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一樓,下有車庫,一棵香樟樹,不管春夏秋冬,滿樹綠色,就在窗外。
“當初買這個小區(qū)時,就因為綠化好,又靠近學(xué)校,環(huán)境不錯,才選擇的?!眿寢屨f?!笆前?,可是現(xiàn)在,你看,十年過去了,樹越長越高,進入了生長的旺盛期,已經(jīng)完全遮住了東面這扇窗戶?!卑职謬@了一口氣,“這期間也找了物業(yè)許多次,請他們鋸掉了一些樹枝,現(xiàn)在,下面已經(jīng)沒有枝杈了,可是樹越長越高,樹冠就像一把大傘似的,完全遮住了陽光?!?/p>
我把頭探出窗外,看一眼那棵香樟樹,經(jīng)過物業(yè)的幾次修整,那些被鋸了的樹杈,就像一個個“傷疤”,特別顯眼,似乎在訴說著自己的不幸。的確,客廳里只有這扇東窗。原來樹小的時候,還能照進來陽光,多年過去了,樹是越長越大,即使在白天,客廳內(nèi)光線也比較暗,有時天氣不好,還需要靠電燈來照明。樹,長這么大,也不可能就隨便鋸掉;人,生活中,需要更多的陽光。真是互相矛盾,怎么解決呢?
爸媽都犯愁,整天苦惱,“兒子在客廳里看書、寫作業(yè)也不方便?!闭业轿飿I(yè),也表示無奈,“園林局有規(guī)定,肯定不能隨便移樹;更不能毀樹。你也看到,這棵樹已經(jīng)鋸成這樣,不能再鋸了,太難看了。再說這些年,樹長這么高,也鋸不到,只能這樣了。”只好作罷。
“吱吱吱……”一天早晨,傳來一陣鳥叫。定睛一瞧,原來有一根樹杈,在伸近我家的地方,不知道什么時候,上面做了一個鳥窩。一群小鳥正張著嘴,仰著頭,看見母鳥到來,叫得更歡了,恨不得立刻張開翅膀,從窩里飛出來,可現(xiàn)在只能撲棱撲棱剛長絨毛的肉翅膀,一只只嗷嗷待哺。母鳥將捕來的蟲子吐給小鳥,可有好幾只小鳥沒吃到,它們叫得更厲害了,母鳥只好飛走再覓食去。爸爸聽到鳥叫,“什么東西吵死了!怎么還有個鳥窩,鬧哄哄的,臭死了,不如捅掉算了。”我急忙阻止,“爸爸,不行,你看這些小鳥多可愛,母鳥多辛苦啊,要把它們喂養(yǎng)大可不容易。”我轉(zhuǎn)向媽媽,“不如我們做一個鳥食盆,給它們喂食,怎么樣?”“可以啊。”媽媽欣然同意。我們找來兩根竹竿,把食盆固定在中間,然后從窗戶伸出去,架在樹杈上,另一頭架在窗臺上,用繩子固定好,這樣還可以解下再取回添食。
從此,窗外這棵香樟樹上,鳥的一家就和我家做起了鄰居。每天清晨,它們就嘰嘰喳喳地叫我起床,看到我家忙碌的早晨,它們就歡快地唱起了歌。吃完早飯,給鳥也添完食,向它們招手,我上學(xué)啦。下午一回家,我扔下書包,就跑到窗前,看看,它們在整理羽毛,鳥媽媽守護在一邊,一會兒瞧向窗里的我,一會兒吱吱地叫幾聲。后來,爸爸又給它們添了水盆。再后來,小鳥們會飛了,經(jīng)常地落到窗臺來,我和爸爸就找來舊木板,給它們做了一個簡易的房子,上下兩層,里面鋪上枯草,撒點鳥食,屋頂做一個鉤子掛在大樹干上。開始,它們很害怕,漸漸地,膽子大了,進去覓食,現(xiàn)在有幾只就住里面啦,我高興極了。
媽媽說:“這香樟樹啊,其實也不錯,夏來遮陰,冬來擋風(fēng),雖然擋點陽光,但它不像別的樹生蟲子,盛花期還時常能聞到點香味,暗香盈窗?!卑职终f:“這樹長得好,說明咱小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好,根基旺,現(xiàn)在有鳥安了家,六畜興旺?!蔽艺f:“這是人與自然的和諧?!?/p>
窗外,那棵香樟樹綠意蔥蘢,正展開寬大的懷抱,遮蔽著風(fēng)和雨。
【教師點評】選材生活,立意深刻。小作者選擇了家中一件煩惱事——香樟樹遮住陽光,產(chǎn)生了人與樹的矛盾。最終因為鳥的到來,意外解決。人與自然的和諧,才是發(fā)展之道,文章立意深刻。文章描寫樸實,語言本色。有環(huán)境描寫,綠色香樟,首尾照應(yīng)。有語言描寫,交代故事背景,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表現(xiàn)人物形象。有細節(jié)刻畫,母鳥喂食、小鳥待哺、竹桿食盆,本色生動。(指導(dǎo)老師:吳小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