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次
第一期
研究論文
珍貴鄉(xiāng)土樹種江南油杉種質資源保存評價及壯苗繁育體系構建技術…………………………蔣 燚,劉 菲,劉雄盛,姜 英,黃榮林,王 勇,韋鑠星,何應會(1)
油松人工林新生枝葉碳氮磷含量及化學計量比對氮添加的響應………………………………楊屹宇,崔 爽,張蕓香,馬曉霞,郭晉平(10)
山毛豆/桉樹間種系統中植物生長對施N與根系隔離的響應…………………………………劉曉璐,韋鑠星,蔣 燚,高 風,王智慧,劉雄盛,歐漢彪,劉 菲(17)
非洲辣木組培快繁再生技術體系的建立…………………………………………鐘連香,林 東,魏秋蘭,肖玉菲,劉海龍,覃子海(23)
外源激素和養(yǎng)分溶液浸種對君遷子場圃發(fā)芽的影響……………………………周冬梅,顧 夢,李蓮芳,劉 嫻,張合瑤,李小軍(29)
不同生境下刺五加的光合及生理特性………………張 茜,余注光,郭品湘,楊秀玲,李 琳,王凌暉(36)
錳脅迫對紅錐幼苗光合特性及礦質元素的影響……………………………雷 康,譚長強,申文輝,滕維超(42)
鉛脅迫對澳洲堅果幼苗生長及生理特性的影響………………………黃忠權,莫熙宏,覃 奎,李妍澆,王凌暉(48)
紅樹林生長氣象條件適宜度評估方法研究——以廣西北海沙生紅樹林為例……………………………陳燕麗,張 悅,錢 拴,孫 明,莫偉華(53)
太原市園林綠化樹種生態(tài)適宜性分類…………………………………………………王金璐,馮曉宇,郭晉平(62)
涇河干流甘肅段種子植物多樣性調查及生態(tài)保護對策………………呂小旭,關鑒茹,袁菲菲,易蘇雯,張文靜,樊 敏,趙小榮(71)
基于景觀格局和地理加權回歸模型的森林經營對策研究——以云南建水縣為例………………張錦繡,馬國強,張 蓉,涂宏濤,姚興博(77)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生態(tài)公益林綜合效益評價——以英德市為例……………………楊倩楠,石瑩怡,張澤宇,王 超(84)
不同加工工藝多穗石柯茶揮發(fā)性成分差異分析………………………方自揚,楊 漓,李桂珍,秦榮秀,谷 瑤(93)
指甲花香豆素類成分提取工藝優(yōu)化及其抑菌活性評價…………………………………………許亞麗,何念武(99)
巨尾桉人工林小徑桉木常規(guī)干燥工藝優(yōu)化……………………………陳桂丹,陳松武,劉曉玲,林家純,羅玉芬,蒙芳慧,陳 艷(106)
廣西林業(yè)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路徑研究………………黃 茜(112)
廣西杉木主要有害生物種類與分布調查……………黃華艷,常明山,趙程劼,廖旺姣,吳耀軍(119)
小群落水生植物在受污染園林生態(tài)環(huán)境修復中的應用…………………………………………………景文東(122)
綜合述評
松褐天牛繁殖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研究進展…………鄭光楠,楊秀好,董子舒,韋曼麗,鄭霞林(128)
材用香椿研究現狀…………………………楊家強,陳振科,陸 江,江德候,郝海坤(136)
生態(tài)學視野下的林下經濟…………………曹裕松,胡春琴,蘇啟陶,馬利民(142)
第二期
研究論文
廣西脈翅總目昆蟲物種多樣性、地理分布及區(qū)系分析………………………………………楊 英,劉星月(147)
馬尾松樹高生長性狀顯著關聯基因挖掘…………………………………龔桂芳,馮源恒,羅群鳳,楊章旗(180)
