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東東
(寧德市路橋建設有限公司,福建 寧德 352000)
大跨徑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橋梁因具備行車舒適、受力合理、用材節(jié)約、造型簡潔美觀、結構輕盈、建筑高度小、配筋少、抗震強等優(yōu)點,在國內各種等級公路鐵路橋梁建設中被廣泛采用[1]。懸澆連續(xù)箱梁邊跨直線段模板支架平臺搭設方式有多種,如滿堂支架法、鋼管柱支架法、三角托架法等,在實際施工中,需要根據(jù)墩臺結構形式及地形地質等因素,選擇適宜的搭設方式[2]。國省干線(聯(lián)七線)公路金鐘大橋橋址處為溝谷地貌,地形起伏大,受地形因素影響,終點橋臺處邊跨現(xiàn)澆直線段無法按上述三種常規(guī)支架方法施工。為克服常規(guī)支架施工方法的不足,該橋借鑒三角托架法,利用原0#塊托架平臺分配橫梁型鋼,現(xiàn)場制作三角斜撐支架。
金鐘大橋跨越溪流,橋梁總長213.5m。上部結構采用變截面連續(xù)剛構箱梁,跨度為55m+95m+55m,箱梁橫斷面為單箱單室直腹板,下部構造采用空心薄壁墩,基礎為灌注樁基礎、擴大基礎。起點臺采用柱臺,終點臺采用U 臺擴大基礎。該橋箱梁0#節(jié)段采用三角托架施工,兩側邊跨各有6.4m 的現(xiàn)澆直線段。
橋址區(qū)屬低山剝蝕及溝谷地貌,切割強烈,地形起伏大,一般高程介于351~435m 之間。該橋橫跨一條東西流向的河谷,兩側自然山坡坡度為50~60°,山體陡峭,強—中風化巖層廣泛出露。起點臺側場地條件充裕,場地土壤較為堅實,平整硬化后便可直接采用碗扣式滿堂支架方式進行邊跨直線段施工。終點側橋臺處于坡麓,地勢陡峭,采用U 臺擴大基礎,可保證基礎的穩(wěn)定性,但橋臺前緣邊跨直線段可用于支架施工的場地長度僅為2~3m,支架限制高度為3m,無法采用常規(guī)滿堂支架法施工。終點臺地形地貌見圖1。
圖1 終點臺地形地貌圖
終點臺邊跨現(xiàn)澆直線段長度為6.4m,重量為194.49t,扣除支撐在橋臺上的1.4m,支撐在支架上的混凝土箱梁的重量為126.09t。由于支架在工作狀態(tài)下需承受支架模板自重、梁體自重、施工荷載和沖擊荷載,所以需要保證支架具有足夠的剛度、強度和穩(wěn)定性。為此,設計了兩種支架布置方案。
方案一:鋼管支架法。在梁段兩端設置直徑600mm 的鋼管作為立柱,原0#塊托架平臺分配橫梁雙拼36b 工字型鋼作為縱梁,在縱梁上均勻布置橫向分配梁以形成支架平臺(見圖2)。該方法對梁段長度和支架高度無限制,但往跨中一側的鋼管柱基礎需要坐落在山坡上,需要在山坡上另行開挖平臺。該處地勢險峻,若采用爆破手段,會對橋臺基礎巖層造成擾動,存在一定的風險。
圖2 方案一示意圖
方案二:三角斜托架法。常規(guī)平衡三角托架多用高墩,不受支架高度限制,可形成完整的閉環(huán)穩(wěn)定三角結構,但為了抵消墩臺彎矩,需要在另一側施加平衡配重。該大橋終點臺邊跨直線段受地形限制,支架高度僅為3m,終點橋臺為重力式橋臺,無條件設置平衡配重。因此,對方案二進行適當調整:利用原0#塊托架平臺分配橫梁雙拼36b 工字型鋼,制作三角斜托架,用剛性混凝土基礎取代下節(jié)點,從而達到降低支架高度的目的(見圖3)。并且,該方案能夠充分利用場地條件,將下節(jié)點位置前移,使支架受力后,重心位置處于支架下節(jié)點與橋臺中間,不會對橋臺增加額外彎矩,不需要考慮平衡配重。
圖3 方案二示意圖
根據(jù)表1 可知,方案一需要在坡面上爆破開挖工作面作為鋼管柱基礎,但山坡陡峭,施工作業(yè)極不安全,且爆破易對橋臺處基礎地基造成擾動,存在不確定因素;方案二中的三角斜托架受載后會產生梁段方向的傾覆力矩,需采用可靠的方式連接支架與墩臺,利用墩臺的自重抵消傾覆力矩,以維持支架平衡。雖然兩個方案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方案二可兼顧安全、經(jīng)濟實用性,并能一定程度上加快橋梁施工進度,故采用方案二,即采用三角斜托架法。支架平臺尺寸見圖4、圖5。
表1 方案比選表
圖4 側立面圖(單位:cm)
圖5 橫斷面圖(單位:cm)
終點臺邊跨現(xiàn)澆直線段長度為6.4m,重量為194.49t,扣除支撐在橋臺上的1.4m,支撐在支架上的混凝土箱梁重量為126.09t,模板自重1.2kN/m2,施工荷載取值2.5kN/m2,沖擊荷載取值2kN/m2,永久荷載取分項系數(shù)1.2,可變荷載取分項系數(shù)1.4,采用邁達斯整體建模方式進行驗算(見圖6)。從表2 托架結構受力驗算結果可知,支架主要構件最大應力值及變形量均小于設計值,符合設計要求。
圖6 支架平臺模型圖
表2 托架結構受力驗算結果
第一,開展終點臺臺帽和支架基礎施工時,需預埋托架縱梁和斜撐桿連接鋼板,并采用U 型鋼筋錨固,以保證支架與墩臺之間穩(wěn)固連接[3]。
第二,利用原0#塊托架平臺分配橫梁雙拼36b 工字型鋼作為斜撐、立柱和縱梁,型鋼拼縫焊接,并每隔50cm 在腹板處焊接加勁板補強。各個節(jié)點的連接采用焊接方式,其中斜撐和縱梁節(jié)點處需增設抗剪塊。
第三,鋪設橫向分配梁,鋪設底板模板[4]。
第四,支架安裝完成后,需預壓24 小時,以達到消除非彈性變形及測量彈性變形量的目的,并為后續(xù)的直線段箱梁模板調整提供可靠的數(shù)據(jù)依據(jù)。支架預壓荷載按梁重的1.2 倍計,以砂袋為加載物,加載的荷載分布強度與梁的荷載強度分布一致。
第五,預壓24 小時后,卸載砂袋。
第六,根據(jù)預壓期測量結果,調整底板模板標高,安裝側模板,轉入箱梁施工[5]。
第七,中邊跨合龍段完成,且完成體系轉換后,方可拆除支架。
目前國省干線(聯(lián)七線)公路金鐘大橋已順利合龍并通車使用,經(jīng)實踐檢驗,該施工方法大膽創(chuàng)新地將平衡三角托架施工技術改進成斜托架施工技術,克服了邊跨直線段現(xiàn)澆施工場地受限和托架高度受限等不利因素,有效規(guī)避了常規(guī)三角托架需增設平衡配重的使用條件,并充分利用場內原材料,提升了材料設備的周轉使用率,安全、高效、經(jīng)濟地完成了邊跨直線段現(xiàn)澆施工,取得了較高的社會效益與經(jīng)濟效益??梢哉f,金鐘大橋的順利竣工,為國內山區(qū)及場地條件復雜的墩臺處邊跨直線段施工提供了有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