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娜, 郭 尚, 馮 斌,史靜曉,薛奮珍,李艷婷,郭偉偉,郭霄飛
(1.山西農業(yè)大學 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31;2.山西省檢驗檢測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0;3.山西省晉中市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山西晉中 030600)
鉛(Pb)是一種對人和動物均危害極大的有毒重金屬元素,是當前食品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之一[1]。金屬鉛進入動物體內后,少部分會隨著身體代謝排出體外,隨排泄物排入土壤、水體和農作物,對環(huán)境和人類的生存造成威脅,其余部分則會在動物體內沉積,進而導致動物急慢性中毒,并通過食物鏈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2]。目前,現(xiàn)行的檢測標準是國家標準《GB 5009.12—201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鉛的測定》第一法[3]。
在使用標準方法進行檢測之前,實驗室需證實能夠正確運用標準方法以驗證其技術能力是否達到了標準的規(guī)定要求[4-5]。試驗參照《GB 5009.1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鉛的測定》第一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食品中的鉛含量,并對該方法的準確度、精密度、檢出限、定量限等參數(shù)進行了試驗分析評估[6]。
原子吸收光譜儀900H(PinAAcle 900H)、分析天平(島津AUW120D)、電熱板(SH-II-5B)、燒杯、容量瓶、比色管等。
鉛標準物質、硝酸、磷酸二氫氨等。
按照國家標準《GB 5009.12—201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鉛的測定》第一法進行檢測。
1.3.1 鉛-Pb 標準工作溶液制備
吸取1.00 mL 標準儲備液(ρ=1 000 μg/mL),置于1 000 mL 量瓶中用2% HNO3溶液定容至刻度,搖勻,得標準中間液(ρ=1 mg/L),再分別吸取標準液0,0.5,1.0,2.0,3.0,4.00 mL,置于100 mL 容量瓶中,2%HNO3溶液定容至刻度混勻,得質量濃度分別為0,5,10,20,30,40 μg/L 的標準工作液。
1.3.2 線性考查
按照質量濃度由低到高的順序分別將20 μL 鉛標準系列溶液和5 μL 磷酸二氫氨同時注入石墨爐,原子化后測定其吸光度,以質量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制作標準曲線。
1.3.3 供試品、質控樣品及空白溶液制備及檢測
(1)試樣處理。準確稱取已混合均勻的待測試樣0.5 g 或0.5 mL,置于25 mL 燒杯中,加硝酸15 mL,樣品加蓋靜置過夜,置于電熱板按程序消解(100 ℃升溫,130 ℃消解),消解完全后,180 ℃趕酸至1 mL左右。取下放冷,用水轉移至10 mL 納氏比色管中,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待測溶液。同樣條件做試劑空白試驗。
(2)測定。在與測定標準溶液相同的試驗條件下,將20 μL 空白溶液或試樣溶液與5 μL 磷酸二氫氨同時注入石墨爐,原子化后半部測定吸光度,與標準系列比較而定量。
所有試驗數(shù)據(jù)結果采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應用SPSS 16.0 統(tǒng)計軟件分析。根據(jù)數(shù)據(jù)是否符合正態(tài)分布,分析采用One-way ANOVA 分析,Post hoc 分析采用Duunnett T3 分析,p<0.05 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鉛-Pb 標準溶液的吸光度見表1,鉛-Pb 標曲線性圖見圖1。
圖1 鉛-Pb 標曲線性圖
表1 鉛-Pb 標準溶液的吸光度
由此得出,在0~50 μg/L 范圍內,Pb 的吸收值與進樣質量濃度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取樣品6 份平行處理,測定,計算樣品含量及RSD 值。
重復性試驗結果見表2。
表2 重復性試驗結果
取樣品1 份,測定6 次,計算樣品含量及RSD 值。
精密度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精密度試驗結果
按照要求分別對3 類樣品的加標回收試驗,試驗按高、中、低3 個水平進行,每個質量濃度制備3 份樣品。
樣品回收率試驗結果見表4,定量限回收率試驗結果見表5。
表4 樣品回收率試驗結果
表5 定量限回收率試驗結果
平行制備試樣空白20 份連續(xù)測定,吸光值計算SD 值,檢出限公式為:檢出限=3×SD/k(k 為曲線斜率)。
檢出限試驗見表6。
表6 檢出限試驗
檢出限=3×SD/k(k 為曲線斜率)=0.071 9
若取樣量為0.5 g/0.5 mL,定容體積10 mL,則最小檢出限質量濃度為0.001 4 mg/kg,定量限為0.04 mg/kg。
試驗以食品為樣品進行方法學驗證,該方法線性和范圍、檢出濃度和最低定量濃度、回收率、精密度、重復性的試驗結果均滿足GB 5009.1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鉛的測定》第一法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