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小偉
導工作,都能結合親身體驗設身處地為基層考慮,而不是自顧自地想、讓別人去做的“甩手掌柜”。要把常態(tài)化開展“下沉式體驗”作為深化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瘴痼疾的重要方式,切實為基層干部減負、為治理能力增效,持續(xù)激發(fā)基層黨員、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沿,一支支機關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以及一個個就地轉為志愿者的機關黨員干部,紛紛下沉或加盟社區(qū)、小區(qū),為做好基層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通過深入基層、下沉社區(qū),一批大黨員真切體驗了一把社區(qū)工作人員“人少事多權小責重”的辛勤辛勞。疫情是一時的,終究會過去,但“下沉式體驗”不能就此打住。廣大黨員干部只有常態(tài)化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才能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有的放矢推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創(chuàng)新舉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在長期革命與建設實踐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基層工作方法,對新時代做好群眾工作依然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皬娜罕娭衼恚饺罕娭腥ァ辈荒苤皇亲焐虾暗目谔?,而應當切實轉化為黨員干部的日常實踐?,F(xiàn)實中,少數(shù)黨員干部能夠認識到群眾路線的價值意義,但拿出的具體行動還不夠,真正深入下去還不到位。要抓住并留住防疫提供的機會,實現(xiàn)“下沉式體驗”的常態(tài)化,使更多的機關黨員干部既有思考,又用實踐來延續(xù)、光大黨的這一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
常態(tài)化開展“下沉式體驗”,必須注重打通“最后一公里”。黨執(zhí)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黨和政府造福于民決不能受阻或失信于“最后一公里”。要打通這“最后一公里”,就需要了解難點痛點堵點在哪,需要了解政策措施是否與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所求相吻合,需要了解基層治理中如何更好滿足群眾美好生活向往。常態(tài)化開展“下沉式體驗”,制度化地安排機關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一線,就是要與基層群眾面對面,進門入戶了解群眾急難愁盼,從而推出更多有溫度、更精準的創(chuàng)新舉措,讓人民群眾感受到生活新變化。
常態(tài)化開展“下沉式體驗”,也是改進機關作風的內在要求。表格滿天飛,工作部署、落實、總結集成于剎那間,處處留痕等,都是基層反映強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受權力、職能、精力之限,社區(qū)工作者服務群眾常常面臨很多困難和問題。“下沉式體驗”的實踐,有助于機關黨員干部通過“機關干部”與“基層干部”身份之變、工作之變,獲得對基層工作的真體驗真感受。回到機關后,無論在政策制定,還是布置指
導工作,都能結合親身體驗設身處地為基層考慮,而不是自顧自地想、讓別人去做的“甩手掌柜”。要把常態(tài)化開展“下沉式體驗”作為深化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瘴痼疾的重要方式,切實為基層干部減負、為治理能力增效,持續(xù)激發(fā)基層黨員、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