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桃
(廣東省城市技師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0)
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因自身具有的多樣化優(yōu)勢和重要性,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作為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不僅能夠使混凝土的質量滿足標準施工要求,而且還能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得到有效提升,最大程度降低安全隱患的發(fā)生概率,因此,相關單位應該采取多樣化有效措施,正確使用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確?;炷恋膹姸仁冀K保持在相關標準之上。然而由于受到各種外界因素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各項措施在落實過程中存在各種問題,不僅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充分發(fā)揮自身作用價值、提高混凝土強度和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而且還會使建筑工程項目存在眾多安全隱患,威脅人們的生命與財產(chǎn)安全。因此,加強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有效應用途徑的深入研究,勢在必行。
全面分層澆筑施工技術主要是指在開展混凝土澆筑施工作業(yè)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以設計結果為依據(jù),對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環(huán)節(jié)進行分層,并以此為基礎開展逐層澆筑。全面分層澆筑施工技術對整體結構較小、施工技術要求較低、澆筑強度較小的小型建筑混凝土結構平面施工較為適用。通常情況下,全面分層澆筑施工技術的關鍵在兩層之間澆筑時間的把握,即要求第二層澆筑要在第一層澆筑初凝之前完成。在具體澆筑過程中,應該以混凝土結構的短邊位置為入手點,沿長邊方向進行澆筑;如果遇到特殊情況也可以選擇從四邊向中間澆筑、從中間向四邊澆筑的方法,具體澆筑方式的選擇必須以建筑工程項目現(xiàn)場實際情況為準。
分段分層澆筑施工技術主要是指按照某種原則,對整個混凝土結構進行劃分,使其呈現(xiàn)出若干個分段,然后針對每一個分段開展分層澆筑。分段分層澆筑施工技術對整體結構較大、施工技術要求較高、澆筑強度較大的大型建筑混凝土結構平面施工較為適用。由于分段分層澆筑施工技術在單位時間內所需要的混凝土量較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通常會先對底部進行澆筑,澆筑厚度保持在2~3m,并且全部凝固之后,才能開展下一段的澆筑施工。澆筑方向依然是逐層澆筑,分段分層澆筑施工技術在建筑面積與建筑厚度適中的混凝土結構澆筑施工中較為常用[1]。
斜面分層澆筑施工技術通常會使用在坡度在30°以內的建筑工程項目中,是全面分層澆筑施工技術的一種升級措施。特別是當建筑物的整體長度為寬度的3倍以上時,使用斜面分層澆筑施工技術,能夠使?jié)沧⑹┕ふw效果有效提升。在開展斜面分層澆筑施工技術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首先要對最下層的混凝土澆筑層面進行振搗,然后結合混凝土具體結構,由下到上逐步進行振搗,在確保混凝土振搗工作有效落實的同時,能夠進一步提高澆筑施工質量[2]。
