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江南文化視覺敘事的當代演繹:以“尋計江南”平面設計展作品為例

        2022-12-23 01:27:00孟剛孫穎胡斌
        包裝工程 2022年24期
        關鍵詞:文化設計

        孟剛,孫穎,胡斌

        江南文化視覺敘事的當代演繹:以“尋計江南”平面設計展作品為例

        孟剛1,3,孫穎2,胡斌3

        (1.南京工業(yè)大學 藝術設計學院,南京 211899;2.山東農(nóng)業(yè)工程學院 藝術學院,濟南 2500003;3.澳門科技大學 人文藝術學院,澳門 999078)

        以江南文化為語境載體,從視覺敘事的理論視角切入,探尋當代平面設計的中國語言。從而促進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化和平面設計方法的創(chuàng)新。在系統(tǒng)研究梳理視覺敘事理論的基礎上,首先分析了以江南文化為衣缽的江蘇平面設計作品視覺敘事的基本特征,其次剖析了海報、書籍作品視覺敘事的敘事方式和敘事結構,并從敘事內(nèi)容,情節(jié)設置,表述途徑,視覺設計4個維度構建模型。最后總結出從文字、圖像,以及文圖結合的設計敘事策略。通過對“尋計江南”平面設計展作品的敘事策略、模型的案例分析總結,歸納出視覺傳達敘事的設計策略,對當代的平面設計創(chuàng)新具有較為重要的理論及應用價值。

        江南文化;視覺敘事;平面設計

        江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上多次文化南移使江南地區(qū)保存和延續(xù)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主干和精髓,故研究江南文化對中華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1]。尋計江南平面設計展的舉辦能夠促進大眾以設計師敘事視角對江南文化理解與認同。本文在敘事學的理論框架之下,以江南文化在當代視覺敘事的演繹為分析對象,分析視覺敘事的構成要素及方式方法,形成視覺敘事策略應用于平面設計實踐,為后續(xù)的“尋計江南”設計展覽提供實踐參照與指導。

        1 江南文化

        江南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自然地理的滄海桑田和人文地理的更替變遷,使人們對江南文化的概念、界定、內(nèi)涵產(chǎn)生不確定的模糊性,但對核心的文化內(nèi)容具有相同的認識。劉士林等學者認為,以長江三角洲區(qū)域劃分視角來看,江南文化的核心文化資源仍是由吳越文化和海派文化構成。

        1.1 江南核心文化資源

        1.1.1 江南文化中的吳越文化

        吳文化的核心是蘇州與常州。講到吳文化,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魚米之鄉(xiāng),這是由于其農(nóng)業(yè)結構的多元性而形成的,除了人們比較常見的農(nóng)耕文化外,漁獵文化也在江南地區(qū)相當?shù)挠械匚?。這也使得吳文化的本質(zhì)特征和內(nèi)在精神少了農(nóng)耕文化墨守成規(guī)、循規(guī)蹈矩的屬性而多了娛樂文化的自由靈活奔放活動的特征,同時又有一些海洋文化,極具冒險精神和挑戰(zhàn)性的精神。憑借這些精神個性,江南地區(qū)自古率先形成了市民階層和商品經(jīng)濟,百姓生活富饒,有力地推進了當?shù)亟?jīng)濟、文化、商貿(mào)的繁榮。吳文化崇尚儒雅,與其從尚武到崇文的轉變有關,吳文化的建筑代表蘇州園林便能很好體現(xiàn)其靈動柔美、尚文儒雅的精神文化特征。

        越文化與吳文化密不可分,吳越之地領土相鄰,交通屬性一致,習俗相同,語言相通,這也是后人習慣將吳越文化作為整體代表江南文化的重要原因。山清水秀的自然環(huán)境面向大海的地理特征,深深地盡染了這個區(qū)域民族的文化藝術。有學者認為,這是中原文化和當?shù)赝林幕Y合的結果,同時越文化也具有剛毅堅韌、冒險進取的精神,這種精神的代表人物便是越王勾踐忍辱負重,受盡凌辱后仍能發(fā)憤圖強,經(jīng)過了長達二十多年的艱苦努力和準備,最終滅掉吳國,使越國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這種個性也深深地影響和滲透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

        1.1.2 江南文化中的海派文化

        上海與江南地區(qū)的經(jīng)濟文化聯(lián)系十分密切,這也是眾多學者把海派文化看作江南文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海派文化的興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近代以來,西方商業(yè)文明的影響,被注入了濃厚的商業(yè)市民文化元素,而商業(yè)經(jīng)濟文化就是海派文化的核心。海派文化具有創(chuàng)新求變、兼容并蓄、中西交融的文化特征,是一種新文化的興起。海派文化不僅在江南文化有突出的表現(xiàn),在中國文化系統(tǒng)中也有重要的代表性,這也是上海城市化的進程加劇的產(chǎn)物。海派文化具有吸收外來文化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江南文化開放結構的一種體現(xiàn)。

        總體來說,吳越文化具有靈動柔美、尚文儒雅、剛毅堅韌、冒險進取的精神。海派文化具有兼容和多元的文化特征。吳越文化和海派文化是江南文化中重要的共同體,他們具有相同的共性特征,也存在著相對的一致性,也是當今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建設重要的文化資源,是江南文化核心元素進行當代演繹的重要文化來源。

        1.2 江南核心文化元素

        吳越之地歷來都是人們心目中的理想家園,“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便是其寫照,最能凸顯吳越文化特色的文化符號有地方戲曲、狀元才子、蘇州園林、自然山水,江南古鎮(zhèn)、浙商文化等等。江南核心文化元素大抵存在于江南的傳統(tǒng)藝術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及生活文化中。

