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思蒙, 楊陽, 吳浩, 路麗英, 趙丕植, 宋小雨
(1.中鋁材料應(yīng)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102209; 2.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 哈爾濱150001)
5xxx系A(chǔ)l-Mg合金具有高比強度,同時作為不可熱處理強化鋁合金具有易于加工及較好的焊接性能,被廣泛應(yīng)用于航天航空、軌道交通及海洋船舶等領(lǐng)域。近年來,隨著鋁合金的推廣,對其力學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發(fā)現(xiàn),添加微量元素Sc可大大改善鋁合金的性能,可以提高鋁鎂合金的力學性能、焊接性能、耐熱性能和耐腐蝕性能,并可將鋁合金的再結(jié)晶溫度提高到450~550 ℃。然而,Sc的高價格限制了其應(yīng)用,在實際生產(chǎn)中,大范圍推廣高強鋁合金,往往通過加入少量的Sc同時再加入Zr,形成Al3(Sc,Zr)相提高材料性能[1-5]。
在焊接鋁合金時,熔化極惰性氣體保護焊(Metal inert-gas welding, MIG)因高效快速、操作簡單及成本低廉等優(yōu)點常常被用于鋁合金上,MIG以電極和母材之間產(chǎn)生電弧作為主要熱源,在高溫電弧的作用下,有益的低熔點合金元素如Mg,Zn等易被燒損。因此,研究電弧等離子的組成及溫度場分布,從而指導焊絲和母材合金元素的添加是十分有必要的。Chen等學者[6]采用Al-Mg-Zr和Al-Mg-Zr-Sc合金焊絲焊接Al-Mg-Sc合金,發(fā)現(xiàn)Al-Mg-Zr-Sc焊絲作為填充材料時,可使焊縫和熔合區(qū)的晶粒明顯細化,接頭力學性能高于Al-Mg-Zr焊絲;Yang等學者[7]在ER5356焊絲引入Sc,Zr及Er微量元素,對Al-5.6Mg-1.0Zn-0.6Mn合金進行焊接裂紋敏感性分析,Sc,Zr和Er含Ti)參與形核核心Al3(Sc,X)的生成。王東等學者[8]研究了ER5B06,ER5356和ER5A56焊絲對7A52鋁合金焊接接頭力學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采用Mg含量較高的5B06焊絲能有效彌補焊接冶金過程中造成的Mg元素燒損情況,形成的焊接接頭力學性能和焊接性能最佳。
采用ER5356,ER5B06和ER5B71焊絲對新型Al-Mg合金進行MIG焊接,探究焊絲及母材中添加Sc,Zr元素對新型Al-Mg合金焊接性能的影響。
焊接試驗選用母材為2 mm厚Al-Mg合金板材,采用φ1.2 mm焊絲ER5356,ER5B06和ER5B71進行MIG焊接。母材狀態(tài)為H32,規(guī)格為300 mm×100 mm×2 mm。試驗所用母材及焊絲化學成分見表1,母材力學性能見2。
表1 新型Al-Mg合金和焊絲化學成分(質(zhì)量分數(shù),%)
表2 新型Al-Mg合金拉伸性能
MIG采用機械手進行焊接,保護氣體為99.999%氬氣,接頭形式為對接接頭,焊接方向沿軋制方向。焊接工藝參數(shù)見表3。
表3 MIG工藝參數(shù)
