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lán)雅萍,女,壯族,文學(xué)碩士。編輯。南寧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有散文、詩歌散見于在報刊上。
11月初,我來到了坐落在武鳴區(qū)北部的兩江鎮(zhèn)英俊村岜旺屯。
“岜旺”在壯語里是“山脈橫行”的意思,聽起來都頗為神秘,有點像是小說中的地名,里面應(yīng)該有與世隔絕的深山老林,有神出鬼沒的武功蓋世的英氣逼人的俠客,有失傳已久的武功秘籍,或是有一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緣藏匿其中。
大巴車沿著210國道一路搖晃過去,看到路邊栽種了許多沃柑樹,矮墩墩的,背景是綿延起伏的大明山。有時候,可以看到土黃色羽毛的土雞悠閑地在樹下覓食,它們表情平靜、姿態(tài)悠閑,是有那么點隱士的味道。這種放養(yǎng)的雞顯然要比關(guān)在籠子里、在柵欄里的同類們幸福太多。能有資格閑庭信步于野,都是幸事。人亦如此。
這種閑適得令人舒服的鄉(xiāng)野情景,使我對即將到來的旅程多了一些期待。車程有些長,我整個人都暈乎乎的。好在抵達(dá)目的地,一下車,入目就是岜旺屯口一汪碧綠的水塘。站在水塘邊遠(yuǎn)眺,碧空如洗、白云悠悠、青山綠水,這風(fēng)景像是為游客醒神而量身定做的。鎮(zhèn)里負(fù)責(zé)宣傳工作的小李同志介紹說,水塘里的水來自小明山泉。我不是很懂大明山和小明山具體是怎么區(qū)分的,但是既然是山泉水,就讓人感覺特別干凈,特別親切。這水塘、柳樹、楠木,這滿目的蒼翠,濾去了一路的喧鬧和浮躁,只讓人感受到這村莊的寧靜和悠閑。老子說“上善若水”,孔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這是一座依山傍水的村莊,遵循著古老的風(fēng)水格局,也暗合了人類自然生存的法則。
沿著村道前行,一路都是溫柔流淌的山泉水。有戴著斗笠的老人在溪邊用溪水洗衣服。見我們經(jīng)過,她抬眼看我們。是一張皺紋縱橫交錯的臉,皮膚黝黑,但是眼神明亮,看我們的時候,她手里的活計也全然沒有慢下來。在城里,我們已經(jīng)很久都沒有見到有人用溪水或者河水洗衣服,畢竟水龍頭對于洗滌而言是更方便快捷的。岜旺屯通自來水已有多年,也不知老人家是出于習(xí)慣,還是出于信仰使然,保留著這個習(xí)慣。
有的人喜歡高樓大廈,有的人喜歡深宅大院,有的人喜歡帶院小樓。對于我來說,不想住在深宅大院里,青苔和蜘蛛網(wǎng)會帶來無邊的孤獨和恐懼;也不想住在幾十層樓的鋼鐵森林里,光是等電梯都能消耗掉大量時間,鄰里相見不相識,老死不相往來的冷漠關(guān)系更令人窒息。相比之下,住在帶個小院子的二三層小房子里剛剛好,白天可以看書、養(yǎng)花、曬太陽,晚上可以在搖搖椅上研究星星、聊天,這日子都會是慢悠悠的,閑適可愛的。
岜旺屯的小院子們剛好可以滿足我的這種想象。這里有“楠舍”“幸福家園”“楠木水屋”“南山楠”,名字都很好聽。水畔的民宿“楠木水屋”有三層,我喜歡二樓天花板上安裝的燈,小小的碎碎的,像煙花快燃盡的模樣。如果能懶洋洋地半躺在池畔的那把太陽傘下,安靜地看一陣子書,或者和朋友喝著茶談天說地,那該有多好啊,光是想象就已經(jīng)足夠令人向往了。但如果能常住,我還是最喜歡“幸福家園”這類小院子。二層白色小樓,一樓居住,二樓有露臺,院子里支起了鐵架子,架子上爬著不確定是炮仗花還是什么植物的藤。