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懿·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xué)八(1)班
茫茫世界,如夢如幻。在這虛無縹緲中,一道光亮劃破永夜,那是文人的魂,是墨客的魄,更是黑暗中永不熄滅的焰火。
在山水間,在田園里,有著文的魂魄,那些魂靈在孤獨寂寞的折磨中逃離,隱匿于山水之間。添了幾分豁達和坦然。陶淵明在官場走過一遭,也在生計之間苦苦掙扎,終究還是放棄了官場,富貴酒、黃金屋,倒不如那江畔月、門前柳來得快活、悠閑。
“滾滾紅塵、七情六欲,悲歡喜樂、比比皆是?!彼麄兩鷣砭蛯儆谶@令人貪戀的地方,在這里扎根生長,他們與紅塵相互成就。柳七一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命運就注定了,他的詞藝術(shù)與藝術(shù)之間的碰撞,濺起的火花是婉約詞里最溫柔細膩的情感,是人人皆歌的柳詞。
在盛世繁華,他們可以隱逸山水,可以貪戀紅塵。但當(dāng)百姓有危,家國有難,他們也會義無反顧地站出來。
文人看似柔弱,卻經(jīng)常有著錚錚鐵骨。他們不與刀劍搏擊,但和世道、人心爭公理。不論生死,心中自有大義。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一句詩是于謙對自己一生的剖白。他一個文臣,在國家風(fēng)雨飄搖之際,憤然披戰(zhàn)袍、跨駿馬。他不會花言巧語,他不會愚忠君王,他忠的是家,是國,是天下。
“武死戰(zhàn),文死諫。”武將金戈鐵馬,保家衛(wèi)國,馬革裹尸,也不枉此生。而文臣呈上一紙諫書,可能會慘遭殺身之禍,甚至身敗名裂。他們沒有死在敵人的屠刀下,卻在自己人的暗箭里倒下??稍跉v史長河中,一批批文人前赴后繼,帶著一份諫書,抱著必死的決心,為天下人請命。
生逢民族飄搖,風(fēng)雨不定,他們救亡圖存,他們走在時代的前沿,他們是民族的脊梁,他們將自己點燃,把黑暗的時代照亮。他們以筆為刀,以文為藥,提筆治病,寫文喚人。
文人在盛世中發(fā)揚文學(xué),修身養(yǎng)性,在亂世中則盡全力為民族找到一條新的出路。他們身上彰顯著華夏文明的底蘊和中國人民的智慧。
文魂永存,如鳳凰,一次次燃燒著生命,一次次在涅槃中復(fù)生,照亮夜空,迎接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