焊后將工件沿橫截面用線切割機加工成金相試樣,采用JSM-7800F型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對接頭組織和拉伸斷口進行觀察,采用 Fischer HM 2000 型顯微硬度儀沿焊縫中心(橫截面)測試維氏硬度,間隔0.5 mm,壓力荷載0.98 N,加載時間10 s。采用火花直讀光譜儀進行成分分析,在室溫條件下,按照GB/T 228.1—2010《金屬材料 拉伸試驗 第一部分:室溫試驗方法》在AG-X Plus-10 KN拉伸試驗機上進行,拉伸速度為3 mm/min,記錄抗拉強度、屈服強度、斷后伸長率及斷裂位置。
焊接電弧是電場、磁場、流場多場耦合下產(chǎn)生的,是一種高溫、高速的等離子體流。電弧等離子體是由氣體介質(zhì)經(jīng)過電離后產(chǎn)生的電子、離子和再次復合后的原子構(gòu)成的。在電弧等離子體中,相對于其它粒子,電子質(zhì)量較小,在強電場的作用下,很容易獲得較大的初速度,經(jīng)過時間的積累和碰撞次數(shù)的增加,獲得一定能量的電子將部分能量傳遞給其它重粒子,使得重粒子獲得能量基本與電子相一致。這時,電子、離子和中性離子具有相同的特征溫度,等離子體就可像普通氣體那樣用統(tǒng)一的熱力學溫度來描述。圖1為氬弧溫度場分布云圖,由圖可知,電弧最高溫度超過20 000 K,高溫區(qū)分布在電弧中心區(qū)域,電弧溫度分布存在較大的溫度梯度[9]。在高溫電弧作用下,焊絲與母材充分燃燒并發(fā)生冶金反應(yīng),在母材上形成熔池,冷卻后形成焊縫。
圖1 氬弧溫度場分布云圖
添加不同焊絲的接頭及母材的EBSD組織如圖2所示。母材為加工態(tài)顯微組織,熔合區(qū)的組織形態(tài)不再是粗大的柱狀晶,而是由大量等軸晶組成的細晶組織,主要原因為在熔池的邊緣形成的高溫穩(wěn)定性強的Al3(Sc,Zr)作為異質(zhì)形核質(zhì)點,提高形核率,促進等軸晶形成。Al3(Sc,Zr)高溫質(zhì)點的來源有兩方面:一方面來源于焊絲,焊絲在電弧作用下形成細小熔滴,過渡到熔池內(nèi)部;另一方面來源于母材,電弧溫度遠高于母材熔點,在熔池邊部的少量母材熔化,使熔池獲得了由母材過渡的少量Sc,Zr合金元素。而熔池芯部發(fā)生渦流快速攪動[10],邊部流速則較緩慢,Al3(Sc,Zr)高溫質(zhì)點隨著液態(tài)金屬的劇烈流動擴散到熔池邊部,在熔池的邊緣造成Al3(Sc,Zr)高溫質(zhì)點的聚集。采用ER5B71焊絲使補充到熔池中Al3(Sc,Zr)的異質(zhì)形核質(zhì)點的增多,該種焊絲形成的熔合區(qū)等軸晶區(qū)域擴大。熱影響區(qū)受焊接熱循環(huán)作用發(fā)生了部分再結(jié)晶。母材中添加的Sc,Zr形成的Al3(Sc,Zr)彌散分布在基體中,可穩(wěn)定晶界結(jié)構(gòu),抑制再結(jié)晶,并強化基體。
圖2 添加不同焊絲的接頭及母材的EBSD組織
圖3為添加不同焊絲的焊縫中心EBSD組織。焊縫與母材相比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組織分布為凝固組織,晶粒分布呈等軸晶,但3種焊絲形成的焊縫晶粒尺寸各異,對焊縫晶粒尺寸進行統(tǒng)計,如圖4所示。采用ER5356,ER5B06,ER5B71焊絲形成的焊縫平均晶粒尺寸為9.85 μm,8.24 μm,6.69 μm。
圖3 添加不同焊絲的焊縫中心EBSD組織
圖4 添加3種焊絲的焊縫晶粒尺寸
造成焊晶粒尺寸有較大的差異的原因是焊縫的結(jié)晶形態(tài)取決于焊縫金屬成分和冷卻條件,在相同焊接工藝下,焊縫的冷卻條件一致,接頭的差異主要由焊絲成分不同引起,在新型Al-Mg合金中雖添加了多種合金元素,但在焊接電弧高溫作用下,熔池內(nèi)有益合金元素易發(fā)生燒損,焊絲中Mg,Sc,Zr等元素能對焊接接頭起到補充作用。ER5B71焊絲添加Sc,Zr等元素,形成均勻、細小等軸晶。采用ER5356焊絲和ER5B06焊絲形成的接頭中心晶粒度較為不均勻,原因為僅靠母材中含有的Sc,Zr元素過渡到焊縫中,沒有充足的Al3(Sc,Zr)作為異質(zhì)形核質(zhì)點在熔池熔化和凝固階段擴散開來。
