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碧霓,袁愛茵,金慧敏,程琳,周哲慧
1.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黃浦分院干部科,上海 200011; 2.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黃浦分院中醫(yī)內科,上海 200011
便秘是1 種常見病,我國老年人患病率為15%~20%[1], 80歲后可達 20%~34%[2]。 中醫(yī)對便秘根據不同的病因和癥狀也有不同的記載,即“大便難”“后不利”“陽結”“陰結”和“大便不通”等[3]。 而慢性便秘臨床特征為大腸傳導功能失常而導致排便次數減少、排便時間的延長(或)間隔時間延長、糞便干結和(或)排便不暢,它屬于1 種病癥。 老年患者長期便秘可直接或間接引起基礎疾病加重,長時間毒素積蓄,還可能誘發(fā)癌變的危險[4]。 故老年患者便秘也越來越引起臨床醫(yī)護人員的關注,為探尋緩解或解決老年慢性便秘的方法,本課題組對150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采用中醫(yī)大腸經循經絡推拿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9月—2020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黃浦分院老年干部科及老年中醫(yī)科的慢性便秘患者150例,采用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75例。 試驗組中男性 33例,女性 42例,年齡 80~99歲,平均(87.9 ±2.1)歲。 對照組中男性34例,女性41例,年齡78~96歲,平均年齡(87.6 ±2.3)歲。 2 組年齡、性別和病情等構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本研究得到本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診斷依據:參照《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病癥》中便秘標準[5]。 納入標準: (1)診斷為便秘; (2)患者年齡≥65歲; (3)無嚴重器質性疾病及精神??; (4)知曉配合本課題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符合以上全部標準的病例納入本研究。 排除標準: (1)胃腸道疾病引起的便秘; (2)患有精神疾病,無法溝通配合; (3)患有心、腦、腎等具有重要臟器器質性疾?。?(4)患有皮膚疾病不能接受推拿; (5)不接受本課題研究。 剔除及脫落標準: (1)自主提出中斷干預; (2)自行服藥影響判斷結果; (3)出現并發(fā)癥或嚴重臟器性疾病急性發(fā)作患者。 具有以上任意1 項標準者即不納入本研究項目。
1.3 方法2 組患者均未使用通便藥物。 對照組采用預防便秘常規(guī)護理,在食療護理、情志護理和健康指導等方面進行護理干預。 試驗組采用循經絡穴位推拿和常規(guī)護理干預。
1.3.1 常規(guī)護理 (1)食療護理:營養(yǎng)師根據臨床醫(yī)生醫(yī)囑進行配制,食譜以清淡為主,做到粗細搭利于通便滑腸。 (2)情志護理:責任護士耐心疏導勸慰,樹立信心。 (3)患者自行護理:清晨一杯水,每天保證攝入1 000 mL 水分;每日定時解便。 當有排便的意識,不忍便意,不隨便亂用緩瀉劑;2 次/d 用手掌在肚臍周圍由輕到重順時針推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每次10~15 min,促進排便。
1.3.2 循經絡推拿 護理責任護士接受中醫(yī)推拿師和中醫(yī)內科醫(yī)師2 周循經推拿相關理論知識和手法培訓和考核,合格者方可予以患者實施干預。 循陽明大腸經進行推拿干預主要采用按、揉法推拿手法。 沿經絡走向在商陽穴、合谷穴、溫溜穴、下廉穴、手三里穴和曲池穴位處,用拇指腹著力進行推拿,反復推拿4 ~5 次,約30 s,力度由輕而重,當患者出現熱、酸、麻、脹等感覺后,力度逐漸減輕至停止,循經絡推拿護理10 ~15 min,2 次/d, 21 d 為 1 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及方法
1.4.1 Wexner 量表測評便秘輕重程度 Wexner 量表評分系統(tǒng)是由美國 Agachan 等[6]學者在1996年創(chuàng)立,主要由大便頻次、排便困難感、大便完整性、排便疼痛、在廁時間、排便輔助、排便失敗次數以及便秘病史時間等8 項內容組成,描述便秘嚴重程度。 每個癥狀采用Liker5 級評分法,將“無癥狀”“輕微”“中等程度”“嚴重”“非常嚴重”,每項分別賦予0 ~4 分,最低分0 分,最高分30 分,得分越高,說明便秘發(fā)生程度越嚴重。
1.4.2 評價方法及時間 2 組采用Wexner 評分系統(tǒng)進行干預前、干預后1 周及3 周進行比較。
