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艾林
前不久,2024年巴黎奧運會和殘奧會正式公布了吉祥物:ThePhryges(弗里吉)。兩個紅色的小三角形狀,頂部微垂,中間空心的設定,讓人乍一看以為是“帽子精”。根據(jù)奧組委官方的介紹,它還真的來源于法國傳統(tǒng)的弗里吉亞帽,代表著自由、包容和人們支持偉大且有意義的事業(yè)的能力,完美地凸顯出法國獨特的人文文化。
說到各大賽事的吉祥物,卡塔爾世界杯的吉祥物從出現(xiàn)的那一天起,其靈巧可愛、活力四射的模樣就在全球范圍內收獲了大量粉絲。
這個酷似“餛飩皮”的吉祥物名字是La'eeb(拉伊卜),在阿拉伯語中意為技藝高超的球員,它鼓勵人們相信自己,去享受足球的快樂。拉伊卜的設計靈感來自卡塔爾人的傳統(tǒng)服飾,將這個傳統(tǒng)服飾人格化,可以說是一次非常優(yōu)秀的設計。
和世界杯主題曲相比較,吉祥物的發(fā)展歷史要更加久遠一些,可以追溯到56年前的英格蘭世界杯。正是從那個時候起,吉祥物成為在全世界影響最大的單項體育運動盛會的符號象征,并開始深入人心。
首個世界杯吉祥物名叫“威利”,因為世界杯足球賽從1930年起開始舉辦,到1966年英格蘭成為承辦地,歷經(jīng)了8屆,才第一次引入了吉祥物的概念。英格蘭隊也被稱為“三獅軍團”,這一屆的吉祥物就以獅子為原型,塑造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卡通獅子形象。
從造型來看,威利的發(fā)型是當時英國年輕男子流行的發(fā)型,發(fā)質的色澤選擇了代表莊嚴、正統(tǒng)的灰白色。此外,球鞋設計也是一個亮點,紅色球鞋是當時英國最著名的球星喬治·貝斯特所鐘愛的,隨著“威利”的家喻戶曉,當時的英國男孩興起了穿紅色鞋的風潮。
在隨后的多屆世界杯上,吉祥物的形象同樣遵循著代表承辦國文化、地域、風俗特點的原則。比如,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上那個可愛逗人、戴著傳統(tǒng)草帽的小男孩“胡安尼特”;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打破了以動物或人物造型作為吉祥物的慣例,改用了一只肥碩無比的巨橙作為主角,因為那是西班牙人引以為豪的特產(chǎn),取名Naranjito(納蘭吉托);1998年法國世界杯就不用說了,肯定離不開高盧雄雞的模板,那是一只名叫Footix(福蒂克斯)的人狀小公雞,這個由18500名投票者中47%的人為之命名的小公雞,寓意足球像太陽一樣照耀大地。
2002年世界杯第一次來到亞洲,也是第一次由日本和韓國兩個國家聯(lián)合承辦,吉祥物改變了過去把動物擬人化的形象,它們是一大二小來自外太空的精靈“阿托”“尼克”和“卡茲”,合起來被稱為“精靈”。其中一只年長高個子的領袖渾身金色,手舉一個足球,另兩只小些的一個是紫羅蘭色,另一個是藍色。年長的金色精靈像是古代東亞勇士,兩個年輕的精靈則頭上長著觸須。這些外太空的精靈生活在大氣層,踢著“太空版本”的足球,象征著“融洽、團結和合作”。
56年來,世界杯吉祥物的設計其實萬變不離其宗,第一要與足球相關,第二特點要突出,要以讓人們記住世界杯承辦國為宗旨。在這些基礎上設計師可以再自由發(fā)揮。這些吉祥物的形象都會突出全世界球迷們共同的愛好和追求,引導球迷們?yōu)樽闱蚨駸?,為足球而吶喊?/p>
Rene//摘自2022年11月10日《北京青年報》,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