        江南文化的精髓在于審美詩性精神[2]。江南自古以來便有崇文的風氣,其獨有的詩性氣質(zhì)會融入人文藝術中,在山水畫作、詩詞歌賦、戲曲曲藝等文藝形式中都有所體現(xiàn),同時詩性精神為更多的藝術形式提供了載體。其中,江南文化最杰出的文藝文化代表便是戲曲,我國明代戲曲有昆山、弋陽、海鹽、余姚四大聲腔線,三者均出自吳越之地。浙江省現(xiàn)有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中戲曲的種類多達27種,其中昆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人類口述遺產(chǎn)和非物質(zhì)遺產(chǎn)代表作”,其也是眾多戲曲的鼻祖。

        江南以其開放性和包容性特點,使各種宗教得以共存共榮。舟山普陀觀音信仰在整個江南乃至全國和東南亞都有很大影響力。其文化特征,流行于太湖地區(qū)的蠶神信仰;流行于沿海及海島區(qū)域的觀音信仰、潮神信仰、媽祖信仰、海龍王信仰;流行于山區(qū)的菇神信仰、藥神信仰、山神信仰[3]。這些信仰衍生出了許多與其相關的民俗和信俗文化。

        江南的建筑呈現(xiàn)出活潑靈秀且隨性細膩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具體形態(tài),其建筑體現(xiàn)了江南文化的內(nèi)涵與精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江南建筑是江浙民居和蘇州園林。浙江民居中極具特色的便是依水而建、緊貼河道、前后通達,具有獨特的交通方式。蘇州園林則是最富有文化底蘊的建筑形式,可以說是吳文化柔美靈動的活體表現(xiàn)。江南傳統(tǒng)建筑造型具有輕巧、便捷、虛實有致、色彩淡雅等特征。江南水鄉(xiāng)環(huán)境造就了小橋泊岸碼頭、按水道扶墻門過街樓等富有江南特色的建筑小品。園林特色里白墻灰瓦、廳堂亭榭、假山窗欞、細雕精琢、優(yōu)雅別致的建筑風情體現(xiàn)了江南文化獨具的詩性特征。

        生活文化主要體現(xiàn)在江南服飾文化、飲食文化及語言文化中。江南服飾文化表現(xiàn)出開放性特點,江南水鄉(xiāng)服飾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婦女穿的“清蓮衫藕子裳”,包括包頭巾、大襟衫、大襠褲、束腰、百褶裙、肚兜、卷綁和百衲繡鞋[4]。江南飲食文化主要以浙蘇菜系、上海菜系為主,其特點是清、香、脆、嫩、爽、鮮。江南的方言文化,以吳儂軟語最具代表性,其蜿蜒曲折的腔調(diào),盡顯水鄉(xiāng)江南的溫柔與和諧。

        2 視覺敘事

        2.1 視覺敘事思維

        敘事學多在文學理論中進行研究,主要研究文本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得到具有敘事性的文學作品。而在各學科的發(fā)展中,藝術設計領域中也屢屢提到敘事,視覺傳達設計的敘事性,正是參考了文學領域敘事概念,將人的情感體驗和主觀敘事內(nèi)容進行表達,再現(xiàn)了敘事者的觀點,利用像文學作品一樣的方式講述故事,此步驟的完成可以使信息傳遞更具有效性,對后續(xù)觀者的接收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同時能夠豐富設計表達,增加設計內(nèi)涵,擴寬設計方法[5]。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敘事行為是人類早期最直接和基本的表達方式。敘事,顧名思義是述說故事,而敘事在表達方式上呈現(xiàn)出多樣性,利用人體的聽覺、觸覺、視覺、嗅覺、味覺都能進行故事的述說。人們利用現(xiàn)有的生活經(jīng)驗對信息進行整合,通過個體的理解進行敘述或接受敘述,形成完整的敘事流程。視覺是人類及動物接受信息最重要的感覺,隨著信息媒介的豐富和表達手段的增長,藝術設計成為了視覺敘事的重要領地,在藝術設計中通過視覺中出現(xiàn)的圖像、文字、編排給受眾傳達信息,同時刺激受眾產(chǎn)生聯(lián)想,達到敘事目的。

        現(xiàn)代的敘事涵義不是單指文字文本,而是涉及了符號、方法、文本、詮釋、傳播和接收的整體描述與信息表達,是一個動態(tài)化過程[6]。文本敘事和視覺傳達敘事本身是兩種不同的信息傳達手段,但是它們又基于共同的敘述框架和邏輯,以及一些情節(jié)化內(nèi)容的設計,均與敘事行為有著密切聯(lián)系,無不彰顯著敘事特征,可被現(xiàn)代敘事理論所解讀。

        2.2 視覺敘事的構成要素

        2.2.1 視覺敘事主體

        主體一般是相對于客體或對象而言的,當個人或內(nèi)部具有認同感的群體在理念、實踐中發(fā)揮能動作用,用思想去影響對象,用行為去改造對象,并在這一過程中展示、完善和實現(xiàn)自身,該個人或群體便是主體[7]。文學中的敘事主體以作者為第一人稱講述故事時,其包含敘述者與受述者。視覺敘事中發(fā)生敘事行為需要有設計師-信息-觀者整體構成,這里的視覺敘事主體包含敘述者與受述者,敘述者可以是創(chuàng)作作品、講故事的人,也就是設計師,采用藝術手法對文本進行轉述和闡釋。信息接受者為受述者,也就是觀者[8]。在眾多平面設計中,此種敘事方式十分常見。如圖1所示,以作者為第一視角展現(xiàn)其眼中的詩性江南,以對比色的視覺沖擊響應杜甫詩中的“春日漲云岑”。