1.5 統(tǒng)計學分析數據采用SPSS 25.0 進行分析。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表示,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 組干預前后Wexner 評分比較干預前, 2 組Wexner 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組干預后1 周,Wexner 評分明顯低于同組干預前(P<0.05),試驗組 Wexner 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 組干預 3 周后 Wexner 評分均低于同組干預1 周 Wexner 評分(P<0.05)。 見表 1。
表1 2 組干預前后 Wexner 評分比較( ,分)
表1 2 組干預前后 Wexner 評分比較( ,分)
注: 與同組干預前比較, △P <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 ▲P <0.05;與同組干預 1 周比較, #P <0.05。
組別 干預前 干預1 周 干預3 周試驗組 (n =75) 20.387 ±2.174 19.920 ±2.404△▲ 13.133 ±3.588#對照組 (n =75) 20.307 ±2.040 20.040 ±2.263△▲ 15.787 ±2.126△#
2.2 2 組干預前后Wexner 各項條目的評分比較干預前,2 組大便頻次、疼痛時間、排便困難和在廁時間的 Wexner 評分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2 組在干預1 周后,試驗組Wexner 各項條目得分低于對照組(P<0.05)。 干預3 周后,試驗組 Wexner 各項條目評分顯著降低于干預1 周,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果提示,循經絡推拿護理干預能顯著改善便秘的癥狀,在減少大便頻次、縮短在廁時間、減輕解便疼痛時間及降低解便困難度等方面的效果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 見表2。
表2 2 組干預后 Wexner 各條目的評分比較( ,分)
表2 2 組干預后 Wexner 各條目的評分比較( ,分)
組別干預前 干預1 周 干預3 周 干預前 干預1 周 干預3 周試驗組 (n = 75) 2.400 ±0.493 0 2.387 ±0.490 0▲ 1.453 ± 0.703 0△▲# 2.800 ±0.465 0 2.733 ±0.475 0 1.533 ± 0.704 0△▲#對照組 (n = 75) 2.560 ±0.500 0 2.546 ±0.501 0 1.827 ± 0.554 0△# 2.733 ±0.528 0 2.707 ±0.564 0 1.933 ± 0.600 0△#
表2(續(xù))
中醫(yī)理論和經絡推拿學理論認為,人體的經絡在手足部的分布十分廣泛,無論是在手足前部還是在后部、內側還是外側,都有經絡通過。 陰經和陽經都在指(趾)間交匯,使人體陰陽之氣互相貫通。 因此,經常推拿可以疏通經絡、順暢氣血、調整陰陽、促進臟腑機能。 循經絡穴位推拿以中醫(yī)學理論為基礎,經絡學為依據,以“整體”和“辨證”為治則[7-8]。
中醫(yī)認為老年人因體弱久病,陰寒凝滯,臟腑機能減退,氣血虧虛,血燥津竭,腸胃積熱,腸道傳送無力所導致[9]。 有研究者對患者的穴位進行推拿可對人體的經絡進行有效疏通,調節(jié)陰陽平衡和臟腑功能,達到扶正驅邪之效[10],與本研究一致。 商陽穴即是體內經脈氣血向體表經脈運行的出口,又是與肺經相續(xù)接部位,是手陽明大腸經的脈氣起始處。 其作用是清瀉陽明火熱、宣肺利咽等,可調節(jié)大腸經氣。 合谷穴屬陽明大腸經具有升清降濁、疏風散表、宣通氣血、活血化瘀、通經絡止痛的作用。 溫溜穴具有溫經脈之功。 下廉穴有調理腸胃,通經活絡的作用;手三里穴具有調氣血、疏經絡和調理胃腸作用。 曲池被稱為手陽明大腸經“合穴”,手陽明經所入為合-《靈樞經》,“合治內腑”,可以調理大腸之府的氣機運行。 同時,肺與大腸互為表里,曲池穴與肺經的“合穴”-尺澤穴部位相近,功能互補,一陰一陽,尺澤穴清熱降氣在內,曲池穴清熱降氣在外,循經推拿曲池穴,可聚氣化水,并能增強胃腸的蠕動功能,對治療便秘有良效。 通過穴位推拿達到“推而行氣血,摩而順其氣,拿而舒其筋,按而調其經,點而理其絡,揉而活其血”[11-12]的功效。
本研究中,試驗組患者接受循經絡推拿護理1 周后大便頻次、排便疼痛時間、在廁的時間、解便困難度等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 在Wexner 各條目評分可見,隨著時間變化,治療時間變長,2 組間差異逐漸增大。 循經絡推拿護理干預3 周后其大便頻次、排便疼痛時間、在廁的時間、解便困難度等方面改善更明顯。 循經絡推拿穴位利用力的作用,疏通經脈、加速氣血通暢,加強經脈傳導、運輸,扶助正氣,增加胃腸分泌和蠕動,從而使腸道內的糞便能順利排出,有效地緩解慢性便秘癥狀;同時腹部的推拿對腸道產生良性刺激,增加腸蠕動,也利于糞便排出緩解便秘癥狀。
下一步應擴大樣本量,對研究的結果進行驗證,以便為臨床推廣應用循經絡推拿改善老年慢性便秘提供更科學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