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強 閆文濤 劉池林 王春田 孫麗娜 張懷江 仇貴生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國家植物保護興城觀測實驗站,興城 125100)
數據庫(集)基本信息匯總表
桃小食心蟲(Carposina sasakiiMatsumura)屬鱗翅目蛀果蛾科(Lepidoptera: Carposinidae),亦稱桃蛀果蛾或桃小,在我國具有發(fā)生廣、危害重等特點。分布于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等地及日本、朝鮮、韓國與俄羅斯等國,主要為害蘋果、梨、山楂、桃、李、杏和棗等果樹,以蘋果、梨、桃、李和棗受害最重[1-4]。幼蟲蛀果為害,使果品完全失去商品價值,對果樹產業(yè)影響巨大。就蘋果而言,上世紀末,我國蘋果產區(qū)大面積推廣的套袋技術較好地控制了桃小對蘋果產業(yè)造成的危害,但隨著果樹產業(yè)勞動力逐年短缺、用工成本持續(xù)攀升、果品價格低迷不振等諸多因素,已采用20 余年的套袋技術可謂難以為繼,無袋栽培果樹技術將成為主流。就整個果樹產業(yè)而言,果樹無袋栽培模式下桃小食心蟲的高效綠色防控,一直是制約果樹產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作為我國第一大果樹樹種——蘋果,也即將面臨無袋栽培下害蟲防控的重要問題。隨著近年全球氣候變化等因素,農業(yè)害蟲發(fā)生動態(tài)規(guī)律亦隨之有所變動[5],為此,本文通過長期定位監(jiān)測桃小食心蟲發(fā)生動態(tài),為我國果品無袋栽培生產模式下蛀果類害蟲精準防控提供參考依據。
數據采集樣地屬于遼寧省葫蘆島市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國家植物保護興城觀測實驗站溫泉試驗基地(N:40°36 '45",E:120°44 '09"),占地30.67公頃?;刂饕N植蘋果、梨、葡萄、桃、李、杏和棗等各類落葉果樹,其中蘋果品種主要包括金冠、富士、華紅和新紅星等,本試驗數據采集于5~7 年成齡豐產期金冠蘋果園,樹種均一,株行距2m×4m,行間空閑,耕作條件一致,農藥施用頻次同當地生產園,使用藥劑包括各類常用殺菌劑與新煙堿類殺蟲劑,盡量避免使用菊酯類殺蟲劑以防止對調查結果造成較大影響。
數據采集選取3 個不同金冠園區(qū)域,每個區(qū)域內隨機懸掛5 個桃小食心蟲性誘劑水碗誘捕器,自每年5 月份開始,每日調查誘蛾量,至當年9 月份結束,連續(xù)調查3年。
數據處理包括地塊信息核查、數據錄入及統計分析。根據連年數據監(jiān)測,分析害蟲發(fā)生規(guī)律與變化趨勢。
遼寧蘋果產區(qū)桃小食心蟲成蟲數量變化特征參數見表1.2019—2021 年桃小食心蟲成蟲數量范圍與圖1.2019—2021 年桃小食心蟲成蟲數量動態(tài)(表1,圖1)。
表1 2019—2021年桃小食心蟲成蟲數量范圍Table 1 The Quantity range of adults of Carposina sasakii in 2019—2021 years
圖1 2019—2021年桃小食心蟲成蟲數量動態(tài)Fig.1 2019—2021 Carposina sasakii adult population dynamic
本項目參與人員長期從事果樹害蟲田間調查工作,能夠統一規(guī)范地進行田間操作與調查。針對本調查,在前期制定了明確、合理的調查方案,所有參與人員通過培訓,均能夠采用一致的調查方式,保證調查數據準確可靠。每次調查均需至少兩人參與,即調查人與記錄人,調查人主要調查誘捕器內成蟲數量,并告知記錄人現場記錄于紙質原始記錄本。調查過程中雙方相互監(jiān)督核對,確保記錄本數據準確無誤。調查人與記錄人定期將紙質原始記錄本中的數據錄入電子版Excel文件,錄入過程仍需兩人相互核驗,保證錄入準確數據。待每個年度調查完結,將當年紙質原始記錄本裝訂留存,電子版Excel文件錄入電腦保存。
對原始數據采用閾值檢查、一致性檢查等方法進行質控。對比多年數據動態(tài)范圍,對監(jiān)測數據超出歷史數據閾值范圍進行校驗,刪除調查記錄過程中人為因素造成的異常值或標注。一致性檢查需對比數值數量級是否異常不同,并做訂正或標注。
本研究公開發(fā)表了2019—2021 年遼寧蘋果產區(qū)小食心蟲成蟲發(fā)生數量動態(tài)數據,建立了易于查詢的數據集,可為區(qū)域桃小食心蟲種群周年發(fā)生關鍵防治時期的確定與害蟲發(fā)生預測預報提供數據支持。
本數據集原始數據可通過國家農業(yè)科學數據中心網站獲取數據服務,登錄首頁后點擊“資源服務”頁面內的“數據服務”,可打開數據下載頁面。
數據作者分工職責
岳強(1981—)男,陜西人,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果樹害蟲綜合防控。主要承擔工作:基礎數據收集、數據處理、數據匯交及論文撰寫。
閆文濤(1981—)男,遼寧人,碩士,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果樹害蟲綜合防控。主要承擔工作:基礎數據收集。
劉池林(1963—)男,遼寧人,大專,實驗師,研究方向為果樹植保。主要承擔工作:基礎數據收集。
王春田(1964—)男,遼寧人,大專,實驗師,研究方向為果樹植保。主要承擔工作:基礎數據收集。
孫麗娜(1983—)女,山東人,博士,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殺蟲劑作用機制及害蟲抗藥性。主要承擔工作:質量控制。
張懷江(1977—)男,河北人,博士,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果園害蟲生防資源發(fā)掘和利用。主要承擔工作:質量控制。
仇貴生(1973—)男,內蒙古人,碩士,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果樹害蟲綜合防控。主要承擔工作:論文構架及質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