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釷華
(長治市上黨區(qū)中醫(yī)院針灸康復科,山西長治 047100)
支氣管哮喘屬于呼吸系統(tǒng)較為常見的一種病變,氣道慢性炎癥、高反應性為其主要臨床特征[1]。隨著近年來空氣污染等環(huán)境因素的改變,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病率呈增高趨勢[2]。據相關學者報道[3],支氣管哮喘無法得到徹底治愈,易出現(xiàn)反復發(fā)作的情況,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如何及時有效控制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性發(fā)作時的癥狀、預防復發(fā)、降低死亡率,已成為當今呼吸內科醫(yī)生所面臨的主要臨床問題之一[4]。霧化吸入治療為當前治療支氣管哮喘的主要手段,雖能一定程度地減輕患者臨床癥狀,但效果有限。電針療法的操作步驟是,首先進行針刺,取得得氣效果后在針具上接以微量電流(接近人體生物電),將針刺激和電刺激聯(lián)合使用,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治療手段。近幾年傳統(tǒng)中醫(yī)在支氣管哮喘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備受關注,中醫(yī)認為,支氣管哮喘是由于痰飲伏肺,痰阻喉間,肺失肅降,氣道阻塞引起攣急所致[5]。針對支氣管哮喘,也可以通過中藥或推拿按摩的方法來輔助治療,改善患者哮喘出現(xiàn)的癥狀。有學者認為電針結合按摩康復手法可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臨床癥狀起到改善作用,并減少藥物對皮膚的刺激性,減輕了患者痛苦[6]。為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本研究選取電針結合按摩康復手法對支氣管哮喘進行治療,并對其臨床療效進行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長治市上黨區(qū)中醫(yī)院收治的86例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依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42例)和研究組(44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齡19~67歲,平均年齡(38.25±6.53)歲;病程1~16年,平均病程(6.75±1.87)年。研究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4例;年齡21~69歲,平均年齡(40.18±7.12)歲;病程1~17年,平均病程(7.23±1.9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未見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本研究經長治市上黨區(qū)中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華醫(yī)學委員會《支氣管哮喘的防治指南》[7]中關于支氣管哮喘的相關診斷標準;②近6周內無呼吸道感染史者;③入院前1個月內未服用過激素、免疫類藥物;④臨床資料無丟失和缺損;⑤無治療相關禁忌證者。排除標準:①患有嚴重器臟疾病或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②肺部存在其他病變者;③存在免疫系統(tǒng)、全身炎癥疾病者;④存在惡性腫瘤者;⑤哺乳期或妊娠期孕婦;⑥需予以機械通氣的重度哮喘者;⑦精神障礙、無法正常交流者。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皆予以常規(guī)糾正電解質、抗感染、維持酸堿平衡及吸氧等治療手段。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西藥治療:予以布地奈德與硫酸特布他林聯(lián)用,吸入:布地奈德混懸液(AstraZeneca Pty Ltd,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40475,規(guī)格:2 mL∶1 mg),硫酸特布他林霧化吸入用溶液(AstraZeneca AB,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40108,規(guī)格:2 mL∶5 mg),用法:霧化吸入布地奈德1 mg聯(lián)合5 mg硫酸特布他林,2次/d,待癥狀減輕后改為1次/d,不間斷治療2周。
研究組患者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的基礎上采取電針結合按摩康復手法治療:常規(guī)西藥治療同對照組一致。電針:患者取臥位,取穴取兩側定喘、肺俞、脾俞、腎俞。針刺得氣后將電針儀(北京澤奧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型號:G6805-D)接通,予以低頻脈沖壓,采用雙向方波,電流量以患者可耐受為宜,頻率為25~40 Hz,單個穴位10 min,1次/d,不間斷治療2周。按摩康復手法:采取五指拿法,由頭頂往復66次至枕部,然后由鎖骨上緣往復3~6次至兩側第6肋間,再采用直擦法從大椎至腰部,沿兩側膀胱經與督經往復3~6次,力度以患者可耐受為宜,對于病情嚴重者,采用一指禪法,對定喘、肺俞、腎俞及白勞進行揉按,穴位1~2 min,1次/d,不間斷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療效評估如下[8]。