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是吃貨天團:單足龍(左)、巴塔哥尼亞爪龍(中上)、臨河爪龍(中下)、半爪龍(右下)。別看我們四個長得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但我們可是實打?qū)嵉囊患胰耍际前⑼呃三埧频目铸?。本來我們都長得一樣,可為了吃,我們分別進化出了不同的樣子。
白堊紀可謂是“巨龍的時代”。這一時期恐龍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相當多的獸腳類恐龍走上大型化,甚至巨型化的演化道路。然而,在這些龐然大物中間,我們阿瓦拉慈龍類,體型卻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急劇縮小了。這種變化主要是因為我們都是吃貨,之前我們更喜歡吃蜥蜴等小動物,但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白蟻等昆蟲類更高蛋白,更容易找到,于是我們就逐漸變成了現(xiàn)在的模樣。
中文名稱:單指臨河爪龍
綽 ? ? ? 號:蠢萌小短手
體 ? ? ? 型:身長僅有70厘米,體重不足500克
食 ? ? ? 性:食蟲
生存年代:生存于白堊紀晚期的中國內(nèi)蒙古
發(fā)現(xiàn)地點:巴彥淖爾市的臨河區(qū)
化石標本:出土于中國內(nèi)蒙古巴音滿都呼的烏
梁素海組地層,地質(zhì)年代為晚白堊
紀坎潘階早期,距今約8400萬到
7500萬年前,包含:頸椎、背椎、
薦椎、尾椎、前肢、后肢及骨盆。
學名由來:在希臘文意為“單一的手指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