建筑工程項目具有明顯的多元化特征,不同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設備、施工用料、建造條件等實際情況都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建筑施工單位相關工作人員在正式作業(yè)之前,要結合建筑結構的特點,對混凝土澆筑技術進行詳細分類。根據(jù)建筑工程項目實際情況的不同,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大致可以分為階梯式、大面積、條形三種形式。對于階梯式混凝土澆筑施工方式而言,通常會以建筑工程項目的臺階分布情況為依據(jù),一次性完成相關澆筑作業(yè),確保在澆筑過程中不會存在任何縫隙。比如,在開展杯口狀的柱基礎混凝土澆筑施工作業(yè)時,施工人員要在混凝土澆筑作業(yè)正式開始之前,對杯口底部混凝土具有的緊實度進行有效處理,在確保全部處理工作結束之后,要預留一定的時間,確保杯口底部混凝土全部凝固,然后再開展下一步的澆筑工作。如果在杯口底部混凝土沒有完全凝固的狀態(tài)下,就開展下一步澆筑工作,必然會導致混凝土的重量不斷增加,使芯模指標快速上升,對建筑工程項目整體質量和安全性產(chǎn)生巨大威脅。對于大面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方式而言,主要以分層分段澆筑技術為主,在具體澆筑過程中要對施工作業(yè)的連續(xù)性給予高度關注,避免在澆注過程中產(chǎn)生離析現(xiàn)象;對于條形混凝土澆筑施工方式而言,不能存在任何施工縫隙,各段施工之間必須保持良好的銜接,每一段建筑長度應始終保持在2~3m之間,在前一層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開展下一層澆筑[3]。
在開展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的過程中,當建筑梁板的要求不同時,設計的混凝土澆筑方案也存在一定差異。為了確保混凝土澆筑施工整體效果能夠達到標準要求,在開展建筑梁板澆筑施工作業(yè)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該結合具體情況,對梁板材料進行合理選擇,然后以梁板為基礎,對混凝土澆筑方案進行科學設計。比如,在對肋型樓板進行澆筑的過程中,需要以階梯式分布情況為依據(jù),利用趕漿法進行分層澆筑,在澆筑材料接近樓板位置時,再對樓板開展下一層澆筑;重視梁板厚度,確保其始終小于實際鋪設的高度值,從而為壓實方向和澆筑方向高度一致提供保障;在實際開展振搗施工作業(yè)的過程中,要設法確保混凝土板的實際厚度始終保持在一個具有較高合理性和科學性的范圍內,使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得到有效保證,安全性得到進一步提高;在開展壓實操作的過程中,施工人員可以通過對振搗強度和頻率的有效控制,對壓實作業(yè)進行合理調整,確保壓實效果能夠達到施工要求;當壓實操作結束之后,施工人員還應該利用尺刮方式對混凝土表面進行平滑處理,確保澆筑之后的混凝土表面具有較高平整性,使混凝土澆筑作業(yè)的施工質量和施工水平得到有效提高[4]。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開展剪力墻澆筑施工作業(yè)時通常會以長條形流水線方式為主,即在開展?jié)仓┕ぷ鳂I(yè)之前,施工人員首先應該搭建一個具有較高穩(wěn)定性的混凝土模板,確保混凝土模板的澆筑厚度不得低于5cm,然后才能開展剪力墻澆筑施工作業(yè)。在實際澆筑過程中,要對澆筑施工具有的連續(xù)性給予高度重視,盡量減少澆筑過程中的中斷現(xiàn)象,在此基礎上,提前預留對應的施工縫隙,并且要對施工縫隙的具體位置進行精準確定。在對剪力墻的接口位置進行梳理時,施工人員應該優(yōu)先使用振動壓實處理方式,結合建筑工程項目具體情況,對振動強度進行嚴格監(jiān)控,確保澆筑質量能夠達到標準要求,使接口位置得到有效連接。在對剪力墻的空洞部分進行處理時,要確保墻面墻外的處理效果高度一致,因此,施工人員應該對洞口兩側開展同步壓實作業(yè),并且確保壓實位置與振動錘之間保持30cm的縫隙,這樣能夠有效避免由于振動頻率過高、幅度過大而導致澆筑洞口位置發(fā)生變形而影響建筑工程項目整體質量和安全性的情況發(fā)生[5]。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作業(yè)中,要對鋼筋的實際位置進行時刻留意與有效控制,確保鋼筋位置具有較高準確性。當鋼筋位置出現(xiàn)偏移時,施工人員要針對具體情況采取對應措施進行及時修復和糾正,確保鋼筋位置具有較高精準性,最大程度降低建筑工程項目存在的安全隱患。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在建筑工程項目的主梁部分中,通常會存在大量鋼筋,此部分鋼筋位置具有較高密集性,對混凝土澆筑施工作業(yè)的順利開展造成了一定影響。因此,在對建筑工程項目主梁部分開展?jié)仓┕ぷ鳂I(yè)的過程中,施工人員不僅要保持精神高度集中,而且還要格外謹慎小心,對每一根鋼筋的位置進行全面考慮,在明確鋼筋具體位置之后,才能開展?jié)仓鳂I(yè),確保澆筑作業(yè)不會對建筑工程項目整體質量和安全性造成破壞[6]。