馬尾松生長性狀顯著關聯標記PCZ090所在基因的挖掘與生物信息學分析……………………………羅群鳳,吳志銘,馮源恒,龔桂芳,楊章旗(184)
林分密度對華北落葉松天然次生林林下植被和土壤呼吸的影響……………劉洪柳,王澤鑫,郭晉平,張蕓香(190)
人為干擾對特高壓工程塔基區(qū)物種多樣性與生物量的影響………………………洪 倩,劉建林,豐 佳,梁振明,羅紹青,胡 笳(197)
鎘對紅錐幼苗生長及N、P和K分布的影響………………………………王柳平,蒙圓沅,譚長強,滕維超(205)
紅錐幼苗對鎘脅迫的光合生理和生化響應……………………………楊家強,劉德承,韋秀媚,吳志南,王柳平,譚長強,申文輝,滕維超(212)
紅錐花粉離體萌發(fā)適宜條件及貯藏方法……………………………郝海坤,申文輝,曹艷云,黃志玲,譚長強(217)
不同光照處理對赤蒼藤光合生理和生化特性的影響……………………盧 庸,覃凌薇,李 琳,王凌暉(223)
毛竹種子表型性狀與質量分級研究…………………梁梅華,買凱樂,蘭健花,馮立新,徐振國(229)
桂西北不同種源香椿、南酸棗早期表現………………………………買凱樂,朱昌叁,馮立新,胡衛(wèi)東,蘇杰南,蘇付保,秦秀華(236)
間作對澳洲堅果牛大力根莖葉和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響……………………………歐陽子龍,李香林,賈湘璐,雷 康,黃惠芳,劉維維,石景忠,梁康明,宋申豪,潘 柔,黃大安,滕維超(241)
廣西國有欽廉林場桉樹人工林土壤肥力評價…………………………余玉珠,石國歡,蘇 強,劉資華,溫文照,葉祿友,劉忠鑫,鄧 力(249)
兩種微生物液體肥對香花油茶幼苗生長的影響…………………………………溫如斯,吳方圓,郭麗梅,蒙 華,蔡 婭,宋賢沖(255)
基于WOS數據庫國際桉樹木材研究(2011—2020)文獻計量分析………盧翠香,劉 媛,蔣匯川,梁星星(259)
細木工板基材用杉木干燥工藝研究…………………黃騰華,榮 波,王軍鋒,葉新忠,宋戀環(huán)(266)
不同化學型樟樹葉揮發(fā)油及純露對微生物的抑菌活性………楊素華,黎貴卿,陸順忠,蘇驪華,黨中廣(271)
黃野螟幼蟲行為學特性及其防治……………………彭思穎,趙鵬飛,常明山,楊 娟,楊振德(280)
綜合述評
馬尾松木材改性研究現狀…………………劉曉玲,楊章旗,陳松武,胡 拉,王瀏瀏,陳桂丹,羅玉芬(285)
紅花檵木種質資源與應用研究綜述…………………董淑龍,馬姜明,莫燕華,黎 露(290)
第三期
特約稿件
評“茶樹起源于第三紀寬葉木蘭”的觀點……………………………………………………楊世雄,余香琴(298)
研究論文
地下競爭對油松和云杉幼苗葉片和根系發(fā)育的影響……………………………揚 帆,南宏偉,高 尚,王雪劍,張 萌,劉衛(wèi)敏(307)
南亞熱帶鄉(xiāng)土闊葉樹種和桉樹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分析…………………席守鴻,王玉鳳,譚 玲,覃 林(317)
黔產毛葉木姜子苗木質量評價與分級…………………………………簡才源,袁叢軍,劉 娜,戴曉勇,郭貴明,李永榮,丁訪軍,劉發(fā)明(326)
開花毛竹表型性狀與種子產量相關分析………………………賈冬冬,徐振國,黃銹賢,鄭云麗,李在留(331)
套種矮桿作物對低齡花椒園的影響……………………………………祝曉云,張開艷,陳春旭,鄭 宇,劉玉倩,覃 成,展茂魁(337)
不同育苗方式對桉樹輕基質組培苗生長的影響………………………魏秋蘭,林 東,覃玉鳳,張曉寧,覃子海,鐘連香,黃翠麗,劉海龍(342)