        在世界文學理論界得到公認的是,若作者不以第一人稱作為敘述者描繪文章,作者與敘述者便不是一個相同的概念和身份。美國學者韋恩·布斯提出在文本真實作者之外,還存在著一個“隱含作者”,作者是文字的書寫者,敘述者是故事的講述者。利用視覺敘事角度解讀,便是設計師構建人物或場景,使畫面中的形象作為敘述主體講述故事,是故事中的主要發(fā)聲者。例如圖2所示,利用文字“象”作為敘述者,其消逝的“象牙”正在向觀者敘述一個悲涼的慘遭破壞的凄慘故事。該海報未用真實大象圖像進行敘述者的設定,通過視覺敘事方式中隱喻的手法利用文字代替,達成轉喻的效果,使得海報設計效果更加豐富。

        圖1 《杜甫詩意》

        圖2 《象無牙》

        2.2.2 視覺敘事文本

        敘事文本主要是指敘事過程中的相關資料,是指導敘事行為的重要依據(jù)。在文學作品中,敘事文本單純指文字及故事情節(jié),而平面設計作品中,除了圖形與文字編排后的視覺手法的表達外,還需要對主題內(nèi)容進行文化性挖掘與梳理,圖文并茂的綜合表達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信息表達和傳播的效力[9]。海報設計的視覺敘事過程,是運用視覺要素作為構成視覺語言的手段,以及視覺敘事語言所具備的在給人以審美享受的同時,最終目的是傳達信息,還要符合認知功能。因此,平面設計作品中,形象特征和內(nèi)涵等均成為視覺敘事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

        敘述者需要在眾多內(nèi)容中選擇提煉出能夠反映其世界觀認知的內(nèi)容進行視覺創(chuàng)作。敘述者通過構建信息的方式講述故事,向觀眾傳遞信息及某些更深層次的內(nèi)容。視覺敘事要將敘事文本內(nèi)容通過藝術形式表達,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使深刻的真理簡單化??梢赃x擇了兩個內(nèi)容不同但在某些方面相似的東西,以此作為另一個的隱喻(見圖3)。隱喻性事物與主題沒有直接關系,但在某一點上其與主題的某些特征相似,因此可以利用主題進行發(fā)展、延伸和轉化,獲得婉轉表達的藝術效果。

        圖3 《書香門第》

        2.2.3 視覺敘事情境

        構成敘事情境的要素主要有:敘事人稱、敘事聚焦等[10]。敘事人稱是指敘述者與敘述故事之間的關系,聚焦被巴爾定義為視覺與被感知之間的關系[11]。視覺情境要素最大特征是凸顯敘事主體與敘述對象之間的關系,在一般的敘事過程中,若干敘事人稱和敘事視角之間的任意組合,形成了不同的敘事語境并通過視覺方式讓敘事主體間產(chǎn)生互動性。視覺質(zhì)感的建構需要依托設計者情境營造能力與消費者想象力共同發(fā)生作用,從而上升到詩意表達的高度[12]。

        視覺敘事中的情感構建需符合語境,采用引人注意的圖形或文字等視覺語言開題發(fā)問,形成畫面強對比抓住觀者視覺,引發(fā)觀者強烈興趣,引人深思,往往留給觀者思考和想象空間,產(chǎn)生獨到的、經(jīng)典的設計觀點并點題,有時候不需要任何文字就能準確反映主題,有時候通過文字的點化作用令人恍然大悟,形成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觀者與作品產(chǎn)生共鳴。

        2.2.4 視覺敘事邏輯

        敘事邏輯是由法國著名敘事學家布雷蒙提出的,在引入邏輯學原理后將“敘事序列”作為敘事的基本單位。視覺敘事邏輯要符合人們認知的心理循序和思維邏輯,即能瞬間抓住觀者視線并進行有效地信息傳達[13]。視覺流程是一個視覺傳達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由總體感知、局部感知到最后印象三個感知階段組成的心理感知過程。在閱讀的時候,觀者視線隨著構成畫面的各種不同物體及要素在畫面中形成一種運動內(nèi)在的結構線,即運動軌跡。設計者根據(jù)視覺移動規(guī)律,把視覺元素按照意圖與主題關系,進行有序的組織、合理的安排,誘導讀者從主到次依次觀看畫面內(nèi)容的一條視線,稱為視覺流程線。通常其并不是很清楚地展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而是隱藏在畫中的一條虛線。設計者了解了這些視覺流程,就會在畫面元素的編排中有步驟、有層次、有邏輯地編排視線運動的方向和順序,形成最佳視覺導向,引導受眾按照設計意向去閱讀和欣賞,以達到最佳效果地實現(xiàn)信息傳達的目的。

        平面設計的畫面是敘事者借助視覺元素進行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邏輯的編排組織,從而表現(xiàn)某個主題思想,并以此創(chuàng)造出具有視覺美感和趣味感情來打動觀者的閱讀情感。通過這些元素之間的巧妙組合,增強視覺語言性,使之構圖清晰、一目了然。這種具有多樣性、復雜性、條理性的統(tǒng)一變化,吸引觀者的注意力,任何敘事作品的目的都是讓觀者能夠長期達到具備注意力和保持力。視覺敘事的過程中以上4點是必備的要素,因此在視覺敘事中需要遵守的特征有:敘事主體明確具有感知力;敘事文本有聯(lián)想空間;設計者和接受者語境統(tǒng)一;敘事邏輯合理有效。在這一過程中受眾可以將視覺形象和敘事活動進行聯(lián)想,從而完成敘事,達到敘事者信息傳播的目的[14]。江南文化的傳播過程中,平面設計作品通過視覺敘事給受眾構建了完整的江南形象,并給受眾聯(lián)想空間,賦予江南文化新的內(nèi)涵和理解。