如果真是炮仗花,冬天等子女兒孫回來過春節(jié)的時候正好是花季,五顏六色的小孩、鮮紅色的鞭炮和對聯(lián)、盛開的橙色炮仗花,到時候一定會很熱鬧。院子外圍著木籬笆,籬笆下放著幾口深色的缸子,缸里種著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植物。這種大缸子以前在農(nóng)村一般用于儲藏食物、酒水或者腌酸菜,我小時候還聽長輩說過牛把腦袋伸到缸里偷吃黃豆,吃飽了腦袋卻被卡住出不來的故事?,F(xiàn)在或許不大用得上了,把它用來種植物,配上木籬笆觀賞,也是別有一番風(fēng)情的。
我喜歡岜旺屯的浪漫。是的,浪漫,這種浪漫存在于村子的點滴細(xì)節(jié)里。這里就連房子的外墻都很有看頭,民宿的外墻多是紅色、黃色的磚和籬笆的原木色,村民自己居住的屋子則大多是白色,一棟棟色彩不同的小房子襯著黛青的遠(yuǎn)山,看上去就很清爽干凈。墻頂有翠綠的仙人掌探頭而出,葉片肥厚,是向上伸展的姿勢,生機勃勃的,也有穿墻而過的三角梅,在陽光下開得肆意而熱烈。農(nóng)舍都是白墻、灰線、黛瓦、半坡屋頂?shù)慕ㄖL(fēng)格,再點綴著“雙頭鳥”圖騰和壯錦紋飾,極具壯族特色。水塘邊生長著許多水楠木,李時珍認(rèn)為楠為“南方之木”,杜甫亦有“楠樹色冥冥,江邊一蓋青”之句。在這里,布滿青苔的水楠木樹干大都是虔誠地向著水面伸展的姿勢,高大翠青的身姿倒映在水面上,與水邊的木制觀景臺、水中的小島搭配在一起,令人賞心悅目。據(jù)介紹,如今,郁郁青青的池邊水楠木已經(jīng)成為“楠木水鄉(xiāng)岜旺屯”的一塊重要招牌。
在“楠舍”前,草地上“長”出了一顆泛著金屬光澤的大圓球,直徑大概一人臂展,鏤空的,最外面的一層是由像短甘蔗一樣的淺棕色金屬粘成的。在這遠(yuǎn)離現(xiàn)代工業(yè)化的小山村,它因頗具藝術(shù)感而稍顯突兀,但也因此讓人感受到它的獨特和有趣。同行者有的說這顆球是麻團(tuán),有的說那些柱狀物是麻通,怎么猜都認(rèn)為它是某種好吃的東西。村里人介紹說它其實是繡球的變體,由多塊短木拼接、圍繞成一個球體,寓意壯民族與其他民族緊密團(tuán)結(jié)、同心同德。這個答案一下子現(xiàn)實而具體了起來。我倒是希望村里以后不要給它掛個名牌再解釋一番什么的,這象征意義雖深刻,但或許還是不要急于揭曉答案,有些留白更令人回味。
村里還有一間“云鴻書院”。2022年春節(jié),南寧市多位書法家來到這里開展了“惠民送春聯(lián)”活動,為父老鄉(xiāng)親們送上了紅紅火火的祝福。大門兩邊掛著一副對聯(lián):“養(yǎng)惠心以明德,負(fù)雅志于高云?!边@大抵是從陶淵明《閑情賦》中“淡柔情于俗內(nèi),負(fù)雅志于高云”脫化而來。這里是茶室,也是潑墨揮毫的雅間。墻上掛著不少書畫作品,我喜歡其中的一幅字,上面寫著“葉雨聽蕉,漢書下酒”。宋代李洪在《偶書》中寫道:“世事悠悠莫問天,一觴且醉酒中賢。階前落葉無人掃 ,滿院芭蕉聽雨眠?!比绻苷覀€春雨綿綿的日子,在這大明山腳下的小村莊里,在水汽氤氳的窗前一邊慢悠悠地看書,一邊聽雨打芭蕉,確是頗為閑適愜意了。英國文學(xué)家王爾德曾說:“無所事事絕非易事?!边€說,“我們都生活在陰溝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可是,如今大城市里污染嚴(yán)重,即使再晴朗的夜晚,能見到的星星也寥寥無幾。而我們的生活日日忙碌,哪里還有時間尋找星空呢?
