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慶,蔣愛民,袁靜
北京市順義區(qū)醫(yī)院眼科,北京 101300
糖尿病合并白內障在臨床上發(fā)病率較高,多數(shù)患者發(fā)病的速度較快。糖尿病合并白內障是一種常見的糖尿病并發(fā)癥,對其視覺有很大地損害[1-2]。糖尿病組的白內障發(fā)生率明顯增高,而且隨著病情地持續(xù)、時間地延長,其發(fā)病時間也會縮短。糖尿病合并白內障患者須盡早進行手術,否則會影響對其眼底地觀察,延誤對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地早期診斷及干預,從而引起無法逆轉的視網(wǎng)膜和視神經(jīng)損害。目前,糖尿病合并白內障的主要治療方法是進行手術治療[3]。近年來,由于手術切口小,術后視功能恢復好,因此,微切口超聲乳化手術備受患者歡迎[4]。為判定糖尿病合并白內障患者實施微切口超聲乳化術治療對于眼表地影響,本研究選擇北京市順義區(qū)醫(yī)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就診的62例糖尿病合并白內障患者展開調研。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合并白內障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1例。對照組(46眼)接受常規(guī)3.0 mm透明角膜切口超聲乳化吸除術治療,觀察組(48眼)采用1.8 mm角膜微切口超聲乳化吸除術治療。對照組女14例,男17例;年齡44~83歲,平均(62.68±5.67)歲;糖尿病病程7~15年,平均(9.39±1.12)年。觀察組女15例,男16例;年齡45~81歲,平均(62.31±5.89)歲;糖尿病病程6~14年,平均(9.44±1.11)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納入標準:①患者全部自愿入組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②患者的臨床資料完整;③患者無精神與行為障礙;④基礎淚液分泌試驗和淚膜破裂時間正常的患者。排除標準:①眼內腫瘤患者;②既往眼疾治療史的患者;③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④術前使用皮質類固醇藥物的患者;⑤腎臟疾病患者、全身結締組織病變患者;⑥角膜病變、視網(wǎng)膜病變、葡萄膜炎患者。
入組病例手術均由同一術者及助手完成。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3.0 mm透明角膜切口超聲乳化吸除術治療,局部麻醉后,在10點鐘角膜緣內1 mm行3.0 mm“Z”型透明角膜隧道切口,2點鐘行輔助切口,前房內注入適量粘彈劑,環(huán)形撕囊,水分離、水分層,通過連續(xù)型超聲乳化技術乳化并吸除晶狀體核及皮質,推注器將折疊型人工晶體推注到囊袋中,抽吸干凈囊袋及前方內粘彈劑,水密切口。術畢,2.5 mg地塞米松進行結膜下注射,結膜囊內涂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膠,減輕手術引起的炎癥反應。
觀察組采用微切口超聲乳化吸除技術,于10點鐘角膜緣內1 mm行1.8 mm透明角膜微切口,2點鐘行輔助切口,其余步驟同對照組,水密切口。術畢結膜下注射2.5 mg地塞米松,結膜囊內涂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膠,減輕手術引起的炎癥反應。
兩組患者術后同樣給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 液4次/d點術眼。
①統(tǒng)計兩組糖尿病合并白內障患者眼表疾病指數(shù)(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包括眼表癥狀、視功能與環(huán)境觸發(fā)因素等,總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患者的眼表癥狀越嚴重。
②統(tǒng)計兩組糖尿病合并白內障患者角膜知覺。使用角膜知覺儀進行測量,跟測量儀的尼龍絲長度進行表示。在裂隙燈下測量,共測量3次。
③統(tǒng)計兩組糖尿病合并白內障患者淚膜破裂時間(break up time,BUT)。具體方法:在患者下眼瞼結膜中外的1/3位置使用熒光素染色條,告知患者在瞬目3次后睜眼,平視前方,使用裂隙燈鈷藍光觀察,睜眼起至角膜表面出現(xiàn)第1個破裂點的時間記作BUT。連續(xù)測定3次,取平均值。
④統(tǒng)計兩組糖尿病合并白內障患者基礎淚液分泌試驗(schirmer I test,SIT)情況。具體方法:在淚液檢測試紙頭部5 mm的位置折疊,放置在患者下眼瞼中外的1/3結膜囊內部,閉眼,5 min后將試紙取下,測量淚液浸濕濾紙的長度。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術前,兩組OSDI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1周,術后1、3、6個月的OSDI評分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OSDI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OSDI評分對比[(±s),分]