        2.3 視覺敘事的構建方式

        視覺敘事是除去了聲音元素后對接受者進行視覺的刺激,從而達到敘事目的。在視覺敘事中包含有文字敘事和圖像敘事,因此,在平面設計的視覺敘事研究中重點關注文字、圖像及二者之間的編排,同時結合文本敘事特點,將其沿用到平面設計中則是將敘述的“事”的某個片段、情節(jié)或經(jīng)過編排組合而成的狀態(tài)。則對視覺敘事提出以下要求:敘事方式符合文本敘事特點,元素轉化符合受眾心理,情感構建符合語境。

        2.3.1 文字為敘事主體的隱喻表達

        如上文所說,敘事原本是出自于文學領域的研究,是對文字之間關系產(chǎn)生敘事效果的研究,敘事原是文學用語。而在平面設計實踐中文字是不可不談的要素,以視覺為中心幾乎是所有設計活動都不可忽視的一項原則,視覺傳達設計自然也不例外[15]。文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人類通過符號進行生活記錄和傳遞。漢字的象形文字天然是對自然的描繪,其形的傳遞十分明確,與設計中的表形不謀而合。因此,象形文字在平面設計中易于被直接運用,亦圖亦文地對信息進行傳達。同時,海報設計中也借助象形文字的特點,將文字與要傳達的故事進行聯(lián)合,運用象形的特點創(chuàng)作視覺符號。

        相似性是比喻的一個重要特征,利用兩個或多個事物間存在的相關性或關聯(lián)度,以他物指代此物即可形成比喻[16]。比喻的類型分為明喻、隱喻、借喻,視覺敘事可通過上述三種基本類型進行敘事設計,而以文字為視覺敘事中的主體進行敘事性表達的方式,是海報設計中常用的設計手法。目前,對于社會高關注話題(例如環(huán)保)等運用較多,反應出作者作為敘事者對于社會某些現(xiàn)象冷靜的思考或者反思。以圖4《消逝》為例,直接映入受眾眼簾的是白、海、豚三個大字,占領整個版面的文字構成了強勁的視覺沖擊力。仔細觀賞后,看到字的每一筆畫均為一個白海豚的形態(tài),同時通過色彩的漸變將文字形勾勒并與背景區(qū)分,給受眾視覺沖擊力的同時,營造出冷靜的思考氛圍,給受眾帶來聯(lián)想。

        圖4 《消逝》

        2.3.2 圖像構成敘事情境激發(fā)受眾聯(lián)想

        圖像的敘事邏輯與文字敘事的不同,主要是通過建構空間、形象及意涵等層面的關聯(lián)來呈現(xiàn)[16]。圖像敘事貫穿了人類發(fā)展的全過程,從石器時代的巖壁畫到現(xiàn)代的各類媒介中的圖像,圖像敘事經(jīng)歷了靜態(tài)圖像時期、動態(tài)圖像時期,得益于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圖像敘事的通道被打開。圖像主要通過象征設計、比喻設計調(diào)動受眾的主觀能動性,通過意向設計、抽象設計和寫實圖像進行敘事。圖像的象征設計主要指借用一種形象來表達某種意義,是意向表達的主要方法。這種視覺符號的選擇往往體現(xiàn)出一定的語境,符號意義能讓受眾廣泛接受。圖像敘事的策略在于挖掘受眾心中的符號和含義,從而構建圖像元素與意義的聯(lián)系。

        楊勇為“尋計江南”江南平面設計展創(chuàng)作的作品(見圖5),水墨風格體現(xiàn)出中國傳統(tǒng)藝術特點,具有江南意境文化和畫意文化。圖像中借用具有書法筆觸效果的墨跡來表達文化的秀美,以山水畫木月中葉晨昏間的韻味與風露嵐霧中的禪意感受來傳遞江南的詩情畫意的文化感受信息。背景層次表達遒勁郁勃,前面的文字進行了現(xiàn)代化設計,將文字筆畫簡化后按照文字結構進行組合,壓縮“江”字結構,“南”字的中宮向上偏移,前面文字幾何化處理更具有現(xiàn)代感,前后結合兩者共同構成敘事性的情境,將江南的意境文化與繁榮發(fā)達兩者同時表達。一方面營造出禪意的畫面感,同時將敘事內(nèi)容直觀呈現(xiàn)于受眾。在該設計中,墨跡和文字都起到語義象征作用,是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城市文化與圖形進行相關敘事表達,給受眾帶來聯(lián)想,從而完成敘事。如圖6《與誰同坐》系列海報設計作品中,將“誰與同坐”4個字圖形化處理,雖然降低了文字的辨識度,卻突出了作者描繪此情境時既有豪邁之情又再現(xiàn)了江南風吹竹動的清高之緒,幾何形態(tài)與圖像形式的前后呼應共同構建,引發(fā)觀者看到作品的同時,能夠產(chǎn)生身處江南周遭小景的聯(lián)想。此類作品雖然文字內(nèi)容在前,似乎應該是更容易被識別到的內(nèi)容,但圖像的構成營造了或豪情萬丈、遒勁有力的視覺氛圍,或斑斑瀾瀾、清風徐來的悠閑自得情境,使背景元素成為視覺重心,反射敘述者內(nèi)心情緒與心境。因此,利用象征的手法,構建圖像的敘事營造敘事情境的關聯(lián)性進行設計,與受眾已有認知進行共鳴。

        圖5 《墨跡江南》

        圖6 《與誰同坐》系列海報設計

        2.3.3 利用圖文編排重塑敘事邏輯

        視覺敘事作為文本敘事的一種衍生品,既是一種固有表現(xiàn)形態(tài),也是對文學敘事的進一步升級和改造。升級和改造體現(xiàn)在視覺敘事圖文并茂的形式更能快速抓住受眾注意力,從而擴大傳播對象的范圍和延長對象興趣。在視覺元素編排上,為達到敘事效果,多專注于情節(jié)構建,在一幅作品或多幅作品中進行展示故事的不同片段,通過故事線索將設計作品進行串聯(lián)從而達到敘事的目的。