云鴻書院的隔壁是村史館,除了梳理村史和所獲榮譽,還存放了許多老物件,比如老式收音機、“二八”自行車、斗笠等。地上,還立著一塊舊的木牌匾,上書“有?!倍?。它們鄭重而安靜地守在村史大紅的宣傳展板旁,默不作聲。歲月催人老,也催它們老。世上千年短,山中一日長,長的就是這種老來的浪漫。
中午時分,村委熱情招呼我們?nèi)ビ貌?。大圓木桌上已擺好十來道菜,顏色無一例外都是鮮艷欲滴,看得人食指大動。我很喜歡一道土雞炒蘑菇。這道菜我也會做,但是城市里難得買到這么好吃的土雞。這邊的雞肉質(zhì)很好,皮脆肉香,黃澄澄的雞皮泛著油光,邊緣還微微打著卷兒。我小時候倒是經(jīng)常在奶奶家里吃到這種口感的雞肉,奶奶做菜很隨意,一口大鍋,雞拔了毛掏凈內(nèi)臟之后整個兒放下去加水燉,只放鹽和姜、酒,不放其他調(diào)料。這道菜,雖然家常而樸實,卻印著奶奶手掌的粗糙和溫情,印著農(nóng)民最本真、最簡單和最地道的“土”味兒。廣西的老一輩人大都推崇食材的自然和做法的天然,少鹽、少油、少調(diào)料,不再進(jìn)行復(fù)雜的烹飪,而是文火慢煮,以保留著原汁原味。如今,很多現(xiàn)代人覺得生活壓力太大,想過“慢生活”,這也是有道理的。只有回歸大自然,回歸泉水的甘甜,回歸稻谷、豆子、麥子的清香,饑則食,困則休,去聽從心底的聲音,才能尋找到一種簡單而寧靜、舒適的生活方式。
同桌們十分推崇一道涼拌魚生。在這道菜被徹底瓜分一空前,一直不太敢吃生肉的我,按捺不住好奇,也夾了一小口試了下。魚肉被切得很薄,晶瑩剔透的,看得出這個師傅的刀工很好。原來魚生和生魚不是一個概念,魚生的肉鮮嫩而味美,也不會有魚腥味,只要吃的時候不要想它是生的就可以了。吃飽喝足,我們站起身準(zhǔn)備離開時,得知旁邊不遠(yuǎn)處吃飯的那一桌人里就有餐館的主廚,就順路過去看看。主廚是個身材清瘦、皮膚黝黑的漢子,他笑呵呵地站起來,自我介紹說他叫韋振華。聽我們說起我們那桌已經(jīng)“光盤”了,他一下子開心起來,特地問我們那道魚生好不好吃。他說用的是草魚,是他昨晚摸黑放地籠捉到的,可惜沒有捉到鯉魚,鯉魚的肉質(zhì)會更鮮美。這道菜叫“兩江八寶魚生”,是武鳴區(qū)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去年武鳴區(qū)舉辦了一場廚藝大賽,他憑這道菜從十三個鄉(xiāng)鎮(zhèn)的參賽者里脫穎而出,奪得了冠軍。說到這里,他還拿出手機,展示了他的抖音里烹飪這道菜的視頻:“看,我有好幾百個粉絲!”他很自豪地告訴我們。
據(jù)負(fù)責(zé)宣傳工作的小李同志介紹,英俊村歷史悠久,早在宋開寶五年(972年),英俊已納入止戈鄉(xiāng)七啚(啚,指鄉(xiāng)下或邊遠(yuǎn)地區(qū))。村名取自清代就有的育英、養(yǎng)俊二村,寓意養(yǎng)育英雄才俊。英俊村一帶是駱越文化的腹地、龍母文化的發(fā)源地,周邊有近十處駱越和龍母文化遺址,其中,岜旺壯族巖洞葬文化年代可追溯到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近年來,英俊村的鄉(xiāng)村風(fēng)貌得到了很大提升,干凈整潔的農(nóng)房、精致而悠閑的環(huán)境、凝聚深厚歷史和文化底蘊的古文物,以及極具特色的田園風(fēng)光,吸引了不少游客?!稗r(nóng)村產(chǎn)品變禮品、民房變客房、農(nóng)區(qū)變景區(qū)”——“楠木水鄉(xiāng)”岜旺屯、李開芳故居、萬億源農(nóng)家樂、葡萄采摘園、火龍果種植基地等均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2019年國慶節(jié)期間,岜旺屯壯家民宿就接待了300人次游客,旅游總收入超過了10萬元。2020年,岜旺屯群眾年人均收入已達(dá)到2萬元。近年來,岜旺屯先后榮獲了南寧市“綠色村屯”、南寧市特色民俗示范點、南寧市民族團(tuán)結(jié)進(jìn)步創(chuàng)建活動示范單位、南寧市鄉(xiāng)村道路“十大最美風(fēng)光線”、廣西首批生態(tài)文明村“首府南寧十大最美鄉(xiāng)村”、廣西民族特色村寨等榮譽稱號。