顯效:患者咳嗽、咳痰等呼吸道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心率正常,肺部哮鳴音和濕啰音基本消失;有效:患者咳嗽、咳痰、憋喘及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較前顯著改善,肺部哮鳴音和濕啰音較前明顯減輕,心率減慢;無效:患者咳嗽、咳痰、憋喘及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無明顯改變甚至出現(xiàn)加重,肺部哮鳴音和濕啰音依舊存在??傆行蕿轱@效率與有效率兩者之和。②對比兩組患者肺功能。采用肺功能儀(德國JAEGER公司,型號:Master Screen)檢測肺功能,包括用力吸氣肺活量(FVC)、第一秒最大呼氣量(FEV1)、呼氣流量峰值(PEF)。③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不良反應包括心悸、頭暈、惡心嘔吐、局部皮膚紅腫等情況。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不良反應發(fā)生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3.18%,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3.81%,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例(%)]
2.2 兩組患者FVC、FEV1、PEF水平對比 治療后,兩組患者FVC、FEV1、PEF水平均較治療前更高,且研究組患者FVC、FEV1、PEF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VC、FEV1、PEF水平對比(%,±s )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VC、FEV1、PEF水平對比(%,±s )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FVC:用力吸氣肺活量;FEV1:第一秒最大呼氣量;PEF:呼氣流量峰值。
組別 例數FVC FEV1 PEF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4 61.59±9.34 76.35±12.48* 52.49±10.62 67.25±13.42* 52.67±10.81 73.56±10.36*對照組 42 63.71±9.81 69.48±11.70* 54.83±10.98 61.54±12.07* 55.52±11.24 67.59±11.84*t值 -1.021 2.613 -1.000 2.057 -1.192 2.478 P值 0.310 0.011 0.321 0.043 0.237 0.01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4.55%,對照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9.52%,兩組比較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例(%)]
支氣管哮喘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fā)病,患者常因氣流受阻而反復出現(xiàn)咳嗽、咳痰、憋喘及呼吸困難等情況,大多數患者可以自行緩解,或者在通過治療后可以得到緩解,若病情未能控制,隨著疾病的進展可能導致患者身體健康的損害[9]。既往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方法主要是以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為主,但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治療方法治標不治本,且長期應用易出現(xiàn)較多的不良反應[10]。除此之外,由于支氣管哮喘易反復發(fā)作,患者的病情常常遷延不愈,影響患者預后,帶來一定經濟壓力[11]。因此,求尋有效控制支氣管哮喘的方案為當前臨床所關注的重點問題。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說明電針結合按摩康復手法治療可有效提升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治療效果,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臨床癥狀。通過對比兩組肺功能發(fā)現(xiàn),治療后,兩組患者FVC、FEV1、PEF水平均較治療前更高,且研究組患者FVC、FEV1、PEF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說明電針結合按摩康復手法治療對改善患者肺功能具有一定成效。究其原因可能為,針灸取穴定喘、肺俞、脾俞、腎俞,具有補益肺氣、止咳平喘及宣肺理氣之效,針刺后能使肺動脈血流增強,補脾益氣,納氣平喘,使機體的呼吸功能增強、肺通氣量及肺活量增加,并降低氣道阻力,而在針刺得氣后加以脈沖電治療,針電刺激相結合可使脈管的彈性與緊張度得以改善;同時還能進一步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改善,使組織的氧分壓提高[12]。而在此基礎上加以結合按摩康復手法治療,可發(fā)揮理氣寬胸、宣肺平喘的作用,進一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13-14]。在安全性上,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發(fā)現(xiàn),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由此可見,電針結合按摩康復手法治療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具有一定安全性。
綜上所述,電針結合按摩康復手法治療支氣管哮喘效果值得肯定,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且安全性較高,臨床可考慮將其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