        敘事邏輯在文學敘事中一般分為時間敘事與空間敘事,通過構建人與人、人與物、人與事之間的關系形成敘事。而視覺敘事中可以通過圖與文的編排達到文字、圖形、色彩等各元素之間形成具有情節(jié)或關系的敘事邏輯。在朱贏椿《設計師》書籍裝幀設計中,通過將文字排版成為魚缸的形狀,構建出視覺上看到了魚?!断x子旁》是文字和攝影圖像展現(xiàn)昆蟲的世界,在書籍排版中將昆蟲元素布局在書頁較為隱秘處,一方面?zhèn)鬟f昆蟲形態(tài)特點,同時也將昆蟲生活習性展現(xiàn),讓受眾的視線隨著昆蟲的腳步進行移動,從而帶來平面的時空感受[17]。

        視覺敘事相對于文學敘事中的視覺邏輯可以更復雜,可以將時間與空間并置于同一畫面中。文學教授弗蘭克在進行敘事技巧研究中提出了“并置”的概念,是指在文本中使用一些手段將文本前后呼應成為整體。電影學將并置的概念引入,通過場景的切換進行空間并置,達到情節(jié)并置的作用。而在平面設計中由于是二維平面從時間和空間上有所局限,因此通過使用不同圖像元素來構建情節(jié)從而敘述完整的故事。如圖7《寄題徐都官新居假山》畫面中,利用文字與圖像同構并置的方式融合表達情境,同時也是二維文字元素與圖中三維太湖石的相互穿插。視覺敘事中的場景并置不需要符合正常的邏輯思路,可以拋開時間、空間的邏輯理論,提供更加廣闊的思路與視覺表達方式。

        圖7 《寄題徐都官新居假山》

        海報設計中多幅作品也是情節(jié)構建的表達形式。在多幅作品的情況下,視覺敘事體現(xiàn)在每幅作品中的關聯(lián)性及關系。時間、空間、情節(jié)轉折等可以通過多幅作品的編排完成。多幅海報可以達到從動態(tài)到靜態(tài)的展示效果,同時在二維平面中拓寬了時間概念及空間概念。

        3 基于視覺敘事策略的實踐

        當代平面設計不僅是形式上的轉換與豐富,更應是文化性上的增強。如何對傳統(tǒng)文化、區(qū)域文化及歷史沿革的一個解讀,可以借用視覺敘事策略進行敘事性模型的構建,以觀者角度重新編碼和解構文化的敘事方法,以新的體驗和視角創(chuàng)造一種逐漸撥開歷史面貌,享受與體驗文化的設計方法[18]。利用視覺敘事設計的方法進行平面設計時,文化內(nèi)容的設計也是設計的一部分,視覺敘事的模型概括為內(nèi)容敘事、情節(jié)設置、表達途徑和視覺設計。此模型方法的創(chuàng)建能夠形成設計過程的閉合邏輯,使觀者在獲取視覺信息及感受的同時,形成文化和精神層面的互動[19]。

        3.1 內(nèi)容敘事

        敘事是人類基本的生存方式和表達方式,敘事趨向于重視人的情感、體驗和主觀詮釋,敘事內(nèi)容再現(xiàn)了敘事者的觀念,是反映敘事者也是視覺敘事中的設計者的認知、思想所構建的內(nèi)心真實意圖。當敘事者進行敘事時,必須優(yōu)化復雜情境,選擇出一些時間再由所挑選出來的事件運用核心情節(jié)代表意義進行概括性抒發(fā)。

        內(nèi)容敘事包含對敘事主體符號性確立及敘事文本的信息整理表達。以江南文化為主題的“尋計江南”平面設計展為例,從江南文化中提取出能夠代表江南的文化形式內(nèi)容與故事,利用視覺敘事方法中的聯(lián)想、概括、提煉對江南文化進行關鍵詞的提取[20]。關鍵詞的提取方式可分為兩種,橫向提取及縱向提取。橫向提取的范圍較寬,需要利用視覺敘事中的聯(lián)想及類比的方式,以江南文化為核心向外部進行聯(lián)想輻射(見圖8)。縱向提取重點在于文化內(nèi)涵的深入挖掘,例如,從江南核心文化元素中提取出建筑文化再到蘇州園林的挖掘,蘇州園林的詩性文化與文化精神,是江南文化的主體構建思想具有獨特性的核心表現(xiàn),而且能代表蘇州園林藝術獨特景觀及文化造詣的特殊內(nèi)涵,提取出窗欞文化和植物造景,將大的文化范圍進行概括性歸納總結(見圖9)。兩種提取方式的結合應用,能夠幫助人們梳理信息,豐富設計作品的文化性。

        圖8 江南文化關鍵詞橫向提取

        圖9 江南文化縱向提取

        內(nèi)容敘事的確定,在視覺敘事步驟下的平面設計中是非常重要的,且該內(nèi)容的確定可以快速幫助設計師梳理大范圍的文化性信息,為視覺敘事下的海報設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例如,根據(jù)設計師認知下的江南文化是具有文化傳承性、能夠突出江南詩性的浪漫文化,且能夠表達天人合一的思想及千變?nèi)f化的不同形式的敘事內(nèi)容,蘇州園林便是能反映此內(nèi)容敘事最好的敘事主體,視覺敘事中反映敘事主體的代表性符號,通過聯(lián)想的方式提取出可以代表蘇州園林古典美的梅花元素,古今共賞月的深邃意境與留園中精雕細琢、借景凝望的窗欞元素等(見圖9)。設計師將提取的元素線索進行串聯(lián)并轉化為圖形,構建符合敘事文本中的象征形態(tài)、整體調(diào)性、場景氛圍等內(nèi)容,組成具有濃郁文化氣韻的海報設計(見圖10)。

