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原文據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版《宋詞鑒賞辭典》)
【譯文】
水天相接,晨霧蒙蒙籠云濤。銀河轉動,像無數的船只在舞動風帆。夢魂仿佛回到天庭,聽見天帝在對我說話。他熱情而又有誠意地問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報天帝路途還很漫長,現在已是黃昏卻還未到達。即使我學詩能寫出驚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長空九萬里,大鵬沖天飛正高。風??!千萬別停息,將我這一葉輕舟,直送往蓬萊三仙島。
【簡析】
在詞史上,李清照繼柳永、秦觀、周邦彥之后,被稱為婉約之宗,風格清麗婉轉、幽怨凄惻、抒情細膩。但這首《漁家傲》卻筆觸粗獷、想象奇譎、大氣磅礴、音調豪邁,是李清照僅存的一篇豪放派詞,不僅在《漱玉詞》中獨具異彩,而且置于兩宋詞壇也是罕見的珍品。這首詞大概創(chuàng)作于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這年春間,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歷盡風濤之險。詞中寫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詞人自己,都與這段真實的生活感受有關。李清照南渡后,國破家亡兼夫死(前一年趙明誠病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擊,從此,她只身漂泊江南,孤單寂寞地度過她那艱苦的晚年歲月,處于“路長嗟日暮”的困境。這種遭遇,讓詞人渴望關懷、渴望溫暖、渴望自由自在的美好生活。但現實中卻無法實現,只有將之寄托在幻想之中。因此,詞人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塑造了態(tài)度溫和、關心人民疾苦的天帝,借夢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與天帝的問答,表達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將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以浪漫主義的藝術構思、夢游的方式、奇妙的設想,傾訴隱衷,寄托情思。全詞打破了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錯的慣常格局,吸取了《離騷》“上下求索”和李白“夢游天姥”的浪漫主義精神,以故事性情節(jié)為主干,以人神對話為內容,實現了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實的有機結合,用典巧妙,意境縹緲,景象壯闊,氣度恢宏,格調雄奇,富有濃郁的浪漫氣息,充分顯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羈的一面。誠如清代詞評大家黃蘇所贊:“此似不甚經意之作,卻渾成大雅,無一毫釵粉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