油茶套種土茯苓對土壤酶活性和養(yǎng)分含量的影響…………………………………康紅霞,韋獻習,黃建國(348)
不同密度杉木成熟林土壤酶活性與微生物生物量分析………………吳友良,盧宗軍,陳曉明,陳代喜,李富洲,孫 瑋,陳 琴(353)
豆腐柴對不同光照條件的生理響應…………………田 湘,馬道承,郭品湘,潘陸榮,李 琳,王凌暉(357)
圓柏葉揮發(fā)性成分夏初的日變化規(guī)律…………………………………………………………路 通,田旭平(363)
廣西大學校園公共活動區(qū)人工植物群落調查與分析………………………………黃紫妍,唐世斌,覃盟琳(370)
云南永善縣五蓮峰市級自然保護區(qū)鳥獸多樣性紅外相機調查……………………高映俊,吳文友,龍永才,宋仕賢,李 旭,馬國強(379)
廣西北海濱海國家濕地公園紅樹林植物群落調查與分析…………………………鄧秋香,郭 國,潘良浩(388)
廣西防城港市外來植物調查………………吳文禮,唐真郎,黃紅寶,何應會,陳海燕(394)
蠟梅科植物次生木質部導管分子形態(tài)特征…………………………………………李紅芳,薛 成,張小玲(404)
四川5種樟屬木材解剖特征比較……………………樊振國,黃仲華,黃偉惠,李 雄,張海根(411)
基于正交試驗的桉木最佳氣干方式…………………陳松武,林家純,劉曉玲,陳桂丹,羅玉芬,陳 艷,蒙芳慧,姚瑞芳(417)
廣西一元立木材積表適用性評價……………………潘黃儒,李惺穎,孟 想,蔡會德(422)
生態(tài)產品價值視角下科普研學驅動機制研究——以廣西自然保護地為例……………………覃子蘊,回慧嫻,林晟炫,黃麗蕓,謝勁松(428)
廣西國有博白林場薇甘菊危害現狀及防控措施………………甘德煜,周云川,彭新成,覃 斌,楊 鵬,王運鴻,劉洪滔,朱柳霏,莫金富,鄧小軍(438)
廣西國家儲備林建設現狀及高質量發(fā)展策略……………………………吳國欣,何彥然,張 偉,張先來(445)
廣西石松科植物新記錄及更正…………蔣日紅,張憲春(452)
第四期
特約稿件
中國廣東南嶺保護區(qū)姬蜂虻屬一新種(雙翅目:蜂虻科)…………………………姚 剛,于 寧,李文亮(455)
研究論文
貴州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野生蜜源植物調查及區(qū)系分析………………………蒙惠理,蘭洪波,姚霧清,柳華富,王登鴻,余成?。?59)
桂西北香合歡群落物種多樣性及種間生態(tài)位特征………………………………田一顯,韓俊學,陳炳超,謝偉東,潘力榕,蒙 享(466)
3個核桃品種葉及土壤C、N和P化學計量特征…………………………梁嘉玲,莫維維,謝偉東,任 哲(475)
廣西4個蒜頭果家系幼苗光合生理特征分析…………………………黃曉露,楊日升,駱相華,蘇方貴,李寶財,楊卓穎,梁文匯(482)
干旱脅迫對落羽杉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梁煒文,……………周紅英,楊景竣,覃 奎,劉 秀(489)
大花序桉與鄉(xiāng)土闊葉樹種混交模式初步篩選…………………………陳健波,黃康庭,莫雅芳,陳宗福,鄧紫宇,唐慶蘭,郭東強,何 春,陳升侃(494)
不同林分郁閉度對竹芋生長和產量的影響…………梁梅華,………安家成,黎創(chuàng)基,隆衛(wèi)革,廖英漢,朱昌叁(499)
馬尾松人工林空間結構分析與評價………尹 茜,羅海兵,汪 洋,吳文霖,黃 芳(503)
甘肅插崗梁省級自然保護區(qū)連香樹種群結構與數量動態(tài)研究……………………丁全定,付作霖,楊 靜,張文宇,林 媛,齊 昊(510)