離開村子,溯流而上,再拐幾道彎,我們來到了英俊大峽谷,它還有個很接地氣的別稱叫“廣西版馬爾代夫”。正值枯水期,水很淺,露出了大片的鵝卵石灘。我們走在鵝卵石上,穿高跟鞋的女士艱難而堅定地歪歪扭扭著朝山谷里努力奔去,希望能再往里走一些,更近距離地接觸到更清澈也更本真的大明山水。因為北回歸線穿過大明山中部,這里的陽光和水分都十分充足,山上都是郁郁蔥蔥的高大喬木,它們用力地往天空伸展著,葉面都很闊,蓬松地包裹著樹冠,像一把把大傘。這里的物種也很豐富,鵝卵石上不時蹦過許多不知名的昆蟲,不說話的時候還能聽得見各種鳥兒的嘀咕。在前方拐彎處,由地下水和山泉水匯成了一汪潭,遠(yuǎn)看是碧綠的,站得近了發(fā)現(xiàn)其實是清澈見底的,我伸手觸碰了一下,沁涼沁涼的。潭里有一群群的魚,我只要稍湊近一些,它們馬上四散消失了。同伴們有的“聊發(fā)少年狂”,競相打起了水漂,有的還在河灘上研究石頭,想尋覓到一些好看的帶回家里擺放起來:“看,這塊石頭上有個南寧的‘寧’字,多難得?!?/p>
也許是因為行路不便,大一些的車只能停在外面,人得先走一段水渠再踩著鵝卵石進(jìn)來。英俊大峽谷在過去一度鮮為人知。再加上沒有被正式開發(fā)過,這里的環(huán)境還保持著較為原始而自然的狀態(tài),沒有太多人工和現(xiàn)代產(chǎn)業(yè)涉足的痕跡。蹲在大石頭上曬太陽,被巍峨的群山環(huán)繞著,會感到自己的渺小。身在異鄉(xiāng)為異客,因為新奇,這里的綠樹、鵝卵石、天空、河流,對我們這些長期待在城市里的人來說是最美的誘惑。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shù)》中寫道:“讓我和草木為友,和土壤相親,我便已覺得心滿意足。我的靈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動,覺得很快樂。當(dāng)一個人悠閑陶醉于土地上時,他的心靈似乎那么輕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無論在水泥森林里停駐多長時間,我們的身體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懷念、向往大自然。如果可以沒有什么目的地一直待在這里,悠閑地發(fā)呆、漫步,給自己一段時間放空、清零,當(dāng)頭頂?shù)男呛忧逦氐褂吃谒鏁r,我便可以像一尾魚一樣,完全沉淀下來,潛伏在時光之河幽深而靜謐的最底部。
為了帶動英俊村的經(jīng)濟發(fā)展,夏天的時候,村民們會到大峽谷為自駕來的游客提供遮陽傘、燒烤爐出租服務(wù)。我在抖音上搜到了相關(guān)視頻,游客不算多,稀稀拉拉地分布在河灘上,玩水的、烤肉的、聊天的,老老少少都有,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他們的快樂。
我也知道這是為了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jìn)步,可是他們的到來還是給河灘留下了一些垃圾,這些垃圾卡在鵝卵石的縫隙中,有個紅色塑料袋下甚至聚集了一些小魚。好在現(xiàn)在正值旅游淡季,這片河灘除了我們就不再有其他游客了,至少這一刻我的身邊是安靜的。我蹲在大石頭上吹著河面上的風(fēng),看著遠(yuǎn)處一架挖掘機正在忙碌,挖掘機身上的亮黃色襯著草木蔥蘢的青山,是那么的格格不入。那一瞬間我忽然覺得,如果我有個哆啦A夢的大口袋就好了,就可以把這片美好的河灘私藏起來,讓不知名的野花繼續(xù)在風(fēng)中搖曳,讓溪水一直清澈見底、肆意流淌。或許,藏在深閨人未識,花開寂寞,才是至美。
我見大明山多嫵媚,愿大明山見我亦如是。徐霞客也曾遙望大明山:“西望雙峰峻極,氤氳云表者,大明山也?!边@個“氤氳”,和“山色空蒙水亦奇”的“空蒙”有異曲同工之妙。南方的山一到陰雨天,還真是云里霧里的,如果能慢下來,閑下來,逃離深不可測的城市,到“白云生處有人家”之處去神隱,比如閑居于大明山腳下的英俊村里,或是其他什么有山有水有院子有狗子的地方,大抵也是一樁舒服而又浪漫的事。
責(zé)任編輯" "練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