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雪窈 徐一瑋
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qū)河埒街道水秀社區(qū)是一個有33年房齡的老小區(qū),房屋年久失修,暫時沒有安裝電梯的條件,社區(qū)老齡人口達2670人,超過常住人口的26%。隨著年輕人成家立業(yè)搬離水秀,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對他們來說,買菜購物、生活繳費、居家照顧逐漸成了難題。15位社工如何滿足面廣量大的日常養(yǎng)老需求是水秀社區(qū)面臨的亟待解決的治理難題。
群眾是最好的老師,“友鄰包”志愿服務項目的靈感,就來源于社區(qū)居民。社工在網格化走訪過程中了解到家住水秀新村206號的侯天鵠夫妻二人都已90歲高齡,子女不在身邊,鄰居汪梅娟主動幫老人代買日用品,堅持了五六年。據(jù)了解,像汪梅娟這樣的熱心居民,新村里還有很多,他們買好菜會掛在老人家門把手上。從他們身上社區(qū)看到了代買志愿服務的可行性,開始構想將新時代文明實踐融入社區(qū)治理,創(chuàng)新樓道志愿服務形式,打造“友鄰包”志愿服務項目,讓樓道鄰居成為志愿者,使用分布在樓道里的“友鄰包”服務鄰里,營造“友聯(lián)你我,與愛為鄰”的氛圍,讓社區(qū)治理實現(xiàn)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共享。
別看只是一只普通的布包,它凝聚養(yǎng)老服務的五項機制:一是科學定位,確定服務對象。社區(qū)組織了一支調研隊伍,對340余戶老年家庭進行問卷調查,了解老人的真實需求。將服務對象重點定位為空巢、獨居、重度殘疾等9類老人。二是對接需求,形成三份清單。分析前期問卷,形成老年人需求清單,其中代買代購需求最大,達到54%。招募“友鄰包”志愿者,對志愿者服務類別和時長進行調研,形成志愿者服務分級清單。對需求清單和志愿者清單進行梳理,制定“友鄰包”服務清單,明確代購物資重量,金額上限、支付方式和服務形式等內容。三是就近結對,“規(guī)定+自選”服務。鄰里志愿者和就近的老年人家庭結交朋友,點對點服務。社區(qū)每月開展一次“規(guī)定式”生活易耗品代買服務,志愿者帶上“友鄰包”敲門送物資的同時也能了解老人身體情況,陪伴聊天。對服務清單上的特殊困難老人,由志愿者提供“自選式”送餐服務和遠程代買代繳費服務。四是內外整合,凝聚志愿力量。借助社區(qū)學院開展志愿者初任培訓,邀請社會組織開展技能培訓,以志愿者議事會為載體進行溝通評價,著力培養(yǎng)一支有素質、有目標、有組織的鄰里志愿者隊伍。同時對社區(qū)23家便民服務商家進行篩選,與超市、糧油店達成長期合作協(xié)議,志愿者可以預約購買指定的糧油米面,并由便民服務網點協(xié)助配送。五是注冊商標,擴大社會效應。社區(qū)在2019年9月提交了“友鄰包”商標注冊,并于2020年5月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fā)的“友鄰包”公益品牌商標注冊證。采用公益商標是為了全方位實現(xiàn)對“友鄰包”公益品牌的知識產權保護。同時通過學習強國APP、電臺直播和宣傳片等多渠道宣傳志愿服務,讓志愿者更有價值感、獲得感。由社區(qū)出資為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居住相對集中的志愿者粉刷翻新樓道,打造志愿文化樓。
截至目前,“友鄰包”提供代買服務、代繳費服務、陪聊服務、送餐等服務項目,累積服務特殊困難老人、空巢老人時間超過1440小時,累積參與870人次,協(xié)助便民服務網點配送6732斤大米,1008升食用油。在疫情防控的形勢下還推出了“友鄰包”2.0服務,為居家隔離和監(jiān)測對象送上“防護友鄰包”,合計為105戶隔離對象提供1470次無償跑腿“代購”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