基于U-Net模型的無人機影像數據地表覆被信息自動提取研究………………………………張祖宇,滕永核,秦元麗,廖超明,凌子燕(516)
高緯度林區(qū)干雷暴與雷擊火時空分布特征及其相關分析…………周長明,陳 亮,陸明明,韓盛濤,呂東波(520)
河南省蝶類一新記錄種及近似種形態(tài)………………………………………………張世奇,常金康,門秋雷(527)
基于偏離-份額分析法解析廣西林業(yè)產業(yè)結構………………………………………吳建梅,冷光明,邱永福(531)
巨尾桉×紅錐混交林經濟效益分析與評估…………………………黃榮林,劉雄盛,王家妍,付承志,蔣 燚(536)
基于主成分分析與聚類分析的森林質量評價——以廣西國有博白林場為例…………………黃莉雅,黃俊才,廖南燕,劉 菲,蔣 燚,羅 敦,彭志鋒,梁 晨,陳 生(543)
因借自然設計理念的應用——以桂林花坪自然博物館庭院設計為例………………鄧智聯,潘 丹,歐陽勇鋒(549)
廣西國有欽廉林場烏家分場2009—2019年森林景觀格局變化……………………陳衛(wèi)國,陳 戀,盧 凱,蘇 強,龐海恩,余玉珠(554)
廣西國有黃冕林場森林資源變化趨勢分析……………………………鄧玉華,陶再平,曾祥秀,藍柳鳳,秦真榮,韋 雄,陶明有(559)
廣西國有派陽山林場國家馬尾松良種基地發(fā)展現狀與建議……………張 智,安 冰,付 軍,魏國余,陳 虎,黃彩枝,楊章旗(564)
廣西沿海森林保險存在問題及優(yōu)化建議………………………………………………………羅偉強,張 敏(569)
綜合述評
我國米老排研究進展………………………龐正轟,陳宗福,陳曉龍,黃康庭,周 娟(573)
第五期
特約稿件
湖南省山茶屬植物資源……………………楊世雄,王湘南,張 震,陳隆升,王 瑞,陳永忠(583)
研究論文
近28年陽宗海流域生態(tài)系統服務價值對景觀格局演變的時空響應…………………馬國強,李秋潔,李云琴,肖劍平(591)
中國薊馬亞科昆蟲多樣性及區(qū)系分析(纓翅目:薊馬科)………………………………胡慶玲,王志平,李妍玉(603)
基于雙重耦合模型的森林固碳綜合價值評估………………………王志恒,李仲堃,王 融,孔 杉,陳曉峰(617)
廣西典型地貌植被覆蓋度隨地形的變化特征……………………………………黃冬梅,陳燕麗,莫建飛,黃肖寒,毛宜川,覃弼勇(626)
極度瀕危植物狹葉坡壘種子脫水敏感性研究…………………………黃 寧,劉雄盛,廖南燕,王仁杰,黃榮林,蔣 燚,肖玉菲,王凌暉(634)
配方施肥對黑松初級種子園種子產量和品質的影響…………………王淑惠,陳麗英,路兆軍,苗 杰,王連紅,孫曉慧,李保進(641)
不同林齡馬尾松人工林土壤溫、濕度變化……………………………李明金,蒙紹頌,秦佳雙,莫燕華,黃柳欣,顏培棟,盧積準(647)
雜交相思對造林密度的響應………………曹艷云,郝海坤,黃志玲,何琴飛,彭玉華,蒙 芳,吳秉堃,陸國導(652)
入侵程度對日本菟絲子和小葉女貞生長及生理代謝的影響…………陳 瑩,蘭 芳,劉金平,萬其松,劉亞西(657)
生長調節(jié)劑對紅海欖幼苗生長及營養(yǎng)物質的影響……………………………賈湘璐,劉 秀,歐陽子龍,劉佳哲,樊東函,滕維超(663)
秋水仙素對桃金娘種子的誘變效應…………………孫利娜,吳林巧,李 冰,李進華,孫開道,張照遠,林 茂(670)
香花油茶無性系苗期炭疽病調查及病菌致病力分化………………廖旺姣,鐘雅婷,韋 維,鄒東霞,羅 輯(676)
油茶果干燥方式對油茶籽活性成分的影響………………………………李桂珍,谷 瑤,楊 漓,馬錦林(686)
二羥甲基二羥乙基乙烯脲樹脂處理對尾巨桉木材尺寸穩(wěn)定性的影響………………雷福娟,王軍鋒,黃騰華,宋戀環(huán)(691)