在完成澆筑作業(yè)之后,還要利用透視設備對鋼筋位置是否發(fā)生偏移進行再次檢測,如果存在偏移現(xiàn)象,則需要返工重新澆筑,這樣才能為建筑工程項目質量和安全提供保障。通常情況下,在對建筑工程項目主梁部分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澆筑材料必須以細石與水泥的混合物為主,再結合人工振搗澆筑模式,使混凝土澆筑施工效果和效率有效提高的同時,對建筑工程項目整體質量和安全性起到有效的維護作用[7]。
為了確?;炷翝仓┕ぞ哂械淖饔煤蛢r值能夠充分發(fā)揮到建筑工程項目中,提高建筑工程項目整體質量和安全性,相關工作人員不僅要對混凝土材料進行合理選擇、有效運輸、科學制備,而且還要對養(yǎng)護工作在提高混凝土澆筑質量和效果層面具有的重要性給予正確認知和高度重視,采取多元化有效措施,對混凝土進行定期養(yǎng)護[8]。
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人員要按照15日一次的頻率,對已經(jīng)完成混凝土澆筑施工的結構進行定期灑水養(yǎng)護處理,確保混凝土表面保護工作措施得到有效落實,從根源上杜絕混凝土表面在氣溫急速下降、溫差較大環(huán)境下發(fā)生裂縫。當建筑工程項目實際情況較為特殊時,相關工作人員還可以對混凝土結構的養(yǎng)護時間進行合理延長;在對混凝土結構養(yǎng)護技術、養(yǎng)護手段進行選擇與應用的過程中,養(yǎng)護人員還要對季節(jié)因素、成本因素具有的影響給予充分考量,對多元化的養(yǎng)護手段進行綜合、全面地運用,確?;炷翝仓┕ふw質量能夠滿足建筑工程施工標準要求,為建筑工程項目綜合性能有效提高以及使用壽命進一步延長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9]。
在開展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作業(yè)中,施工人員要對混凝土的坍落度這一影響因素給予高度重視,在確?;炷撂涠葷M足澆筑施工要求的基礎上,結合建筑工程施工目標,對混凝土攪拌過程中的實際用水量進行嚴格控制與管理,確?;炷恋呐渲帽壤哂休^高合理性和科學性,為后續(xù)有效開展混凝土澆筑施工作業(yè)提供良好的材料支持[10]。
當混凝土澆筑施工作業(yè)結束之后,施工人員還要采取滾壓和抹壓的方式對澆筑好的混凝土進行修整,當澆筑好的混凝土表面無法繼續(xù)抹動,并且表面已經(jīng)硬結時,再繼續(xù)開展第二次振搗,確?;炷辆哂械恼辰Y力以及抗拉強度得到進一步提高,使混凝土內部存在的氣孔數(shù)量和裂縫數(shù)量有效減少,優(yōu)化混凝土表面的抗裂性能。在對混凝土表面進行反復搓壓和抹壓的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對混凝土的初凝時間進行準確判斷和記錄。在建筑工程項目竣工驗收過程中,驗收人員必須按照相關標準要求對不同批次和分項目的檢驗工作進行嚴格落實,使建筑工程項目整體施工安全性在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不斷提升的輔助下,得到有效保障[11]。
綜上所述,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混凝土澆筑技術的合理、有效運用能夠為建筑工程項目整體質量提供保障,為人們提供具有較高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的使用環(huán)境。因此,相關工作人員要加強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深入研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明確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從而采取多元化有效措施,將相關問題妥善解決。在此基礎上,對各個環(huán)節(jié)施工質量進行嚴格把控,必然能夠為建筑工程項目整體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的有效提升提供積極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