sim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emotion management ability and dimensions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結果顯示:(1)干預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在ATQ量表總分和情緒管理能力量表總分上無顯著差異(P>0.05),表明實驗組和對照組在負性自動思維和情緒管理能力上具有同質性。(2)干預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在ATQ量表總分(P<0.05)和情緒管理能力量表總分上(P<0.001)均具有顯著差異,見表3。
表3 兩組在情緒管理能力量表及ATQ量表總分上的比較(±s,分)Table 3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n the total scores of the Emotional Management Ability Scale and ATQ Scale(±s,score)
表3 兩組在情緒管理能力量表及ATQ量表總分上的比較(±s,分)Table 3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n the total scores of the Emotional Management Ability Scale and ATQ Scale(±s,score)
注:*P<0.05,***P<0.001
組別t t實驗組(n=60)對照組(n=60)t 64.18±28.0259.10±14.301.25 A T Q總分前測 后測50.38±21.6858.22±17.79-2.16*5.31***0.4396.93±15.9296.65±8.900.12情緒管理能力總分前測 后測112.40±11.1199.08±16.665.15***-6.69***-1.20
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進行組內數(shù)據(jù)對比,結果顯示:(1)實驗組干預前后在ATQ量表總分和情緒管理能力量表總分上具有顯著差異(P<0.001)。(2)對照組在ATQ量表總分和情緒管理能力量表總分上均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3。
表4 實驗組在情緒管理能力量表中各維度得分和總分的前后測比較(±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each dimension and total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emotion management ability scale before and after the test(±s,score)
表4 實驗組在情緒管理能力量表中各維度得分和總分的前后測比較(±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each dimension and total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emotion management ability scale before and after the test(±s,score)
注:***P<0.001
情緒表達能力20.27±4.1023.75±3.19-6.49***時間 情緒感知能力 情緒調控能力前測后測t量表總分96.93±15.92112.40±11.11-6.69***情緒評價能力37.08±6.3042.48±3.79-6.22***22.10±4.2626.32±3.45-6.53***17.48±3.2719.85±2.33-4.52***
由表4可知,實驗組情緒管理能力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前后測均具有顯著差異(P<0.001)。
表5 實驗組在情緒管理能力量表及ATQ量表中追蹤測評的得分比較(±s,分)Table 5 Comparison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emotional management ability scale and ATQ scale(±s,score)
表5 實驗組在情緒管理能力量表及ATQ量表中追蹤測評的得分比較(±s,分)Table 5 Comparison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emotional management ability scale and ATQ scale(±s,score)
注:t1為前測與追蹤測評的得分比較,t2為后測與追蹤測評的得分比較;***P<0.001
追蹤ATQ總分情緒管理能力總分項目t2 t14.30***-5.92***前測64.18±28.0296.93±15.92后測50.38±21.68112.40±11.1149.98±20.67111.20±12.070.191.14
由表5可知,ATQ量表及情緒管理能力量表總分的前測與追蹤測評得分具有顯著差異(P<0.001),但ATQ量表及情緒管理能力量表總分的后測與追蹤測評得分無顯著差異(P>0.05)。
由研究結果可知,負性自動思維對情緒管理能力的聯(lián)合解釋量為15.6%,說明負性自動思維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預測情緒管理能力。這和林君瑜等[15-16]的研究結果相似,他們認為負性自動思維對抑郁、焦慮等情緒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認知行為療法不同于傳統(tǒng)的認知療法和行為療法,它更加重視想法—感受—行為流動的三角關系,強調改變三者的任意一點均有可能改變另外兩點,重視改變個體的負性自動思維,建立合理信念。因此,隨著醫(yī)學生負性自動思維的減少,他們更易形成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也能更加客觀真實地進行自我評價,促進積極情緒情感的表達,形成正向認知、積極情緒體驗、良好情緒表達三者之間的良性循環(huán),進而增強情緒管理能力。
團輔活動開展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在ATQ量表的總分上無顯著差異(P>0.05),說明兩組被試在負性自動化思維上具有同質性。通過8次團體心理輔導,實驗組ATQ量表總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且實驗組的ATQ量表總分具有前后測差異(P<0.001),說明8次的團體心理輔導對負性自動思維起到了很好的干預作用。這和劉爽[17]的研究結果一致,經過團體心理輔導的干預,有效降低了負性自動思維,那些不易被察覺的、非理性的認知都不同程度得到了修正,修正后的認知更為理性而客觀。在本研究團體心理輔導方案實施過程中,以認知行為治療為理論依據(jù),重點干預醫(yī)學生的負性自動思維。在團體心理輔導初期,引導醫(yī)學生覺察負性自動思維,通過情緒、事件的線索順藤摸瓜抓住簡短、自發(fā)涌現(xiàn)的負性自動思維意識流,形成三欄表的記錄。在三欄表記錄的基礎上,進一步教會醫(yī)學生運用經典“蘇式六問”對可能存在的不合理想法進行挑戰(zhàn),降低對不合理想法的相信程度。通過五欄表的練習,形成更加合理、更具有適應性的新的想法,減少負性自動思維的產生。從研究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通過三欄表、五欄表的練習,醫(yī)學生的負性自動思維顯著減少,說明該團體心理輔導方案具有很好的干預效果。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基于負性自動思維調整的團體心理輔導能夠顯著提升醫(yī)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實驗組后測得分顯著高于前測(P<0.001),實驗組后測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01),這說明團體心理輔導起到了良好的提升作用,且進行追蹤調查發(fā)現(xiàn),團體心理輔導的效果具有持久性。這和萬昌良等[8-9]的研究結果一致,降低負性自動思維是影響心理健康的關鍵因素,基于負性自動思維調整的團體心理輔導能有效提升學生自我情緒調控、覺察他人情緒的能力,能顯著緩解學生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在團體心理輔導的系統(tǒng)訓練后,學生能有效識別、評估、應對自動思維的出現(xiàn),發(fā)現(xiàn)負性自動思維對情緒、行為產生的影響,發(fā)展出更加具有適應性的想法,形成良好、穩(wěn)定、持久的想法—感受—行為三角模式。但徐曉曉[10]發(fā)現(xiàn),團體輔導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負性自動思維的產生,對負性情緒有一定的調整作用,但對抑郁、焦慮等總體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影響不明顯。因此,在今后研究中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改進團體心理輔導方案的設計,探索中間信念和核心信念的改善對醫(yī)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