        敘事內(nèi)容中的視覺敘事主體可以通過代表性符號元素提取的方式進行確立,視覺敘事文本也同樣可以運用縱向調(diào)研分析、文本提取進行敘事邏輯的打造。如圖11所示,將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中的南京白局進行敘事文本的確定,利用對南京白局資料查詢及調(diào)研分析整理得出包括曲目、演奏樂器、表演方式等內(nèi)容的敘事文本,對敘事文本進行視覺元素的提取及轉換,利用文字編排直接敘述曲目信息,運用圖形圖像元素提取演奏者的表演動態(tài),生動展現(xiàn)濃郁的地方特色(見圖12)。南京白局是極具地方特色的說唱藝術,其演唱內(nèi)容往往與時事新聞和基層大眾的生活相聯(lián)系,故而該海報設計元素調(diào)性表達質(zhì)樸,具有激情粗狂、靈巧生動的視覺感受。

        圖10 《江南文脈》系列海報設計

        圖11 江南文化敘事文本縱向提取

        圖12 《南京白局》系列海報

        3.2 情節(jié)設置

        在敘事學中,情境的描述意義重大,對場景及故事情節(jié)描述方法會帶來不同效果的影響。敘事是以作者–文本–讀者的方式展開,視覺敘事結構是設計師–平面設計–觀者之間的關系[21]。當代平面設計中,尤其是海報設計要顧及觀者的感受。視覺傳達設計的本質(zhì)便是為了達成某種設計目的,利用視覺藝術讓觀者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而情節(jié)的設置便是為觀者打造或者營造某種視覺氛圍或情景的設置,以達成情感及文化的共鳴狀態(tài)。情景的營造會增強文化性的體現(xiàn),會與觀者產(chǎn)生情感的互動,同時讓觀者能準確感受到設計師傳遞的信息,更好地感受到江南文化散發(fā)出來的魅力。以圖13—15為例,利用相同的設計元素,“尋計江南”4個漢字進行設計氛圍的不同營造,圖13中展現(xiàn)了江南小鎮(zhèn)蜿蜒曲折的小橋流水人家的場景,使觀者感受到的信息內(nèi)容及文化內(nèi)涵也不盡相同。設計師將線索進行串聯(lián)并轉化為圖形元素,構建符合敘事文本中的象征形態(tài)、整體調(diào)性、場景氛圍等內(nèi)容。

        在利用內(nèi)容敘事方式提煉出關鍵詞后,要以觀者的角度設置情境,需要考慮觀者的視覺感受與知覺思維來確定江南文化核心內(nèi)容,氛圍體現(xiàn)使觀者沉浸在所要表達的核心信息中,并能帶動情緒感受信息,以便更好地引發(fā)觀者的情感共鳴。這里以時澄的海報設計作品《定山寺》(見圖16)為例進行分析,以便幫助理解,定山寺位于南京市浦口區(qū)獅子峰下,是中國禪宗的重要寺院。該作者以打造禪意為情景設定,選用“思竹”文字與竹子的圖形進行結合處理,“思”字給人以想、定、念的聯(lián)想,與禪定的情景設置關系緊密。圖形的塑造及顏色的選取,以及文字設計中,將文字筆畫進行重構,簡化結構并拉長筆形,都使觀者看到該幅海報時有種意味深長的禪意感觸。該幅作品的設計使信息傳達與情景設定相匹配,觀者很容易被作者營造的意境氛圍包裹,沉浸其中。

        圖13 《江南漢字意境》

        圖14 《尋計江南》

        圖15 《素紙筆江南》

        圖16 《定山寺》系列海報

        3.3 表達途徑

        視覺敘事的表達方式可以用于平面設計中,例如文學作品中經(jīng)常運用的雙關、轉喻手法,在“尋計江南”平面設計展的作品中頻頻被應用。圖17《和合江南》中運用荷花圖形比喻“和合之美”,“和”是和諧、和平、祥和之意,“合”也代表結合、合作、融合含義,具有一語雙關之巧妙表達。敘事主體為“和合”之意,蓮花元素在符號語義下的隱喻轉換是基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基礎。這種視覺表達和內(nèi)涵表達的適應性,是通過文字音意相通的聯(lián)想來實現(xiàn)的[22]。

        敘事途徑的表達需要根據(jù)敘事內(nèi)容及情節(jié)設置來選擇并予以應用,以“尋計江南”平面設計展為例,其是在挖掘出江南文化最重要的關鍵內(nèi)容后,設想觀者接收信息時的狀態(tài),營造觀者觀賞設計作品時的情景氛圍。在此情境之下,選擇提取圖形去準確傳遞信息,利用圖形信息的敘事設計及藝術化處理達成營造氛圍的目的。可以借用視覺敘事的表達手法,加入意象、投射、擬人、超現(xiàn)實等深度探討表達。具體來說,利用極具特色的傳統(tǒng)方言代表江南文化,打造吳儂軟語溫柔又抒情的腔調(diào)感,如圖18《吳儂軟語》所示,作者選擇運用毛筆筆觸代表圖形元素進行表達,運用彎折的線暗喻方言婉轉曲折的腔調(diào),利用點線面的構成應用代替語言的節(jié)奏,將敘事情節(jié)構造與形象表達同符合契,達成似乎聽到吳儂軟語抒情歌般的視覺感受。