圖5為添加不同焊絲的焊縫背散射電子形貌。該區(qū)域中存在大量的形狀不規(guī)則的白色析出相,均勻分布在基體上。表4為析出相對應(yīng)點元素分布。根據(jù)亮度和形態(tài)的不同,白色析出相可分為2種:一種為條形狀分布,根據(jù)EDS可推測為Al-Fe-Mg-Mn(Si)相;另一種呈圓球狀或塊狀分布,對應(yīng)EDS元素分析,可推測為Al3(Zr,Sc)復合相。
圖5 添加不同焊絲的焊縫背散射電子形貌
在焊接過程中,由2.1小節(jié)可知極高的電弧溫度很容易造成低熔點金屬元素Mg的燒損,但可依靠熔化的焊絲對焊縫進行Mg元素的補充,對3種焊絲形成的焊縫進行火花直讀光譜檢測,結(jié)果見表5。采用ER5B71焊絲形成的焊縫Mg元素含量最高,這是由于3種焊絲中,ER5B71焊絲中Mg元素添加最多,焊絲熔化后有充足的Mg元素過渡到熔池中,增強焊縫的固溶強化效果。
表4 圖5中各點元素分布(原子分數(shù),%)
表5 焊縫區(qū)火花直讀光譜檢測結(jié)果(質(zhì)量分數(shù),%)
采用不同焊絲形成接頭橫截面的顯微硬度分布如圖6所示。3組數(shù)據(jù)接頭硬度分布趨勢基本一致,接頭硬度曲線以中心為原點呈對稱分布。采用3種焊絲的焊縫硬度有所不同,ER5356焊絲、ER5B06焊絲和ER5B71焊絲形成焊縫的硬度平均值依次為81 HV,88 HV和90 HV,采用ER5B71焊絲形成的接頭硬度最高,這歸功于該種焊絲中含有較高Mg,Sc,Zr等元素,過渡到焊接接頭,對接頭性能有顯著的改善作用。采用3種焊絲的熱影響區(qū)的硬度差異不大,同時與母材硬度較接近。在相同焊接工藝即相同熱輸入下對母材造成的軟化程度大體一致。
圖6 采用3種焊絲的焊接接頭硬度分布
采用3種焊絲形成的焊接接頭拉伸性能見表6。無論采用哪種焊絲,焊接系數(shù)均高于70%。當采用ER5356焊絲時,接頭抗拉強度達到母材的74%;當采用ER5B71焊絲時,接頭抗拉強度最高,達到母材強度的83%,這不僅歸功于母材新型Al-Mg合金的優(yōu)良改性,同時采用的焊絲也添加了6.09%的Mg和微量元素Sc,Zr,焊絲和母材在化學成分上得到了很好的匹配,使得接頭強度進一步提高。獲得拉伸性能結(jié)果與硬度測試結(jié)果相一致。但無論采用哪種焊絲,接頭斷裂位置均發(fā)生在焊縫,焊縫是整個接頭最薄弱區(qū)域。
表6 接頭拉伸性能
圖7為不同焊絲的焊縫在拉伸試驗下形成的斷口形貌,圖8為斷口EDS能譜。可以看出均為韌性斷裂,斷口存在大量的韌窩, 采用ER5B71焊絲的斷口韌窩更細小,更均勻,說明該焊絲形成的焊接接頭強度和韌性更優(yōu)。在3種焊絲形成的斷口位置進行多處能譜分析,結(jié)果顯示斷口成分主要以Al,Sc,Zr等元素為主,推測是由接頭中第二相粒子與基體結(jié)合力較差,在拉應(yīng)力作用下最先開裂,最終導致焊縫斷裂失效。
圖7 不同焊絲的接頭斷口形貌
圖8 斷口EDS能譜
MIG產(chǎn)生的電弧等離子體溫度極高,電弧瞬間所產(chǎn)生的熱量熔化焊絲,形成的細小熔滴過渡到熔池中,熔池經(jīng)歷短暫、快速、不均勻的凝固過程形成固態(tài)焊縫,焊縫凝固類似于鑄造過程,其組織和成分存在不均勻性,可依靠調(diào)節(jié)焊絲成分來改善接頭組織,從而提升接頭性能。