微波處理后桉木干燥速率的影響因素………劉曉玲,陳松武,林家純,陳桂丹,羅玉芬,蒙芳慧,陳 艷(696)
南寧市行道樹調查與分析…………………黃 婷,羅應華,周冠夏,陳 婷(700)
廣東龍門南昆山珍稀瀕危植物調查及保護研究………………………鐘奇鋒,朱 婷,朱文輝,鐘文超,江良為,董運常,陳紅鋒,王發(fā)國(709)
廣西森林質量主觀賦權法評價方法構建與實證…………………………龐正轟,張澤堯,何 春,鄧永勝(716)
東北三省及內蒙古自治區(qū)降水量空間插值方法比較…………………………………………李 洪,郭 琳(724)
綜合述評
山區(qū)天然林生態(tài)修復研究進展……………胡天祺,王振錫,郝康迪,陳 哲,董 巍(730)
第六期
研究論文
黑格優(yōu)樹子代遺傳評價及選擇……………安 琪,楊章旗,胡 拉,馮源恒,黃永利,顏 燕(739)
黃龍山金錢松種群結構與動態(tài)特征…………………張琴琴,胡雪平,雷 曦,汪 洋,劉漢才(746)
自動化多方位控制帶鋸機設計與試驗……………………………………陳林濤,朱衡紳,宋樹祥,牟向偉(752)
基于機器視覺的木板拉條系統研究…………………周 令,張振榮,彭建盛,楊程鈞,王 濤(762)
南寧市相思湖公園植物資源及其景觀調查…………………………………………徐鵬輝,李 林,和太平(768)
南寧市人民公園蔭生植物園植物及其景觀調查與分析……………………………馬道承,王藝錦,王凌暉(775)
柳州市主城區(qū)古樹名木資源調查與分析…………………………………陳 程,李 林,劉治靈,和太平(783)
不同低磷水平對山白蘭幼苗養(yǎng)分含量和葉綠素熒光特性的影響……………劉 云,吳芳蘭,陳 凱,楊 梅(790)
硒對鐵皮石斛組培苗生長、SOD活性及多糖和葉綠素含量的影響………李 婷,張尚文,楊 彬,蒙 平,庾韋花,石 前,張向軍(798)
兩種生長調節(jié)劑對赤蒼藤生長特性的影響…………劉 芳,馬道承,王凌暉,李乾林,覃 杰(803)
施氮對蜆木苗期鎘脅迫下干物質及N、P、K和Cd積累和分配的影響………………韋 宇,譚長強,申文輝,彭 健,韋長江,滕維超(809)
紅錐花芽分化過程及相關激素含量的變化……………………………譚長強,鄭 威,謝 樂,方舒衡,譚際林,梁星星,申文輝(817)
閩楠種子對快速脫水的響應………………李 娟,林建勇,歐漢彪,梁瑞龍(823)
大果山楂幼苗生長節(jié)律分析………………郝靜偉,藍金宣,黃曉露,楊卓穎,李寶財,廖健明(828)
翠云草細胞壁組成特性………………………李 林(836)
江南油杉半同胞家系生長及遺傳特性評價………………………………………………………………鄧宗杰(841)
鄧恩桉木材灰分和抽提物含量及其變異規(guī)律………劉 媛,盧陸峰,郭東強,盧翠香,陳健波(845)
浙江省蜻蜓二新記錄種……………………汪思夢,吳利霞,樂志芳,張世奇,虞 磊,方 杰,陳 眾(850)
基于加權VHSD-EM模型的森林火災風險評估…………………………王亞男,李 勇,陳飛飛,王新建(853)
1961—2019 年廣西喀斯特地區(qū)極端氣候事件時空變化規(guī)律…………………陳燕麗,謝 映,張 會,韋春霞(859)
基于CNKI數據庫的我國紫花苜蓿研究熱點與趨勢分析………………………………………崔紅慧,廖宏澤(866)
綜合述評
珍稀植物銀杉瀕危因素及種群擴大研究進展…………………………買凱樂,朱昌叁,馮立新,高照陽,劉 宏,覃 琨,蘇杰南,林上海(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