        圖17 《和合江南》

        圖18 《吳儂軟語》

        3.4 視覺設計

        基于具體要表現(xiàn)的敘事內(nèi)容和情境的設置之后,再選擇利用的圖形元素、調(diào)性表達及敘事途徑,最終要做的步驟是如何依據(jù)視覺原理進行整體化設計。這就涉及根據(jù)視覺原理進行版式設計與色彩的設計,其中版式的排列是核心內(nèi)容,使海報設計增強視覺沖擊力和豐富視覺層次,可以提升視覺張力,讓視覺重心更加地突出,觀者可以根據(jù)海報作者的視覺流程設計,進行信息及文化的逐次接收。同時,色彩具有情感與象征性,不同的顏色搭配可以傳遞出不同的情感,那么傳遞怎樣的情感就要根據(jù)設計師在情景設置中所要營造的氛圍來確定,情節(jié)的設置、氛圍的營造是根據(jù)敘事內(nèi)容關鍵信息提煉而成的,是具有敘事邏輯且敘事邏輯為閉環(huán)的。“尋計江南”平面設計展覽中有各種表達的應用,但都脫離不了視覺敘事策略中以文字為敘事主體的隱喻表達、圖像構成敘事情境激發(fā)受眾聯(lián)想、利用圖文編排重塑敘事邏輯的方法,以視覺敘事模型框架的步驟為依托,達成江南文化信息更有效、多樣地傳達,多角度地展現(xiàn)江南文化并提升觀者與江南文化間的交流感受與視覺互動性(見圖19)。

        圖19 “尋計江南”平面設計展覽現(xiàn)場

        4 結語

        在平面設計視覺敘事的過程中,敘事者通過對敘述主體及文本的提煉達成內(nèi)容敘事。對于江南文化視覺敘事的當代設計演繹,最主要是對文化性質(zhì)的敘事內(nèi)容的關鍵挖掘,只有確定了要表達的主題內(nèi)容才能進行氛圍的營造和情節(jié)的設置,才能知道如何提取元素去表達敘事內(nèi)容,最終通過完整的視覺設計來展現(xiàn)敘事者對江南文化的認知,讓觀者與設計師之間產(chǎn)生情感的溝通,以一種感性的敘事視角和敘事方式進行視覺的共鳴、情感的共鳴。最終,通過設計師的視覺美學賦能,使觀者產(chǎn)生高級的視覺體驗感,達到視覺敘事的目的。視覺敘事作為敘事學與藝術學的跨學科結合,使平面設計具有更開闊的視角與策略方法,對現(xiàn)代平面設計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注入了新的設計概念與思維方式。

        [1] 葛劍雄. 中華文化中的江南文化[J]. 華中國學, 2020, 15(2): 1-5.

        GE Jian-xiong. Jiangnan Culture in Chinese Culture Jiangnan Culture in Chinese Culture[J]. Chinese Studies, 2020, 15(2): 1-5.

        [2] 劉士林. 江南與江南文化的界定及當代形態(tài)[J]. 江蘇社會科學, 2009(5): 228-233.

        LIU Shi-lin. Jiangnan and Jiangnan Culture's Definition and Contemporary Form[J].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2009(5): 228-233.

        [3] 陳修穎. 江南文化空間分異及區(qū)域特征[M].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4.

        CHEN Xiu-ying. Jiangnan Cultur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M].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2014.

        [4] 崔榮榮, 高衛(wèi)東. 江南水鄉(xiāng)民間服飾符號化元素研究[J]. 紡織學報, 2007, 28(2): 104-107.

        CUI Rong-rong, GAO Wei-dong. Study of the Folk Dress Symbolization of Waterside Villages of Southern Yangtze[J].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2007, 28(2): 104-107.

        [5] 關曉輝, 姜乃琪, 洪志豪. 新視覺語法視域下的設計敘事方法研究[J]. 美與時代(上), 2022(7): 30-34.

        GUAN Xiao-hui, JIANG Nai-qi, HONG Zhi-hao. Research on Design Narrative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Visual Grammar[J]. Designs, 2022(7): 30-34.

        [6] 白雪. 視覺設計中的敘事性表述研究與解讀[J]. 大觀, 2022(1): 3-5.

        BAI Xue. Research and Interpretation of Narrative Expression in Visual Design[J]. Daguan, 2022(1): 3-5.

        [7] 劉佳瑩. 敘事學視角下博物館的媒介優(yōu)勢[J]. 東南文化, 2010(2): 100-103.

        LIU Jia-ying. Media Advantage of Museum in Narratological Perspective[J]. Southeast Culture, 2010(2): 100-103.

        [8] 耿天宇, 芮雪婷, 江牧. 基于敘事性的趣味產(chǎn)品設計探究[J]. 包裝工程, 2019, 40(12): 168-174.

        GENG Tian-yu, RUI Xue-ting, JIANG Mu. Narrative Design Method in Interesting Products[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19, 40(12): 168-174.

        [9] 徐鵬飛, 韓順法.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博物館的敘事研究[J]. 北京文化創(chuàng)意, 2022(3): 40-46.

        XU Peng-fei, HAN Shun-fa. Narrative Researc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useum[J]. Beijing Culture Creativity, 2022(3): 40-46.

        [10] 韋恩·布斯. 小說修辭學[M]. 華明, 胡曉蘇, 周憲, 譯.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7.

        BUSE W C. The Rhetoric of Fiction[M]. HUA Ming, HU Xiao-su, ZHOU Xian,Translated.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87.

        [11] 陳良梅. 論敘事情境理論[M]. 當代外國文學, 2005.

        CHEN Liang-mei. On Narrative Situation Theory[M]. Contemporary Foreign Literature, 2005.

        [12] 孟剛, 王原. 基于“視知覺”作用機制的多維產(chǎn)品包裝設計方法研究[J].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 2022(2): 184-189.