組別觀察組(n=48)對照組(n=46)t值P值術前13.21±6.76 12.98±6.26 0.171 0.865術后1周23.83±9.09 28.72±6.78 2.946 0.004術后1個月20.61±8.78 24.89±9.89 2.221 0.029術后3個月18.62±5.72 21.08±5.67 2.093 0.039術后6個月13.37±4.87 16.56±4.88 3.171 0.002
術前,兩組患者角膜知覺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1周,術后1、3、6個月的角膜知覺均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角膜知覺對比[(±s),mm]
表2 兩組患者角膜知覺對比[(±s),mm]
組別觀察組(n=48)對照組(n=46)t值P值術前36.76±16.56 36.18±17.22 0.166 0.868術后1周27.62±7.61 24.15±7.89 2.170 0.032術后1個月29.83±9.61 25.25±9.62 2.309 0.023術后3個月31.61±7.51 28.26±7.61 2.148 0.034術后6個月35.62±7.22 32.16±8.61 2.114 0.037
術前,兩組患者BUT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1周,術后1、3、6個月的BUT均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BUT對比[(±s),s]
表3 兩組患者BUT對比[(±s),s]
組別觀察組(n=48)對照組(n=46)t值P值術前8.37±2.62 8.43±3.89 0.088 0.930術后1周4.78±2.17 3.21±1.78 3.826<0.001術后1個月6.55±2.82 4.87±2.62 2.989 0.004術后3個月8.16±4.37 5.62±2.16 3.548 0.001術后6個月8.27±3.37 7.04±2.11 2.110 0.038
術前、術后6個月,兩組患者的SIT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1周,術后1、3個月的SIT均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SIT對比[(±s),mm/5 min]
表4 兩組患者SIT對比[(±s),mm/5 min]
組別觀察組(n=48)對照組(n=46)t值P值術前9.72±2.72 10.11±3.84 0.570 0.570術后1周7.27±2.72 6.02±2.73 2.223 0.029術后1個月8.74±3.73 7.09±3.73 2.144 0.035術后3個月9.44±3.22 8.02±3.11 2.173 0.032術后6個月9.65±3.73 9.89±5.85 0.238 0.812
糖尿病合并癥是由患者血糖水平升高引起糖代謝紊亂造成,高血糖會對人體的微血管及外周神經(jīng)造成慢性損傷,如果血糖持續(xù)升高,會引起眼部的并發(fā)癥,包括屈光度改變、白內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視網(wǎng)膜微血管病變等[5-6]。糖尿病合并白內障是常見的代謝型白內障,可分為糖尿病合并白內障和糖尿病性老年性白內障,糖尿病合并白內障多應用手術治療。
白內障手術會對糖尿病患者角膜組織造成進一步損害,損傷角結膜上皮,切斷眼表神經(jīng)組織,從而導致淚膜的功能和角膜敏感性進一步降低[7]。同時由于糖尿病患者角膜知覺減退,傷口修復較慢,使得患者術后的視覺和舒適程度降低,存在長期的眼表不適癥狀。不同術式治療糖尿病合并白內障對于角膜的感覺及神經(jīng)損害程度不同。
隨著醫(yī)療技術地不斷發(fā)展與完善,微切口超聲乳化術水平不斷提高,目前已經(jīng)在白內障手術中得到了廣泛運用。常規(guī)3.0 mm透明角膜切口超聲乳化吸除術后,切口附近的三叉神經(jīng)纖維中存在乙酰膽堿和膽堿酯酶轉運阻礙,同時也引起了結膜上皮細胞的炎癥作用,引起了角膜的功能下降,BUT時間縮短,導致淚膜的不穩(wěn)定。微切口超聲乳化術比傳統(tǒng)的切口更小,減輕了患者的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8-9]。同時,微小切口可以減少術后散光,從而使術后視覺效果更好。糖尿病患者體內代謝紊亂,各種組織功能受損,應在術中對各項細節(jié)進行嚴格地控制,以保證手術的安全性和低損傷性[10-12]。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1周,術后1、3、6個月的OSDI評分均小于對照組,角膜知覺均大于對照組,BUT均大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1周,術后術后1、3個月的SIT均大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糖尿病合并白內障患者的治療中應用微切口超聲乳化術治療的效果顯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術后的OSDI、BUT、SIT,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微切口超聲乳化術治療糖尿病合并白內障的效果顯著,對患者的眼表影響更小,值得在臨床中予以使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