對于新型Al-Mg合金,母材中加入較高的Mg元素和Sc,Zr微量元素提升母材性能,但焊接過程發(fā)了金屬重熔和再凝固,焊接接頭強度的提升方法主要依靠固溶強化和細晶強化??紤]到焊接過程中高溫電弧會對低熔點元素Mg,Zn等造成一定程度的燒損,若焊絲中添加一定的Mg即ER5356焊絲,可加強接頭中固溶強化機制,但Mg添加過少固溶強化效果不佳,同時接頭中晶粒大小分布極為不均,材料焊后接頭性能仍得不到較大提升;若在焊絲中提升Mg含量,同時復合添加微量Ti元素即ER5B06焊絲,接頭組織和性能相對焊絲只加入一定的Mg元素有所改善和提高,但由于Al3Ti質(zhì)點為DO22晶格結(jié)構(gòu),且與Al基體的錯配度為4.3%,使接頭組織的晶粒未得到充分細化,細晶強化機制未得到充分發(fā)揮導致接頭性能扔不理想;在焊絲添加高Mg復合Sc,Zr微量元素即ER5B71焊絲,焊絲熔化后充足的Mg,Sc,Zr元素過渡到接頭中,有效增強了接頭固溶強化機制,同時形成的高溫質(zhì)點Al3(Sc,Zr)為 LI2晶格結(jié)構(gòu),與Al基體僅存在約1.04%的錯配度,熔池溶體凝固過程中,Al3Zr首先在溶體中析出,然后在Al3Zr質(zhì)點上再析出Al3Sc,Zr富集在質(zhì)點的中心,Sc包裹在Al3Zr的外層,形成的Al3(Sc,Zr)穩(wěn)定復合相降低了達到形核臨界尺寸所需的Sc含量,初始晶粒在足量有效的Al3(Sc,Zr)粒子上外延生長,形成均勻細小的晶粒組織[11],在相同體積的金屬材料中,晶粒細小形成高密度晶界,大量的晶界阻礙位錯運動從而提高接頭力學性能。
ER5B71焊絲在成分設(shè)計上與母材最為接近,采用該種焊絲焊接新型Al-Mg合金得到了良好的匹配,但熱影響區(qū)和母材仍以回復組織為主,母材的形變強化、固溶強化和可能存在的彌散析出強化等多種聯(lián)合強化效應(yīng)遠高于焊縫的固溶強化和細晶強化效應(yīng),相應(yīng)的焊縫硬度低于其它位置,焊縫成為整個接頭最薄弱區(qū)域從未先發(fā)生斷裂[12]。
3種焊絲采用的焊接工藝均為MIG,焊接電流、焊接速度等產(chǎn)生的焊接熱輸入形同,由于母材中加入了Sc,Zr微量元素,形成的Al3(Sc,Zr)等納米彌散相能強烈釘扎位錯及晶界,能有效抑制材料再結(jié)晶發(fā)生[13],削弱了焊接熱循環(huán)造成的合金軟化效應(yīng),熱影響區(qū)硬度值與母材硬度值相接近。可見,母材中添加微量Sc,Zr元素,能顯著改善合金的焊接接頭組織,提高合金焊接性能。
(1)采用數(shù)值模擬方法建立MIG電弧模型,計算電弧等離子體溫度場分布,電弧最高溫度可達20 000 K以上,電弧中心區(qū)域溫度最高。
(2)使用ER5356,ER5B06,ER5B71焊絲對新型Al-Mg鋁合金進行MIG焊接,Al3(Sc,Zr)在焊縫凝固中形成高溫異質(zhì)形核質(zhì)點,焊縫和熔合區(qū)晶粒不同程度得以細化。其中,ER5B71焊絲獲得的焊縫接頭細化效果最佳。
(3)采用焊絲ER5B71獲得的接頭力學性能最優(yōu),焊接系數(shù)為83%。3種焊絲接頭熱影響區(qū)硬度接近于母材,母材中微量Sc和Zr元素的添加,形成Al3(Sc,Zr)等相起到釘扎位錯作用,提高熱影響區(qū)抗軟化能力,Al-Mg合金材料焊接性能得到較大提升。
(4)焊接接頭拉伸試驗斷裂位置均在焊縫,3種接頭拉伸斷口有明顯的韌窩,呈韌性斷裂,其中采用ER5B71焊絲形成的斷口韌窩最細小均勻,韌性最優(yō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