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無數(shù)白衣戰(zhàn)士不計生死、選擇逆行。危急關頭,甘肅省嘉峪關市中醫(yī)醫(yī)院腦病科護士長崔艷榮毅然舍小家顧大家,主動請纓馳援武漢,投身到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2020年2月5日,崔艷榮跟隨團隊千里迢迢來到武漢,被分配到武漢東西湖客廳方艙醫(yī)院。
雖然該方艙醫(yī)院收住的都是輕癥病人,但由于工作區(qū)和病區(qū)都在一個密閉的空間,依然存在極大的感染風險。為了不影響工作,崔艷榮在上班前盡力減少進食,工作時甚至連一口水都不敢喝。更辛苦的是,在防護服和護目鏡密不透風的包裹下,工作幾個小時后,隔離衣就會悶熱濕透,護目鏡布滿水珠,而長時間地佩戴口罩經常讓她的鼻梁疼痛難忍,在臉上留下深深的勒痕。然而,困難打不倒她,崔艷榮一想到每天新增的確診病例數(shù)以及很多確診病例還沒有收治,她就與戰(zhàn)友們咬牙堅持著,她想,再難也要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為了豐富病人的生活,細心的崔艷榮想了很多辦法。她和護士們帶著病人跳廣場舞,和病人交朋友、加微信、聊家常。有時,一些病人會因為病情反復、住院時間較長而情緒失控,崔艷榮總是不急不躁,在一次次耐心的溝通交流中,化解病人的疑慮,安撫病人的情緒。同時,她還為病人實施心理疏導,指導病人做深呼吸訓練。在與病人的溝通交流中/wqsY5kYSDLkK8avoK+ocA==,她為了讓病人聽清楚,不得不大聲說話,但大聲說話就要用力呼吸,肺通氣量就會隨之增加,被感染的風險也將進一步加大。但是,崔艷榮一想到通過對病人實施心理干預,病人便能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更有利于病情恢復,她便毫不猶豫地堅持與病人溝通交流。
作為一名勇敢的逆行者,在救死扶傷中,她感動著別人,也被別人一次次感動著:當收到武漢小學生用壓歲錢買來的水果時,她潸然淚下;在病區(qū)遇到甘肅籍病人痊愈出院時,她滿心歡喜;當武漢人民送來慰問品時,她又熱淚盈眶……每當談起在武漢的日子,她總會滿含深情地說:“我很慶幸成為援助湖北醫(yī)務工作者中的一員,在武漢方艙醫(yī)院的日子,豐盈了我的人生,它讓我切身體會到了我們祖國的強大,我們人民的堅強,偉大的抗疫精神會一直激勵我不斷前行。”
武漢抗疫凱旋后,她再次帶著組織的囑托,于2021年1月赴蘭州新區(qū)支援境外回國人員隔離期間的防護工作,運用武漢抗疫時積累的經驗為甘肅的疫情防控奉獻力量,默默踐行著“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yè)精神。2021年12月,崔艷榮榮獲了甘肅省巾幗建功標兵稱號。
(綜合《嘉峪關日報》、“甘肅婦女”微信公眾號整理)(責任編輯 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