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盼盼
(梅河口市融媒體中心,吉林 通化 135000)
在現(xiàn)階段數(shù)字媒體時代,電視專題節(jié)目日益發(fā)展,成功的節(jié)目離不開優(yōu)良的后期制作。文章將深入探討人物類電視專題節(jié)目的后期制作技巧。這些技巧分為多個類別,包括音頻編輯、視頻編輯、視覺效果和音樂選擇等。對于人物類節(jié)目而言,后期制作的重點在于突出人物的特征、情感和故事,為觀眾提供引人入勝的觀看體驗。對此,需要對后期制作技巧進行優(yōu)化,以期制作出高質量的人物類電視專題節(jié)目。
人物類電視專題片以特定的個體或群體為核心,通過講述他們的生平、成就、思想、情感以及社會關系,傳達某種精神理念、歷史價值或社會現(xiàn)象。這類專題片通過翔實的資料收集如采訪、檔案、舊照片等,深挖人物內心世界。利用強烈的情感傳達,尤其對于主角的經歷描述,專題片可以引起觀眾的共鳴。故事通常具有明確的敘事結構,如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或者以人物生活的轉折點為主線進行組織。人物類電視專題片還會使用音樂、旁白、訪談等多種手法,營造出豐富的氛圍,以增強故事的感染力。每部人物類專題片都有明確的主題,通過精良的制作和細致入微的剪輯,確保故事的觀賞性和連貫性。
人物類電視專題片中,后期制作編輯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通過精妙的剪輯塑造連貫、流暢的敘事節(jié)奏上。制作團隊不僅需要在畫面拼接方面下功夫,還要在音效、配樂選擇以及特效添加方面加以考量。這些都是增強人物情感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主題深度的展現(xiàn)。利用科學、流暢的視頻剪輯,不僅可以突出人物的魅力,讓觀眾在有限的時間內對人物有深入的理解,而且有助于節(jié)奏的把控,使得觀眾可以更投入地感受到專題片傳達出的價值觀念。同時,對大量原始資料的合理運用和精準剪輯,可以更準確地呈現(xiàn)專題片核心主題,強化事件的轉折點,以便深化觀眾心中的印象??偟脕碚f,后期制作編輯可以說是實現(xiàn)人物類電視專題片藝術表現(xiàn)、傳播效應和深層次信息傳遞的決定性步驟[1]。
剪輯不僅僅是對素材的簡單拼接,更是一門藝術,通過有選擇性的素材組合,可以講述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例如,在《人口普查》這部紀錄片中,剪輯技巧尤為突出。剪輯師采用時空交錯的手法,不僅僅按照時間線索線性展開,還通過人物的回憶、歷史的閃回等多種手法,使得敘事更加豐富多彩。剪輯師巧妙地運用了節(jié)奏的變化,對于描繪人口生活環(huán)境等旁白內容使用快速剪輯的手法進行處理;對于側面描繪人口數(shù)量變化的場景,則使用慢鏡頭給觀眾以思考的空間。這樣的剪輯手法不僅提高信息的傳遞效率,還極大地增強觀眾的觀看體驗,對加深作品在觀看者腦海中的印象具有重要作用。
顏色對于視覺作品的情感傳遞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對顏色的控制,可以起到烘托環(huán)境氛圍、渲染故事情節(jié)的作用。例如,《人生果實》對色彩的運用就十分恰當。制作團隊結合一對老人生活中每個階段、每個細微的小事,調整拍攝環(huán)節(jié)的環(huán)境顏色。例如,講述老人生活開心小事的時候,拍攝環(huán)境多為室外,天氣是晴天,顏色多以暖色為主;而生活中兩個老人吵架生氣的場景多為分開拍攝,并且室外的天氣多為陰天雨天,色調多以冷色調為主。男主意外離世后,雖然女主仍在正常生活,但是拍攝環(huán)境的顏色已經沒有之前的場景顏色,并且整體亮度也被下調。這樣細膩的色彩處理,不僅讓畫面更加美觀,而且傳達了情感,觸動觀眾的心弦[2]。
字幕與文本是信息傳遞的重要載體,但在部分視頻中字幕的出現(xiàn)會影響觀影者的感受,需要在后期制作中對字幕進行修改。例如,在戶外記錄人物時,不可避免地會記錄到自然風光,強烈的太陽光會導致畫面亮度過高,為保證紀錄片的真實性,通常不會在后期過大調整畫面亮度,因為這樣會導致常規(guī)字幕實際觀看效果不強,需要在后期制作中使用與自然景色相協(xié)調的顏色進行調整,此方法既不突兀又能確保信息的清晰傳達。在人物類電視專題節(jié)目中或重要講話解說時,字幕的字體應適當加大,以便觀眾能夠集中注意力。此外,對人物類電視專題片的后期制作還可以使用文本動畫的方式,如介紹《不了神話宮崎駿》時,相關的文本伴隨著動畫效果出現(xiàn),增加了信息的趣味性和易記性。
特效與圖形的運用能夠極大地提升專題片的視覺效果?!秵滩妓沟囊簧分刑匦н\用十分得當,既描繪出喬布斯的人物特色又突出了喬布斯的創(chuàng)新精神。例如,描述蘋果公司的產品時,運用現(xiàn)代感十足的3D 效果和動態(tài)效果進行過渡,使得觀眾身臨其境般地了解蘋果公司。講述喬布斯個人經歷的時候,通過精心設計的圖表和時間線,使復雜的信息變得簡潔明了。這些特效實現(xiàn)了對畫面的美化,更重要的是它們作用于內容的傳遞,使得信息更加直觀易懂[3]。