        MENG Gang, WANG Yuan. Research on Multidimensional Product Packaging Design Method Based on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 Quot; Visual Perception & Quot[J]. 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 (Fine Arts & Design), 2022(2): 184-189.

        [13] 李峰.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展示敘事研究[D]. 北京: 中國藝術研究院, 2021.

        LI Feng. 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xhibition[D]. Beijing: 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2021.

        [14] 紀玉潔. 視覺轉譯、空間敘事與思維賦能——設計之于策展的價值初探[J]. 美術研究, 2022(3): 111-118, 40.

        JI Yu-jie. Visual Translation, Spatial Narrative and Thinking Empowerment: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he Value of Design in Curating[J]. Art Research, 2022(3): 111-118, 40.

        [15] 殷實. 視覺傳達設計中視覺思維模式的創(chuàng)新探索[J]. 包裝工程, 2020, 41(4): 291-293, 311.

        YIN Shi. Innov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Visual Thinking Mode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0, 41(4): 291-293, 311.

        [16] 馬全福. 圖像敘事的發(fā)展流變與設計策略[J]. 包裝工程, 2021, 42(20): 252-259.

        MA Quan-fu. Development and Design Strategy of Image Narration[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1, 42(20): 252-259.

        [17] 韋莉, 吳會龍. 視覺敘事思維的書籍設計——以朱贏椿書籍設計為例[J]. 美術教育研究, 2019(6): 41-42.

        WEI Li, WU Hui-long. Book Design of Narrative Thinking—Taking Zhu Yingchun's Book Design as an Example[J]. Art Education Research, 2019(6): 41-42.

        [18] 李曉梅. 動態(tài)、隱喻與升維——視覺傳達中的敘事設計[J]. 裝飾, 2021(9): 29-33.

        LI Xiao-mei. Dynamic, Metaphor and Rising Dimension: Narrative Design in Visual Communication[J]. Art & Design, 2021(9): 29-33.

        [19] 黃晴晴. 視覺信息設計中的敘事方法研究[J]. 大眾文藝, 2021(10): 67-68.

        HUANG Qing-qing. Research on Narrative Methods in Visual Design[J]. Popular Literature, 2021(10): 67-68.

        [20] 劉麗萍, 李陽. 江南園林文化因子提取及設計應用研究[J]. 包裝工程, 2016, 37(24): 57-62.

        LIU Li-ping, LI Yang. Factors Extraction and Design Application of Jiangnan Garden Culture[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16, 37(24): 57-62.

        [21] 王海亞. 基于體驗層次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敘事設計研究[J]. 包裝工程, 2020, 41(16): 330-335.

        WANG Hai-ya. Narrative Desig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Based on Experience Level[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0, 41(16): 330-335.

        [22] 孟剛, 陳淑君. 藝術設計助力提升漢字國際影響力[N]. 中國社會科學報, 2022-05-16(7).

        MENG Gang, CHEN Shu-jun. Art Design Helps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Chinese Character[N]. China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22-05-16(7).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of Jiangnan Cultural Visual Narrative: Taking the Works of "Seeking Jiangnan" Graphic Design Exhibition as an Example

        MENG-Gang1,3, SUN Ying2, HU Bin3

        (1.College of Art & Design,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Nanjing 211899, China; 2.School of Arts, Shandong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Jinan 2500003, China; 3.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Arts,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cau 999078, China)

        The work aims to explore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contemporary graphic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sual narrative theory with Jiangnan culture as the context carrier, so as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innovation of graphic design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c research and arrangement of visual narrative theory,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visual narrative of Jiangsu graphic design works with Jiangnan culture as the carrier were analyzed firstly, and then the visual narrative methods and structures of posters and books were expounded, and the model was constructed from four dimensions of narrative content, plot setting, expression approach and visual design. Finally, the design narrative strategies were summarized from the text, image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ext and image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narrative strategies and models of the graphic design exhibition works of "Seeking Jiangnan", the design strategie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narrative are summarized, whi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contemporary graphic design innovation.

        Jiangnan culture; visual narrative; graphic design

        J511

        A

        1001-3563(2022)24-0392-11

        10.19554/j.cnki.1001-3563.2022.24.047

        2022–07–10

        江蘇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21YSD006);江蘇省教育廳高等教育學會專項課題(2020JDKT109);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7SJB0199)

        孟剛(1979—),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視覺/產(chǎn)品創(chuàng)新設計思維及方法。

        胡斌(1984—),博士,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為交互設計與用戶體驗設計、同理心設計方法論。

        責任編輯:陳作

        猜你喜歡
        文化設計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何為設計的守護之道?
        《豐收的喜悅展示設計》
        流行色(2020年1期)2020-04-28 11:16:38
        誰遠誰近?
        瞞天過?!律O計萌到家
        藝術啟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設計秀
        海峽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種設計叫而專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少妇|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女人被狂躁到高潮视频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福利影院|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高清|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av色福利天堂| 成年女人18毛片毛片免费| 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97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毛片网| 日本免费一区精品推荐| 一本大道道久久综合av| 无码人妻av一二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AV无码A一区| 最新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亚洲黄色性生活一级片|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还看的| 亚洲人成网网址在线看| 免费特级黄毛片| 中文字幕在线人妻视频| 国内精品少妇高潮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VA中文字幕欧美VA丝袜|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免费毛片视频网站| 女人天堂av免费在线| 高h小月被几个老头调教 | 久久AV中文综合一区二区| 情头一男一女高冷男女| 亚洲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 人人妻人人澡av天堂香蕉|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杨幂|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桃| 一个人看的视频www免费| 精品人妻丰满久久久a| 区一区二区三区四视频在线观看 | 东北老熟女被弄的嗷嗷叫高潮|