在人物類紀錄片后期制作過程中,結構的把握是確保電視專題片能夠傳達清晰故事線和強有力主題的關鍵。從技術角度分析,這需要編導和剪輯師對人物拍攝整體素材有深入的了解,并結合拍攝素材與拍攝人物的個性制定剪輯方法,使剪輯后的內容能夠將這些素材組織成有邏輯、有情感的敘述。首先,剪輯師需要與導演緊密合作,提前理解故事的主線,明確各個章節(jié)的目的和需求,從而要求對特定的畫面進行拍攝。其次,運用專業(yè)的剪輯軟件如Final Cut Pro 或Adobe Premiere Pro,可以通過時間線功能來規(guī)劃整個節(jié)目的框架,將素材分門別類,按照故事發(fā)展的順序放置,同時標記關鍵鏡頭和音頻,為之后的精剪打下良好基礎。最后,采用圖表來視覺化結構規(guī)劃,如使用故事板(Storyboard)和時間軸圖(Timeline Chart),可以幫助團隊成員更直觀地了解整個故事的流程和結構布局。從人物類專題節(jié)目角度來看,盡管部分拍攝內容是按照劇本進行拍攝,但是仍存在一些真實的拍攝畫面。對此,在把握結構的過程中,剪輯師需利用軟件中的多軌編輯功能,層層疊加畫面和音效,形成多維度的敘述[4]。
在人物類電視專題片的錄制過程中,因拍攝環(huán)境的影響導致不能在固定位置安裝專業(yè)的錄音設備,因此在后期制作中,臺詞處理和混音是賦予影片生命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優(yōu)質的聲音設計不僅可以提升節(jié)目的整體質感,還能夠加強觀眾的情感投入。臺詞處理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對話清晰可辨。這一過程開始于錄音階段,要求后期技術人員使用專業(yè)的麥克風和錄音設備,在靜音環(huán)境下進行高質量的錄音。在后期制作中,技術人員對已有的錄音材料,使用各類音頻編輯軟件(如Adobe Audition,Pro Tools 等)進行響度校正,確保各臺詞音量一致性,進行降噪處理,消除背景噪音、電磁干擾等。常用的降噪工具包括iZotope RX、Waves X-Noise 以及CEDAR DNS 系列硬件設備。對白處理還包括EQ調整、去混響、增強語音清晰度、壓制S 音等操作,以保證每一句臺詞都干凈、清晰。混音是臺詞與背景音樂、環(huán)境音效之間的藝術融合?;煲魩煏鶕?jù)節(jié)目內容動態(tài)調整音量、音質、立體聲效果等,形成富有層次的聲音景觀。此過程中可能添加如下雨聲、風聲、緊張場景中的快速心跳聲等音效,以突出特定場景的氣氛[5]。
調色過程通常分為初級和次級兩個階段。初級調色側重于校正白平衡和調整曝光,確保色彩的基本恢復;次級調色則專注于畫面細節(jié)的微調,并強化影片的獨特風格。通過這兩個階段,可有效調整人物類電視專題節(jié)目錄制過程中無法進行環(huán)境布置的區(qū)域色調,主要包括以下核心工作。首先,對曝光和色彩進行精細修正。采用先進的數(shù)字調色方法對畫面的曝光度、色調和色溫等進行精確調校,最大化保留拍攝的細節(jié),從而最大限度地維持視頻的真實視覺效果。次級調色在初級調色設置曝光和白平衡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工,針對不同要求的人物類拍攝環(huán)境的特點,在初級調色后還需進行風格化的次級處理。其次,后期制作視頻調色需要保持色彩的連貫性,通常人物類專題節(jié)目拍攝會涉及多個攝影機位,包括基本的雙機位以及更高級的航拍或水下拍攝等,即使在相同場景下,不同品牌或型號的攝影設備在相同參數(shù)下工作也會產生色差,因此調色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確保所有畫面環(huán)境特點,無論使用哪種設備拍攝,顏色均保持一致,避免觀眾察覺到不一致導致的干擾。最后,通過后期制作調整人物類專題節(jié)目的特定氣氛,凸顯人物類節(jié)目的人物風格,這一步是調色中極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影片的最終觀感[6]。
人物類電視專題節(jié)目的后期制作,不僅是技術的應用,更是藝術的創(chuàng)作。正確使用后期制作工具,能提升節(jié)目影像和聲音的質量,更好地服務于人物傳記故事,并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然而,技術只是手段,真正決定作品成功的,是后期制作能否把握人物的特性,以及如何運用各種手段把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生動展現(xiàn)出來。這就要求后期制作人員具有高超的技藝、敏銳的直覺和深厚的人文素養(yǎng),才能創(chuàng)作出富有感染力的人物類電視專題節(ji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